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柏林院士:津津乐道谈学问 诚诚恳恳论取舍
来源:校团委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9日 作者:周雯雯
麓山滴翠,湘水欢腾,院士风采,阐释人生。4月27日下午4点,“我的理想、实践和情操”院士系列报告会在校本部民主楼小礼堂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郝柏林院士为我校师生做题为《短字母串的统计、排列组合、图论和语言学问题》的专场报告。本场院士报告会由校团委、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主办,我校200余名师生聆听了郝院士的精彩报告。
“妙语连珠”说学问
年逾古稀的郝院士说起学问来妙趣横生。
“达尔文的理想就是生命之树”的开场白立即吸引了听众的注意力。郝院士以达尔文对生命的阐述为例,向广大师生讲述了生命科学研究中生命的起源、进化、亲缘关系以及该领域成功的诀窍和存在的问题。他说,达尔文把研究生命进化当作毕生的理想和追求,因此全力以赴去研究“生命之树”的成长过程,并著有《物种起源》阐述生命进化理论。郝院士认为这种对学问的执着是值得我们广大师生学习的。同时,郝院士诚挚告诫中南青年学子们要“义无反顾、全力以赴、投入毕生的精力”去实践自己的理想。
报告会上,郝院士还引用了大量的国外文献和有趣的实例来讲解生物学知识。论证亲缘关系学时,郝院士用“以一传十”传信的例子来说明在一代一代遗传过程中亲缘关系的变化。
“眼高手低”做学问
针对一些学生、学者马虎对待专业领域研究的问题,“做学问要‘眼高手低’”,郝院士贬词褒用,如此告诫在场的师生。
面对学生的疑惑,郝院士娓娓道来他所指的“眼高手低”的涵义:“眼高”,指的是“想问题要从大处着眼,想着大问题”;“手低”,指的是“做事情从小处做起,做具体的事情”。郝院士更进一步着重强调,“眼高手低”既要从全局出发,又要注重细节。正是秉承着这样一种精神,并一以贯之,郝院士在自己的学术道路上始终稳健地前行着。
“走上微软的贼船”,郝院士如此寄语未来IT行业的精英们。他认为,在现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作为信息类专业的学生,尤其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能只停留在计算机的表层操作等层次上,必须深入计算机代码的研究。“走上微软的贼船”,即虚心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达到超越的境界。
“不求甚解”求学问
对于当代大学生读书求学状况,郝院士认为当代学生“大可不必苦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
郝院士大致把大学生所择书目分为四类:读感兴趣的书,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所读书目;读专业相关的书,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读经典,增加自己的学识修养;广泛涉猎其他学科书籍,扩大自身的知识面。对此,郝院士希望青年学子们求学问时要学会“抓重点”,恰当地利用书的目录以寻求自己所需的知识。
“学会转变”爱学问
在院士和学子的交流环节上,针对青年学生在专业方向和研究领域存有迷茫的现状,郝院士谆谆教诲道:“学会转变,看准了就努力去实践”。
郝院士结合自己从经济研究转为生命科学研究的经验,告诫青年学子们要根据自己的爱好、结合自身的状况去选择专业研究方向。他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情愿去做的事情,我们既要做好自己“喜欢做的事”,更要做好自己责任和义务范围内“非做不可的事”,抱着“爱学问”和积极钻研的态度,用毕生的精力、积极的态度去完成自身的使命。
相关链接:
郝柏林,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理论生命科学研究中心主任。1959年毕业于乌克兰国立哈尔科夫大学物理数学系。1980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物理学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理论物理、计算物理、非线性科学和理论生命科学的研究。
发表论文130余篇,出版中英文著作11种。多次获得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曾获得美国ISI颁发的1981-1998年度“经典引文奖”、2001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