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世宁院士勉励青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来源:校团委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2日 作者:张雪梅 范警元
4月19日下午2点,由校团委主办的“我的理想、实践与情操”百名院士百场报告会之祝世宁院士访谈专场在资源与生物工程学院松韵厅举行。在一个多小时的访谈中,祝院士为青年传道、授业、解惑,让校学生会、研究生会的学生代表们受益匪浅。
“人生的过程是九曲十八弯”
祝院士从小就有着一个科学梦,当年幼的他阅读到《科学家谈21世纪》后,就深深地为书中的奇思妙想所吸引,折服在科学的魅力光环之下。然而,祝院士的科学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种过农田,下过生产线,走到今天这一步也算是九曲十八弯了。”
1968年,祝院士中学毕业后,响应国家“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选择到盱眙县明祖陵管镇公社花园大队做了知青,他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针对当地作物产量不高的状况,他在生产队的支持下尝试培育玉米、水稻新品种,进行品种改良。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两年。
两年后,一个突然的招工机会让祝院士到沭阳马厂柴油机厂当了一名普通工人。“那时候,我在工厂里干得是最苦、最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活。”祝院士不无感慨地说,“但是,不同的环境能做出不同的成绩,我就要当好这革命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稳定了,螺丝钉也就得到了升华!”
不论处于何种环境中,祝院士都始终牢记着自己的责任,把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社会、民族的发展紧密相连,在曲折的人生中不断前行。
“教育的目的是塑造健康人格”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人格。”针对目前国内的大学育人体制,祝院士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他认为,就科研条件而言,我国自80年代以来,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一些比较好的大学已经初具规模,与国外的大学不相上下。但在人才管理与培养方面,国内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着以下两点问题:一是重知识轻道德,对学生的培养受制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一味地进行知识的灌输,用大学教育补中学教育的课;二是重眼前轻长远,对学生的教育过分重视眼前的利益,有较严重的功利化倾向,忽视了对人最基本的素质的培训。同样,国内的一些大学在设定自身的发展目标时,也存在着盲目跟风的弊病,口号叫得响亮,却没有关注自身在未来10年、20年乃至100年的长期发展。
在提出中肯意见同时,祝院士也对近年来我国在大学教育方面的一些做法给予了肯定,如强调科研与社会需求相结合,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他认为中南大学所探索出来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中南模式”就是很好的典范;提高国内研究生导师队伍水平,引进国外高水平人才助力研究生培养;加大科研金费的投入,大力引进优质的科研资源等。
“创新的关键是勤于实践与思考”
祝世宁院士长期从事微结构功能材料研究,在相关领域研究方面有诸多创新。
对于创新,祝院士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创新可以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他一直秉承“功夫在师外”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力、积极的思考力、扎实的基本功,学会“举一反三”;二是掌握基础知识,以不变应万变的创新,他认为自己所从事的一切研究都是建立在基础物理研究之上,掌握了这门解决自然规律的最基本科学,就能够解决任何复杂问题。
同时,祝院士还鼓励大学生要多走出象牙塔,在社会实践的广阔天地中去寻找创新的灵感,践行创新的思想。他说:“社会的问题,社会最清楚。我们一切的科研都要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要实现科研与国家、社会需求的对接,社会实践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他希望大学生充分利用社会实践的舞台,多看、多听、多想、多学习,学会辨别真、善、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在实践中挥洒汗水、奉献青春、报效祖国。
最后,祝世宁院士寄语中南学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他希望大学生们巧于动脑、善于动手,踏踏实实做学问,成为德才兼备的新时期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