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教学十佳”张燕:将教学演绎成艺术
来源:新闻中心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19日 作者:王海南
在湘雅二医院精神医学系,有一位留着短发、爱微笑、声音柔美的张燕老师,学生们都亲切地唤她“燕老师”或“燕姐姐”。主要从事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临床、教学工作的她,将临床与社会生活、研究成果有机地融入课堂,并延伸教学的广度与深度,着力将教学演绎成艺术。
让课堂变得“跌宕起伏”
张燕选择、接触心理学十分偶然。高考后填报志愿时,尚对不同医学学科混淆不清的她,为了达成母亲希望她做一名悬壶济世的医者的心愿,选择了精神病学。没想到竟是“歪”打正着,从小阳光、不怯场、善于表达的张燕在后来的学习中,竟然如鱼得水。精神病学成为了她一生矢志不移的事业。
张燕自己感到非常幸运,不仅所在精神卫生研究所有国家名师等很多大家言传身教,湘雅二医院对教学工作也非常重视,经常有专业授课培训示范课等。在前辈老师们的引导下,她从精神病学的特点出发,研究适合的教学方式、方法。精神病学不像骨折等其他临床医学那样有客观表征,幻听、抑郁、焦虑等精神病性症状都是主观评估的,那么,如何让原本抽象枯燥的精神心理知识变得具体形象直观、引人入胜?
张燕自有“妙招”:她精心选取了一些热点新闻与历史故事、国外网站的视频,串联成富有情节的“电影大片”,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感官,收拢了大家的注意力;学生们随着张燕的引导,情绪也经历跌宕起伏的波澜,融入到了她的课堂话剧中,不仅牢牢记住了疾病的临床症状,还对疾病背后机制产生了浓厚的科研兴趣。一次,她为大家介绍“创伤后应激障碍”这个疾病。课件中利比亚化学武器、土耳其地震视频将大家带入了惊悚惨烈的战场、残垣断壁的地震现场,让大家亲身感受和体会创伤后的感觉,进而引出临床症状。同时,她还配合自己设计的心理学测试,让学生在有形的心理测试中发现有趣不可思议的心理现象,激发学生对临床中观察到的精神心理症状病理机制的科研探索。
一些鲜见而又耐人寻味的照片经过张燕的专业解读,学生们有了更加纵深的思考、理解。比如,蛇状的姜,巧妙勾起了学生们“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创伤应激体验;一幅从不同的角度分别看到“巫婆”和“美丽少女”的图,让学生们理解了认知心理学;一幅受灾于汶川地震后孤童们的集体照,让师生们泪洒课堂……学生从纷繁芜杂的心理学表象中,激起了求本溯源的学习欲望与创新激情。
让课堂变得跌宕起伏,这种教学效果的获得需要的是更多的专注思考与着眼细节。“闪回”是创伤后应激障碍临床症状之一,就是某个创伤画面常常会不受患者控制浮现在患者脑海。张燕早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结束时就思考,教学中如何设计有趣的心理测试让每名学生感同身受?但是,人们常用的WINDOWS系统无法呈现这种时差仅0.01秒的动态创伤画面。于是,张燕从繁忙的行医和教学中抽出时间,学习了苹果电脑OSX系统软件keynote做幻灯。课堂上,学生们从她的课件中惊讶地看到了惊恐画面须臾间闪过,抽象的临床现象瞬间被电脑软件动态直观呈现了,“创伤后应激障碍”病症的概念就这样得到了形象诠释。“作为一名老师,就是要创新教学手段,要让学生对疾病感同身受,让学生听得明白,记得清楚,体验深刻”这也是张燕在备课时的宗旨。
营造医学课堂的人文气息
张燕在湘雅医学院求学时,湘雅精神一直深深的影响着她,“行医如履薄冰”“才不近仙不可以为医,德不近佛不可以为医。”张燕不但让学生们学会医学知识,也注意培养他们的医者仁心。她常常告诉学生,精神医学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科,这里的很多患者情感与认知受到疾病的损害,变得冷漠、敌视或不可理喻,而且认识不到自己的疾病。如果医者没有那份发自本性的善良来理解患者错乱的精神世界,去面对病人被疾病扭曲的态度和情感,就很难达到最好的疗效。
张燕常常把自己从前辈们身上学到最重要的精神教给学生:“我们不是仅仅治疗一个病,我们是在治疗患这个病的人,要在临床中真正关心患者疾苦,让自己的工作传递人性的温暖。”她常常向学生们讲述自己刚参加工作时经历的一个故事。有一次,他们科室接诊了一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患者,老人秽物满身,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当时坐诊的李凌江教授却毫不在意,近身为老人做体格检查并与老人抚手交谈予以安慰,这一幕深深打动了年轻的她,尊重患者就是尊重生命,是医生在行医中应恪守的信条,这也是她要给医学生传授的道!
