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承湖湘灵韵,作中华文化的传承人----访文学院院长欧阳友权

来源:校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3年03月10日 作者:温泉

作采访那天,下着长沙惯有的那种小雨,文学院那栋大楼在烟雨中越发显得斑驳而有历史感。我来得似乎稍嫌早了一些,欧阳院长还没有到。于是我便去阅览室坐了一会儿,随手拿起一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发现在“编者按”的下边有一篇欧阳院长的论文,就读了起来,是论网络文学的。后来在采访的时候谈起,他给我拿来一份2002年度文学院科研简报,笑着说“我如果学术跟不上来,作院长就没有说服力”。统计显示,文学院该年度发表在知名刊物上的论文有30篇,而欧阳院长有15篇。

?文学院在学校的整个发展战略中算得上一颗极为重要的棋子。要办综合大学,必须有一个强大的文学院,这应该是一个共识。在今年《高等教育评估》发布的大学排名中,我们发现中南大学仍被注明是理工类。这说明我们文学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院长,您对文学院未来几年的发展是怎样构想的?

▲如果把整个科学分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话,文史哲应该是人文社会学科的基础,而文学又是文史哲的基础,这样说来,文学就是基础中的基础了。所以在综合性大学中,文学院是以它的基础性而显得突出和重要的。

《高等教育评估》认为我们是理工类也是有它的理由的,文科这东西是需要积累,需要沉淀的,不是说一朝一夕就能够把影响打出去,一朝一夕就能够发展得很好。这种积累体现在多方面,比如人才,比如成果,而更为重要的是影响力的积累。水木清华的美名是靠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钱钟书这些国学大师代以相承而造就的,北大也一样,同样得益于冯友兰、朱光潜、季羡林等学术大师影响的不断积累。所以作为文学院首任院长,我的压力也是很大的。如何让外界,让同仁知道在我们中南大学有这么一个学院叫文学院,并且是一个有较强实力的文学院,事实上一直都是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

说到构想,我们希望在十五期间暂时保持两系三所(中文系、新闻系、网络文化研究所、楹联学研究所、语言研究所)的框架,本科专业做精而不求大,规模适当地扩张,想创办新闻专业。这样一来,我们就有两个本科专业,五个硕士点了。现在我们有两个硕士点,今年报了三个,应该都能批下来。同时我们争取在2004年能拿到文艺学的博士点。文艺学是作为校重点学科发展的,所以我们希望在这儿取得博士点的突破,眼下正为此创造条件。

上讲台的老师我们希望控制在50人以内。一个原则,求精而不求大。现在我们进来的老师必须是博士。去年我们引进了两位,今年可能略有增加,还会有博士后加盟。我们希望按“芙蓉人才计划”引进一名关键岗位的特聘教授,现在正在做工作。

?我们也有“芙蓉人才计划”的特聘岗位?

▲对,我们学校今年有10个,要求文科不少于4个,文学院的发展离不开名师。

此外,我们希望学生的规模控制在1000人之内,使师生比达到1:20左右的样子,现在我们的师生比还低于学校平均水平。

?那么,您总的设想是求精而不求大?

▲可以这么说,我们是想以特色和水平为外人称道。我们院虽不大,但现在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治学特色,有几个方面在全国已经有一定的影响。比如,我们的网络文学研究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国家社科基金唯一一个这方面的项目就在我们院,教育部人文社科“十五”规划项目唯一一个网络文学研究课题也被我们拿回来了。当时竞争很激烈的,像国家社科基金有30多家参与这个课题的竞争,后来入围4项,而后只从中选一项,可谓过五关斩六将,因为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早,前期成果多,已经发表过十多篇这方面的学术论文。我们准备把这一块继续作大作强,今年3月份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网络文学论纲》,可以说是我们这方面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把网络文学从学理的角度进行学术研究,在国内这可能是第一部,具有原创性。另外我正在着手主编一套《网络文学研究丛书》,想做得水平高一些,继续巩固我们在这一学术领域的领先水平。同时我们还要争取多在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这方面的学术论文,力争使我们中南大学文学院成为全国网络文学研究中心。

?那您有没有想过召集这方面的专家在我们学校开一个学术研讨会以于同行交流?

▲这是在我们预想内的,我们准备在丛书出来之后开一个全国性的网络文学学术研讨会。通过作这样有特色的科研寻找新的学术增长点,扩大我们的影响力。

另外就是我们的小说创作了,阎真老师的《沧浪之水》连续两年火爆不止,人民文学社已经重印十好几次了,全国大报小报的转载,并且拿回来好几个奖项。这可以说是我们文学院的品牌形象了,在全国也是打得响的,我们正筹建一个“阎真教授工作室”,想把这个无形资产经营出品牌效应来,这对中南大学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第三个特色就是楹联学研究。我们在全国第一个设立了楹联学研究所,第一个招收楹联学研究生,甚至可以说是海内外第一家。这个是很有影响的,我都收到了好几封来信,说我们远见卓识,发扬了中华文化。但因为我们余老已经上年纪了,学术梯队面临着一个断档的问题。搞楹联是要有很好的古汉语基础和书法水平的。

?我觉得,对于人文社科学科来说,丰富完备的图书资料对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是必不可少的。但因为一些历史原因,我们图书馆的文科图书馆藏似乎少了些,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就这个问题,我们今年已经向校长做了专题报告,希望引起学校的重视,加大投入。因为文科的图书资料和工科的实验室一样重要,文科生的文化积累不是只靠啃几本教材就能达到的,必须保持广泛的阅读。同时我们也向教务处做了汇报,希望建立一个60台计算机规模的电子阅览室。应该在2003年会得到解决的。

其实文科图书资料匮乏是我们整个学校都面临的问题,必须加大投入。

?我记得看到过北大中文系主任温儒敏的一篇文章,说现在北大中文系学生一、二年级都把精力放在英语、计算机上了,结果由于文学知识储备不足,高年级的课很难开展。我们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事实上这不是哪个学校的问题。我们现在整个社会都弥漫着一种实用主义的气氛,从学术上讲就是“工具理性至上原则”,对人文传统重视很不够。学生进校后首先考虑的是毕业后的饭碗问题,所以英语要过四六级,计算机要拿二级三级。这不能怪学生,社会风气就是这样。“科技”和“人文”是社会发展的两轮与两翼,不可偏废,忽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对我们国家、民族是很不利的,英语要过四六级,但普通话讲不好没关系,汉字写不好没关系,这会造成整整一代人的人文传统断层,是很危险的。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你把这个东西丢了就等于把根丢了。所以从这个意义讲,我们文学院还任重而道远呐!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