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中南良师】费洪晓:好老师的功夫更在课堂外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计算机学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2日 作者:易嘉新 姚千一 张韵仙 周清菡 张凌燕
“了解学生事,速找费老师!”在计算机学院,有一位“费老师”,教学楼、办公室、竞赛赛场、学生宿舍……他的足迹踏遍学生所在的每一个角落。
对计算机学院费洪晓老师而言,三十二年的教学生涯,始终是以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
“百宝箱”“指南针”,课外功夫见真章
“好老师的功夫不只在课堂内,更在课堂外。”费洪晓一贯这么讲。1991年任教,至今32年期满,费洪晓始终坚持并落实这一条信念。
在用心把握好每一次课堂时间以外,费洪晓会在课外精心为同学们准备“哔哩哔哩”录播课,方便同学们在课后学习。为了收集反馈学生意见,改进课堂教学,费洪晓在每个自己任教的班级里都发了一张意见收集表,并时时更新。“在这个表上,可以看到每一个学生的反馈,这样我就可以很好地调整教学方案。”费洪晓自豪地指着这张甚至可能还写着批评言语的表格,眼神中满是得意。他把这些表格当做自己独有的“哆啦A梦百宝箱”。
“讲得有一点点快,希望能慢一点”“好难呀,能不能多带些例题?”……费洪晓耐心又细致地一条条浏览着学生们的留言,每次从“百宝箱”里面翻出来的“宝贝”都能让下次课堂变得更完善。
2023年8月,费洪晓(中)指导学生获得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在指导学科竞赛上,费洪晓也有自己的“奇招妙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竞赛相关内容,费洪晓主动提议建立并落实完善了《计算机学院学科竞赛参赛指南》。在这本书里面,同学们可以快速了解每一种学科竞赛的流程、评分侧重和答辩技巧。其中最有价值的是里面的“经验之谈”——获奖队伍自我总结评述和老师经验分享。
“年轮多一圈,这个本子也厚一分。”每年的获奖队伍都会在费洪晓的带领指导下,在这个本子上写下竞赛过程中的心得体悟,不断迭代,让下一届学子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费洪晓带领的队伍也因此名声在外,屡创佳绩。几乎每一年,他指导的竞赛队伍都能获得全国重点赛事的金牌。
费洪晓的心里总是装着学生,时常关注着学生们在学业上的方方面面。计算机学院在学生大四学年实行师生“一对一联系制”,原本是为了让师生能更好地交流对接,但在制度实行初期,常常出现师生联系不畅、沟通不顺的问题,费洪晓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此他主动制作了学生与导师联系情况统计表,大四年级每个学生的名字都赫然在册。
有没有同学与导师没联系上?目前进展如何?需不需要帮助?系列信息在表格中一目了然。对于那些暂时联系还有困难的学生,他更是亲自出马,充当交流“中转站”,做到师生全覆盖,打通交流的“最后一里地”。一双温暖有力的手,一点点地将老师和同学们的心拉得越来越近。
从粉笔、手写备课纸到胶片投影仪,再到幻灯片放映,乃至如今的各类云端工具,这些年以来费老师的教学工具与身边的环境在不断变化,“但最重要的还是要走入学生内心,这一个是不变的。”费洪晓笑着说道。
“101天堂”,费老师的秘密小屋
费洪晓所教专业的本科生每届有200多人,32年教龄,他能叫出绝大多数学生的名字,部分学生他还能准确说出是来自哪个省、会打球还是会唱歌、编程的水平高低……专业课老师想了解学生的情况,事先可以询问费老师;学生遇到困惑和难题,常常找费老师“倾诉衷肠”;家长想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态,也会想到费老师,连宿管都知道“计算机学院有个费教授”。这些年来,费洪晓不仅仅是知识运输的教授、班导师,更是学生价值引领、心灵陪伴的良师益友。
费洪晓在铁道校区电子楼拥有一间独一无二的101办公室,已经使用了20年,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101天堂”。这间办公室只有他一位老师,却摆放着许多把椅子。这间小小的屋子承载着费老师与许多学生的回忆。“101天堂”既是计算机院学生们独有的“自习室”,同学们随时可以来到这间小屋汲取知识的养分,这里也是他们独有的“避风港”,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心灵的温暖与庇佑。无论是哪个年级的学生,不管是有学习上困难,还是情感上的烦恼,都可以来这里寻求费老师的指导和安慰。
费洪晓与学生在“101天堂”
2019级本科生卓世龙说:“曾经问过费老师为什么特别喜欢待在101,二楼的实验室似乎条件更好。”费老师回答:“毕业的同学可能会回来看我,我换了地方他们没那么方便找到我。而且一楼方便照料盆栽,那都是不同届的同学们送给我的,每当我看到它们,都会想起和学生们相处的点点滴滴。”屋子里的椅子是公共的、流动的,费老师开玩笑道:“要是发朋友圈问‘谁在101坐过,一人一个月给一块钱’,能有好几千呢!”
根据学校安排,今年铁道校区电子楼被整体分配给新组建的电子信息学院使用。“我从1984年开始在电子楼学习,后来在此工作,今天换上了新牌子,意味着我将要告别这个楼了。”就在本文发稿前,费洪晓谈到即将搬离工作学习了数十年的电子楼、101办公室,心中满是不舍。跨越数载春秋,岁月的齿轮缓缓转动,带走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抹去了椅子上一批又一批的掌纹,抚平了每一盆绿植悄悄爬上的年轮,但抹不掉费老师与学生们深似海的师生情。
2014级软件工程学生海昕说:“毕业后每次到了重要的节点时我都会跟费老师聊一聊,询问他的意见和经验,他总是在我挫败时予以鼓励,大意时给予提醒,尽可能地帮助我。”2018级本科生董广泽提到:“毕业后,费老师常会询问我的近况。每次回长沙,我都会找他交流行业趋势和职业规划,他的鼓励让我对工作和生活更加坚定与自信。”
“他们都会回来看我的,他们都会认我的。”“我的学生们都很优秀,跟他们在一起我很幸福。”三十二年潜心育人,费洪晓老师所做的是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也是最为珍贵难以求得的陪伴。
(一审:严梦静 二审:邓皓迪 三审:王建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