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奉林:愿为铺路石,为学生铺平“成才路”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22日 作者:欧阳悠悠
疫情期间,地处天南地北、正居家学习的机电工程学院机械智能制造T1901的同学们都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快递,仔细一看寄件地址,是来自久违的校园;而寄件人,则是他们熟悉的韩奉林老师。
快递是一份“工科生大礼包”,里面装有电路板、传感器、显示屏等简易的实验器材。
受疫情影响,学生迟迟未能返校,老师们的教学工作也从线下移至线上。对于负责教授《工程项目实践》课程的韩奉林来说,如何让偏重实操的机电类学科课程适应线上教学成为亟待攻克的“新课题”。
考虑到教师端一味地灌输理论可能无法让学生实际掌握其运作,韩奉林采取了与线下不同的授课模式:让学生先构造一些简易机械设备,再根据实验了解其制作原理。为此,韩奉林精心挑选了较为简易上手的实验器材,并嘱咐班长收集全班29位同学的住址信息后一一将这些器材分别寄到学生家中。“真是头一回收到来自老师的礼物。”收到“礼包”后,机械智能制造T1901的管仲杰十分惊喜。
确保每一位同学不误课时、学之有效,是韩奉林为自己的“疫中课堂”定下的“结课目标”。除了备齐实验器材外,他更关心的是,如何“磨”出一堂有质量的线上实践课。
由于较为复杂的实验课程需要老师亲自示范,思前想后,韩奉林决定在实验室亲手进行机械实验操作。为保证最佳的实验效果,高温酷暑时节,他独自在闷热的实验室里连续三四天进行操作实验。没有网络,便拽着长长的网线接通实验室的网络;担心视角被遮挡,便不断调试摄像头。考虑到镜头的视角问题时,韩奉林准备了一样“神器”——头戴式手机支架。绕额头一周绑上这等“神器”,将手机架在支架上,学生便能从老师的视角,拥有沉浸式实验的体验。封闭的环境里,韩奉林额上紧绷着手机支架,手上忙着电路枢纽,口头上还为同学们讲解答疑。光纤电缆传送着电磁流,知识也如涓涓细流输送到网线另一端。
在韩奉林看来,教师最大的使命,就是要让学生拥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学生的成长需要什么,他就努力朝着相应方向铺路奠基,让学生在成才之路上走得更踏实稳健。可很多时候,不少学生习惯了被“推着走”,反倒对于“自己需要什么”没有概念。为了扭转这种情形,韩奉林尝试使用成果导向(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教学模式,一方面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另一方面紧紧围绕学生成长需要展开教学。
考虑到冷冰冰的机械臂、流水线与大型机床会使学生们打退堂鼓,韩奉林尝试先用玩具吸引学生。玩具的外形是明黄色的章鱼,扭转发条之后,小章鱼便能一步一步蹦跶着向前迈步。本着实践导向的目标,韩奉林让学生们对发条玩具进行拆解和绘图,并分析其能量是如何传输、运动是如何实现的。这一安排促使学生提前学习曲面绘图、机械学原理等等在后续课程中才会讲解的知识。将枯燥的原理融会于趣味实践中,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就提升上来了。
课堂生动有趣,可以天马行空,但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却需严谨精密。韩奉林觉得,有趣的课堂形式只是“外包装”,吸引学生有一定兴趣入门之后,专业上的“硬核”学习才是根本。“教学重在‘学’而非‘教’,”韩奉林说,“将学生引进门后,除了兴趣驱动,更需要培养他们耐得住性子钻研更为艰涩的知识。”
在韩奉林的实验室里,有一块乳白色的硅胶,后面接着一根导气管。气源一打开,这块白色硅胶便似毛毛虫的触角一般张开,慢慢蠕动着。
这是韩奉林的学生费磊的毕业设计内容——软体机器人,也是韩奉林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当时费磊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纯机械,跟软体机器人几乎没有关联。韩奉林发觉费磊有极强的动手能力和钻研意识,便启发他转涉仿生研究领域。
软体机器人,这看似简易的设计实则涉及许多复杂的专业知识。为控制机器人的运动,每一个数据都需做到精准。“为了保证好的实验效果,我与韩老师经常会探讨不同的方案,”费磊说,“不存在对错,只是说哪种方式更加适合。”模型在一项项方案的尝试中不断完善,数据在一次次反复实验中不断被校准,思维猛烈的交涉与碰撞中,一个个新颖的点子接连而出。最终在韩奉林指导下,费磊以软体机器人为毕业设计内容的作品获得了校级一等奖。
2012年至今,韩奉林带领过十余支队伍参与国内大小学科竞赛,接连带领学生捧回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工程能力训练大赛一等奖等国家级、省级比赛十余项。“我所能做的就是为学生搭好舞台,表演者不是我,而应是他们,”韩奉林说,“我所能做的就是做好范式,不局限他们的思维。”
十年深稽博考,探索教育之道,韩奉林认为这是教师这个职业赋予他的使命感。“一站上讲台,台下几十双眼睛注视着,散发着光芒,从心底便会生出一种无可推卸的责任感”,韩奉林说,“我们要做的,就是当好一颗颗铺路石,竭我所能,让孩子们的成才之路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