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初探 大师领路:湘雅二医院举办八年制医学生系列讲座
来源:湘雅二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18日 作者:何予 聂建洪
9月16日晚,湘雅二医院第二教学楼三教室座无虚席,时不时传出会意的笑声与热烈的掌声。湘雅二医院血液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张广森教授应首届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邀请,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做了题为“从‘实验工作台’到‘临床’——如何搭建‘转化医学’的桥梁”的学术讲座,为学生们展示了一席精彩的学术盛宴。
作为中南大学首届八年制的医学生,受到了学校各级领导及老师们的高度重视,尤其是进入湘雅二医院临床阶段学习以来,医院教务部的老师细心制定临床教学计划,开展了多种有利于夯实基础、拓宽视野的教学改革,如开展了PBL教学、SimBaby技能教学、以病床为单位的观察与思考、社区医疗实践活动、眼耳口皮模块实践教学等。八年制的医学生也深刻感受到了所肩负的责任与压力,深刻体会到了主动学习的重要。在认真学习临床知识的同时,也渴望在老师的指引下,能扩大知识面,提前进入角色,了解临床科研的有关知识,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上学期在医院教务部老师的大力支持与悉心指导下,在湘雅二医院学习的2004级首届八年制学生成立了课外科研论文阅读兴趣小组,成功开展了几次读书报告会,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科研初探,大师领路。本学期还将邀请多位在科研上业绩斐然的专家教授就怎样做好科研与临床工作进行系列讲座,为同学们指点迷途,踏上科研探索之路。
2009学年度第一次学术讲座的讲者张广森老师在临床和科研上都具有极高的学术地位,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十分重视对医学生的培养与教育,乐于与学生交流和分享其睿智的思想、深得医学生的爱戴。此次讲座,张老师以及临床和科研的实际经验为依托,讲述了他领导的科研团队怎样发现并在国内首次诊断、报道的继发于“大疱性类天疱疮”的获得性血友病A,鉴定抗因子Ⅷ抗体的具体作用部位,且临床治疗上获得成功等5个真实的科研小故事,深入浅出的阐述了作为一个临床医生,如何从实际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深入研究,做到从临床向科研的转化,搭建“转化医学”的桥梁,为医学的发展做出贡献。对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张老师耐心的做了详尽解答。“临床上有心,科研中用心,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科学严谨,实事求是”,张老师精彩的讲座和殷切的寄语让聆听此次讲座的2004级、2005级八年制同学、以及其他年级的医学生深受启示,获益匪浅。
本次学术讲座是由湘雅二医院首届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2004级)自发自主举办的2009学年度系列名家讲座活动的第一步,还计划联合整个八年制团队一起,在相关领域专家指导下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科研学习和探索,跨学科、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临床医学中的问题。通过“大师指引、科研初探”这一活动,为医学生提供一个师生间交流的平台,希望在大师的指引下,八年制的医学生能够结合临床、主动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秉承湘雅严谨治学的一贯氛围,让八年制这棵幼苗在湘雅这片医学学术沃土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