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名医”李宜雄:追求“专精深” 勇闯“新奇险”
来源:湘雅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06日 作者:党委宣传办
一级主任医师、医学博士、胰胆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李宜雄教授,从医30多年来,一直把“专精深”当作自己在临床治疗与医学科研上的理想境界,把“不断攀登险峰,多拯救危重病人”当作自己的不懈追求,始终坚守在普外临床第一线,担负院内外胰胆外科各种疑难危重病例的会诊和手术。
早在1998年,他开展“中国人黑斑息肉综合征(PJS)STK11基因突变特征”的研究,在世界上首次发现PJS患者STK11基因的6种新突变,建立了临床PJS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成为医院外科系统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第一人。2000年后,他主攻胰腺外科,精于胰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近10多年来施行各类普外手术5000余台次,手术技巧娴熟,并发症少,效果满意,深受广大患者和家属的信赖和爱戴。
刀锋出自磨砺,梅花香自苦寒。如今,李宜雄教授功成名就,荣膺湖南省内享有盛誉的一流胰胆外科专家、全国知名胰胆外科专家;目前是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委员、湖南省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学会胰腺外科专业学组组长。
以李宜雄教授的个性风格和思维特点,如果他专心于科研,成就或许会更大,但是,他无法离开临床和病人。他说:“救治患者的生命,是我作为医生的职责本份,也是我在医学上遵循‘术近仙,德近佛’古训、追求‘专精深’、勇闯‘新奇险’的唯一途径。”
积跬步才能行千里,术有专才能成“最佳”
李宜雄教授1994年进入湘雅医院,几十年的医疗实践使他深深懂得:当医生尤其是当一名有作为有建树的优秀医生,来不得半点虚假,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老老实实地勤学苦钻,扎扎实实地多做临床治疗,多从临床一线获取真知灼见,一点点地积累经验,一步步地提高医疗水平,才能实现“才近仙,德近佛”的理想境界。他当博导后,对带教的学生总是灌输这样的道理:“任何科学都没有捷径可走,治病救人的医学更是如此,因为这是健康所依性命相托的事。不积跬步何以行千里?术有专才能成最佳。”他告诉学生,学医行医,决不能见异思迁,这山望见那山高;决不能哗众取宠,好高骛远,沽名钓誉,必须老老实实学习,扎扎实实实践,才能走得更远,行得更稳,攀得更高!
他如此要求学生,更是这样要求自己。众所周知,胰胆外科在普外科领域中是复杂而富有挑战性的学科,因为胰胆疾病一般病情比较复杂,病灶部位深在,疑难危重病人多,诊断处理非常棘手。胰胆周围结构复杂,血管分布密集,手术风险相当大,更要求医生专注、专心、专业,把它当作毕生的事业倾心所向,再难也要克服它,钻透它。正因为倾心专注,李教授把每一个病人和每一台手术,都当作向顽疾的宣战,向病魔的进击,向生命禁区的挑战。为了摸索手术方法和技巧,她无数次在尸体标本上进行解剖观察和琢磨。同时,无论是当普通医生还是担任科主任之后,他几乎每一台手术都要亲自到场,亲自主刀,积累经验,提高成功率。胰胆外科复杂手术多,每周3~4台大手术是家常便饭,大多数手术时间长,比如胰十二指肠手术,一般要做6~7个小时,中间不能停顿,不能吃饭和休息。李教授对此不但习以为常,而且手术越多越难越大,他越高兴。他说:“我很奇怪,再累再疲劳,只要一上手术台就兴奋,就忘记了疲劳和恐惧,心目中只有病人和手术。一台手术成功拿下来,心里就特别高兴,再累也不觉得累。”
这其实并不奇怪,是专业的专注力和生命的召唤力,在一个有梦想有追求的医者身上疑结成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他才能做到这样忘我,这样淋漓尽致。
由“专精深”到“新奇险”,勇攀巅峰创奇迹
李宜雄教授有一种鲜明的个性特点,按他的话说,就是“喜欢冒险,喜欢挑战。”他选择胰胆外科专业,就是要向最难的疾病挑战,就是要专心于做最难的手术,就是要从凶险的病魔手中抢回更多的生命,这才是他最自豪最有成就感的事。惟其如此,他在诊断和手术的“专精深”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勇于冒险,以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普外科最复杂的手术之一,手术时间长,风险大。2000年以来,他主刀完成500余例,是目前已知国内个人主刀完成数量最多的单组病例之一,其各项疗效指标均达到现进水平。让他记忆犹新的一次手术是今年初,一位80岁高龄的老人患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癌,需要做全切胰手术才能保住生命。可是患者不仅癌变复杂,而且有糖尿病和冠心病,如果做手术风险极大,弄不好会危及生命。这样的手术在省内没人做过,也没人敢做。李教授经反复查阅文献,仔细分析论证后,毅然决定:“做!”