张燕在临床医疗工作中,时时、处处践行医者精诚的职业要求,去努力实现守护生命的医者使命。2008年,汶川大地震爆发,张燕作为心理干预专家进行震后危机干预。她在为十几名灾民进行心理疏导时,门蓦然被风吹开了,屋内的人不约而同地惊跳起来。这是创伤后常见的“警觉性增高”临床现象,张燕在心理治疗中不断探索研究此现象的心理学机制,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功获得资助。因此,她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临床现象的观察、临床思维的训练和科研思维的养成!
酷爱心理治疗的张燕,读书已经成为职业习惯,她喜欢从非医学的学科中汲取思想的养分,用来锻炼思维、提炼方法。她认为,这样既可以将人文内容注入到课堂,让学生直接受益,又能为教学带来启发。她对哲学情有独钟,发现哲学思想可以帮助自己豁然开朗,她读《中国哲学简史》等书籍,窥探孔、孟、道、儒、法的思想精髓。她懂得教学有自身规律,要把握规律,因才施教,顺势而为,如同“融化冰山”,凛凛冬日,无论如何也难化;待到春暖花开时节,冰雪融动,自然消融。因此,根据教学本科、硕士与博士不同层次,精神病学专业与临床学科间呈现的不同特点和不同受众,充分设计教学内容、手段,才能达到完美教学效果。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甚至临床医生对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不太重视,只关心治好肿瘤、骨折等器质病症,对患者心理、情绪损伤却常常视若无睹。面对这种情况,张燕就会运用一些心理学方法去“游说”,让学生树立对学科的正确认识。精神病学的某些疾病会出现在任何一个临床专科,如“惊恐障碍”会被误诊为“冠心病”等。她曾对一名外科整形医生晓之以“理”:有些一直要求整牙、隆鼻、磨骨的患者其实牙齿、鼻子、脸颊都不丑,甚至清秀可人,患者这种强烈要求整形的行为可能是一种“躯体形式障碍”的病症。只有掌握了基本的精神病学知识,才能真正为患者解除病患。
寓教于生活
不光是做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张燕更希望做一名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者、倡导者与践行者。她相信,只有处处传递正能量,处处播散阳光,阴暗才会无处藏身。她常常引用精神病学的前辈杨德森老先生的话教导学生:相比躯体的健康,心理的健康更能让人回归人的健康快乐的状态,而“健康状态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质量。”无论行医或从教,张燕均用行动诠释了此话的重要意义。同时她参加过湖南卫视“播报多看点”栏目宣讲对抑郁症的正确认知,参加过青海卫视、娱乐频道、长沙晚报、潇湘晨报等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她希望更多的人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预防重于治疗。
教学,并不仅局限课堂,可以在实习实践的科室,在传帮带的小组研学中,在学生们成长的不同场所。张燕视学生们为一群弟弟、妹妹。她不仅解答他们学业上的难题,更帮助他们运用心理学方法解决求学、恋爱、人际关系中的困惑。有的学生遭遇心理上的困境,是大家口中的“燕老师”适时为他们施以帮助,让他们从自卑与孤僻中走出来,心灵重新受到阳光的洗礼,扬起生命的风帆前行。
“教育是门艺术,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教育。”张燕就是用这样一颗炽热、博大的心,为学生们搭起一座通往健康成长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