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学与科研,孰重孰轻?
来源:长沙晚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8日 作者:岳霞 刘曼霖
CFP 图
2013年教师节,浙江大学两位教授因为常年为本科生上基础课且保持高水准,每人获得了“浙江大学心平奖教金”100万元的奖励成为新闻话题。近几年学校排名榜单层出不穷,教师的科研成果与论文成就是重要的考量数据,因为一项突出成就而被学校重奖的事例比比皆是;靠教得好被重奖百万,确实罕见。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究竟是“教得好”的老师还是科研硕果累累的老师?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这已在高校成为探讨和思考的话题。
调查:研究生七成重“科研”,本科生多数重“教学”
近日记者就“教得好和科研好谁更重要”在研究生和本科生中做了一次小型调查。调查人数共25人,其中研究生10名,本科生15名。
10名研究生中,有7人选择了科研,这些学生从研究生的角度出发,认为老师的科研能力能让人信服,学生也能从科研里面学到更多东西。2人选择了教学,认为老师毕竟是以教书为己任的,有才识有能力的老师通过教学将知识传播给学生,这才是老师的职责。另外1人认为必须要分开来看,认为教授负责科研,讲师负责教学。但偏向科研的研究生也同时表示,教学同样重要,只是从研究生角度来说,教学是辅助性的。
15名本科生中,有10人认为教学好更重要。这10个学生认为,老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教书才是本职工作。有4人表示,教学和科研都重要,不能只以一个标准来衡量。虽然没有做出单一选择,但也表示,老师的科研能力必须贯彻在教学上,科研和教学要能合理分配时间。只有1人表示科研更重要,因为科研好的老师才更具代表性与权威性。
在采访调查中,6成研究生认为教授参与本科教学是有必要的,另外4成认为即使不教课,也应该和学生有交流。7成本科生认为教授应该参与本科教学,但同时也表示教授是否教得好才是重点。
改革:教授进课堂成湖南高校提倡重点
湖南高校近几年来一直在改进本科生课堂教学,以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两所高校为例,在湖南大学公布的《湖南大学本科教学工作细则(湖大教字[2009]41号)》中,在课堂教学部分规定得很明确,“教授、副教授应当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担任本科生教学工作”。2011年,包括6名教授在内的26名教师不上课而被“下课”。2012年,根据教育部的新规定,湖南大学出台了《湖南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更加详细地对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阐释,在课程内容、学生培养、教师考评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目前,湖南大学的教授、副教授都担任了本科教学工作。
中南大学在校长张尧学上任之初,就开始了包括本科教育在内的大刀阔斧的改革。“本科生专业课和大部分基础课,都由教授或副教授来上。”2012年3月,张尧学宣布教授、副教授必须上讲台,不提倡“教学型”老师和“科研型”老师之分,而对青年教师则鼓励专心做科研。在课程方面,进一步改革实验课程体系,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时间,推动实验室尤其是科研实验室向本科生24小时全面开放。
思考:重奖传递积极信号,重教还需更多制度保障
一直以来,许多高校评估老师的标准,在于拿了什么专业奖项,有多少立项课题,有多少科研成果。教学的好与否,没有被纳入评价体系,这当然与现存的评职体系有关。湖南很多高校开展的“学生票选最喜爱老师”活动,活动由学生投票决定,也由学生代表来颁奖,似乎是一种纠错行为。
在此次本报记者采访的学生中,80%的学生对于对教学一线的老师进行适当奖励这种做法持赞成态度,他们认为既然搞科研有奖金,教得好也当然可以奖励,类似学生拿奖学金,可以作为一个长期的激励机制,对于调动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很有帮助。
中南大学目前已经开展了两届“研究生最喜爱的导师”活动。今年教师节,中南大学文学院杨雨教授在获得“最喜爱导师”的荣誉时表示:“这是我十多年来过得最为荣耀的一个夜晚,一个印象最深刻的教师节。”对高职院校而言,教学好似乎就来得更加重要。今年教师节,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万名高职学子如海选明星一样选出了“最喜爱老师”,这些老师因为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受到90后学子追捧。
此次浙江大学重奖两名一线教师每人100万元的新闻得到广泛关注。得奖老师由学生实名制投票选出,这不仅是对一线老师“教书育人”的激励,也是对学生们“主人翁意识”的激励。大学以教学为本、以学生为本,在某种意义上,浙大重奖传递了这两个积极信号。
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矛盾是世界性的难题,设立重奖有助于营造重教氛围,有专家表示,还需倡导教学自觉、积淀教学文化,要扭转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除了设计奖励还需要更多的制度保障。
来源: 长沙晚报2013年09月18日第06:http://cswb.changsha.cn/html/2013-09/18/content_50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