国家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戴炜栋教授作客“经世论坛”
来源:外国语学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14日 作者:罗洪俊
5月12日上午10点,曾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博士生导师戴炜栋教授亲临我校“经世论坛”,作了题为SLA and FLT in Chinese Context -- Studies of Interlanguage Fossilization: A Case in Point的讲座。
戴炜栋教授的讲座内容包括两个大的方面:首先讲了英语在中国发展及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另一方面讲了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定义、起因及类型。以对中介语石化现象的研究为例,提出英语专业英语专业评估及教学发展的战略和建议。戴教授从“外语学习持续升温,学习外语/英语人数猛增”开始讲起,结合具体的数字,总结了社会各界对外语/英语学习升温的质疑,英语专业扩招及相应问题,以及非通用语种的发展的问题的现状。然后,戴教授具体讲述了对以上质疑和现象所应采取的措施,详细讲了对本科教学质量评估,实施英语专业评估,高校外语专业本科教学评估等方案。介绍了?方案?设计的理论基础,谈了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中现存的主要问题以及问题的成因,以此提出“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建议和指导。紧接着戴教授讲二语习得在中国近20年来的发展中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出现的问题。介绍了影响中介语系统的因素、中介语的中心前提、石化现象的定义、类型以及原因。详细讲了研究中介语石化现象对外语教学的启迪。指出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和利用情感因素在外语学习中发挥的作用,减少母语干扰,重视社会结构主义动机论,提高目的语输入质量,充分理解意识理论 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加强对纠错策略的研究,注意defossilization/destabilization三个阶段,即salience→noticing → tallying,制订符合国情的外语教育政策和教学体系。
之后,听讲的师生踊跃提问,戴教授从教育的方法、师资的队伍、石化与年龄的关系、以及英语专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等方面详尽地解答了大家的问题。讲座在一片掌声中结束。
讲座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屠国元教授主持,张跃军、徐育年、彭金定、张映先、张旭、李清平等教授参加了这次讲座。
附 主讲人简介:
戴炜栋教授长期从事英语教学与英语语言研究, 学术研究领域: 英语语言学, 研究重点是 “第二语言习得”和 “以英语为第二语言教学”。曾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三十多篇学术论文,主持编写《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并编写《实用英语语言学》(香港版)(台湾版)、 《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英语衔接词》、《交际英语语法》、《现代英语语言学概论》等, 主编《汉英综合辞典》、《英汉多功能词典》等。戴炜栋教授曾三次当选国家教育部优秀教育工作者。1987年获得美国富布莱特研究基金赴美讲学。1988年和1990年,又分别荣获国家社科基金奖和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996年,获由教育部和宝钢集团共同颁发的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2002年,获上海市“员工信赖的好校长”称号。
戴炜栋教授曾任上海市外国语大学校长20年。现任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语学科评议组组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暨语言文学部召集人,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外语学科评议组组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暨上海翻译协会会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