全胰切除手术整整花了7个小时。手术顺利完成,病人得救了。现在一年过去了,病人完全康复,生活得幸福愉快。李教授说:“我就是要做别人不能做不敢做的手术,这样才能体现一个专业医生的‘专精深、新奇特’,才能富有成就感。”
胰头癌切除又是胰十二指肠切除中最为困难的手术,手术切除率低,术后并发症多,处理棘手而常为外科医生所困扰。2000年以来,他共收治胰头癌306例,切除156例。2009年以来,他所带领的胰腺外科团队,通过影像学的准确分期、多学科团队的合作以及手术技巧的提高,使胰头癌患者的手术切除率显著提升。
在一些高危疑难病症面前,李教授从不畏惧,勇敢挑战。长沙县一位70多岁的癌症病人,胰腺癌堵塞了胆管并侵及了血管,病人又痛又痒,吃不下饭,出现严重黄疸,全身腊黄,像个“金菩萨”,病人十分痛苦。此种情况多数医生都会放弃手术而采取姑息治疗,李教授通过仔细分析探查,在术中大胆而又冷静地给病人做了扩大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和血管切除吻合术,虽风险大,但效果好。术后一周,奇迹就出现了,病人不但不痛了,而且黄疸也没有了,顺利康复出院。
过去,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死亡率在20%~40%。在他和他的团队努力拼搏下,现在降低到5%左右,极大地提高了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救治存活率。
对于晚期癌症病人,即使不能挽救其生命,但李教授决不会放弃一个医生的职责和仁爱之心。他说:“晚期癌症是十分疼痛的,我看不得病人痛苦,心里不安。作为有责任感的医生,救不了命,就要想办法减少病人的痛苦,更要延长病人的生命。”所以他往往选择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病人生命的综合治疗方法。李教授说:“其实医生在做决定时有多种选择,而每一种选择都是合理的。但是,我做决定时,坚持以病人为本,从病人最大利益出发选择治疗方法。比如说一个晚期癌症,可以开刀,可以化疗,也可以综合保守治疗。我就选择病人痛苦最小、费用最低、对病人损伤最小、疗效又最好的方法进行治疗。这样往往医生和科室的效益降低了,但病人最终获益了。”
科研与临床紧密结合,学科建设成就硕果累累
李宜雄教授在临床治疗上不知疲倦,在科研创新上也永不停步。除了最早在世界上首次发现PJS患者STK11基因的6种新突变,并建立了临床PJS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外,他带领团队将临床与科研紧密结合,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累累硕果。他先后主持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项省部级科研重点项目。2011年以来,他建立发展起来的的胰胆外科专科,拥有全省唯一的胰腺外科专科病房,使湘雅医院成为在省内惟一有相对独立的胰胆专科病房的医院,大幅提升了湖南省胰腺外科的专科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他在胰岛素瘤和胰岛细胞增生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2000年至今,收治胰岛素瘤91例,术前诊断率86.1%,死亡率0。基于临床学术价值和患者的良好口碑,2005年,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对此作了专题报道。
他主持的“胰岛素瘤术前、术中定位及手术方法的改进”获中南大学2006年度医疗新技术成果一等奖。
2014年6月,他为一名仅出生50天的胰岛细胞增生症的婴儿成功做了“胰腺次全切除术”,这是全国年龄最小的施行该手术的患儿。
他引进中南地区首台经口子母胰管镜,率先开展了胰管镜造影、定位、活检、支架植入、电凝消融等微创治疗。
谈到未来的打算,李教授说:“我们将继续对胰腺癌临床病理分子分型展开深入研究,探索胰腺癌个体化治疗方案,改善其预后;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力争继续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支持,成为区域性胰腺癌诊治和科研中心。”
裘法祖老先生曾引用明朝文献来形容临床医学对从业者要求之高:“才不近仙不可为医,德不近佛不可为医。”李宜雄教授谦逊地说:“我无论德才,都离仙佛差得太远,唯有在勤奋上多下功夫,让我治疗过的病人都觉得,李宜雄医生真的帮他们解除了病痛,挽救了生命;湘雅医院觉得,李宜雄为医院的外科发展出过力,做过事,并仍在努力做事,我就觉得很高兴,很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