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吴争春: 上有颜又有料的思政课

来源:新闻中心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05日 作者:郑澳杰

2019年9月9日,这是吴争春主持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中国大学MOOC上第8次开课的日期。2006年,吴争春首次站上三尺讲台教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13年间,吴争春致力于思政课教学改革,一次又一次地让“史纲”这门课受到学生们的喜爱。

调动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

很早以来,思政课堂就出现了“老师只顾在上头讲,学生却没有专心听”的问题。传统的教学让当时的思政课堂气氛沉闷。

为了振奋大家的精神,改变传统课堂沉寂的氛围,吴争春做出大胆改变——提出了一个创新的措施——让学生上台来讲课。在她当时的教学计划中,学生自己讲授的课时将近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她常说:“进入大学,就要改变观念,再也不能像中学那样被动地接受填鸭式的教育了,大家要学会多动脑、多思考。”

最初登台讲课时,同学们都会有些紧张。但当大家慢慢克服胆怯心理后,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得到了许多同学的积极响应。很多同学为了能够讲好一堂课,会在课前查阅大量资料,会自发钻研课本。就这样,传统的“单向灌输”教学模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在课堂上,同学们一起就历史事件展开讨论。谈古论今之间,同学们得到了许多教材之外知识的滋养,也初步锻炼了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互联网+思政课,让学生乐于学

吴争春总把现在的大学生称为“数码原住民”。在2014年首次接触到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的概念之后,吴争春意识到,新兴的网络教学模式对于思政教育改革是一个新机遇。互联网受众广、效率高的优势,能为“量大面广学生多”的思政课堂注入新活力。从那以后,她开始尝试将多媒体技术和信息化技术融入思政课堂中。

为了让中南大学也有属于自己的慕课,在2014年暑假的时候,吴争春在中国大学MOOC上自学了一门慕课课程。一页又一页的听课笔记,一天又一天的反复研究。这让她拿到了那门MOOC的优秀证书,也让自己摸清了慕课的门道。“慕课与现实课堂有着显著的差别。慕课的内容源于教材,但对教材内容进行了精选、删改和整合,还增加了历史故事。在呈现方式上,慕课发挥了网络教学模式的作用,以大量的图片和视频伴以讲述,内容更加鲜活。”

2015年,吴争春主持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成为了首批中南大学在线开放精品示范课程。单一的课堂面授转变为“线上与课堂面授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这使得思政课的学习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而是多样化的、充满活力的。

吴争春在思政课教学改革这条路上越走越远。2016年4月,她主持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中国MOOC上正式推出。思政1601班的王婕妤在中国MOOC上这样评价道,“咱们马院的课越来越有新意了,互联网思政的模式很好地让思政类课程的学习更有意思。”还有同学说:“课程内容翔实,引经据典,授课方式丰富,学生自主活动空间广,范围大,有利于学生多角度,多方式地参与并了解课程内容。”

继续创新课堂模式的脚步

“教学改革,要不断走不断看。如果学生说好,那就要朝着这个方向继续走下去。”在获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和全国高校大学生“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展示活动特等奖指导教师之后,吴争春没有停下她的脚步。

她别出心裁地将MOOC视频的录制地点搬到橘子洲、天心阁等见证历史的地点,把“辛亥风云”这一节课放到岳麓山实地讲解,这让同学们身临其境感受湖南仁人志士的英雄豪气,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临八1802班的王宇辰说:“吴争春老师很好利用慕课教学手段的独特优势,拓展课堂的空间纬度。”

她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信息化教学建设,利用学习通、雨课堂等APP,衔接线上线下教学,激活课堂气氛。对于这类能让同学们“在课堂上用手机学习”的APP,她津津乐道:“这些软件可以进行课堂测验,检测同学在线学习掌握知识的情况,还有选人、评分、抢答、问卷等功能。老师利用手机在课堂上发起这些活动,每个同学都可以参与,很好地调动了同学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忠实地记录了学生平时课堂学习情况大数据。”

今年9月初,她入选了湖南省2019年度芙蓉教学名师。这是对她现阶段教学工作莫大的肯定与鼓舞。“革新教学理念,顺应时代潮流,把脉学生需求,创新教学方法”,吴争春一直在路上。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