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共产党员标兵:陈琼
来源:新闻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7年11月01日 作者:李殷 刘微
善待每一位病人,珍惜每一个生命
——记湘雅医院干部医疗科主任陈琼
他穿着一袭干净的白大褂。谈吐间不时露出温文尔雅的微笑,坚定的眼神里透露出一种淡定和从容。在研究生还比较紧俏的1993年,博士研究生毕业的他却毅然选择留在湘雅医院,而这一留就是20多年了。当记者问起他有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时,他笑了:“一个人能安居乐业就应该满足。我能在这里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经营好就是无悔的人生了!” 这就是湘雅医院干部医疗科主任、中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标兵陈琼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悬壶济世的仁人志士
从业20多年,陈琼一直奋战在临床医疗、教学、科研等战线上。他先后担任了湘雅医院呼吸疾病研究室主任、内科教研副主任、呼吸内科副主任、干部医疗科主任等职。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总是把“善待每一位病人,珍惜每一个生命”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只要病人需要,病情需要,陈琼总是有求必应。为了在任何紧急情况突发时能够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处理,他从不关手机。无论是节假日,还是双休日,无论是中午,还是晚上九、十点,他很少休息,很少离开病房。即使离开病房,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手机是否有电,是否带好备用电板。给换下的电板立即充电,他从没有忘记过,即使在外不方便,他回到病房第一件事就是充电。难怪同事和病人们都说他是“随时叫得应的人”。2006年除夕晚上,一位病人突发重病,万分危急,陈琼接到电话后顾不上和家人吃年夜饭就匆匆赶到医院,经过紧急抢救,这名病人总算脱离了危险,但陈琼并没有马上离开,他担心患者病情可能会复发,就在病房守了整整一夜!这样的事情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从2004年开始,他已经连续几年没有和家人吃过年夜饭了。
“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是医生善待病人的一种品质。”他说,“病人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一次科室新进了一种治疗哮喘的药品叫沙美牡罗替卡松粉吸入剂,须根据哮喘的不同程度控制使用量,陈琼就手把手地教导患者如何使用、如何控制剂量。他每次查房的时候都要问上一声“新的药品会用了吗?”并要求患者示范给他看。对还不会使用或动作不规范的患者,他不厌其烦地反复示范,直到患者会使用为止。正是这种极大的耐心和细心感动了每一位患者,患者说:“陈主任真正把病人放在心上,已超越了一名医生!”
按一般的程序,医生不负责检查项目的过程分析,只根据检查结论对病人的病情作出诊断。但陈琼经常借来病人各类检查片子亲自阅看。对有些需要现场观看的检查,比如,B超、彩超检查等,他还亲自去现场观看超声图像。他说,“检查结论的定性是有一定范围的,比如说,检查单上写的‘某病的早期’,但早期的程度又如何呢?这里面还是有个弹性范围,发生在不同人身上的表现更是不同的。因此到现场去观察针对特定病人的病情表现出的细节,会使得诊断、用药、剂量更精确。”由于长期坚持用自己的感官去把握病情细节,并虚心向有关专家请教,他成了阅片等检查方面的专家。
陈琼不光是对住院病人很上心,就连出院多时的病人他也没忘记。呼吸病容易反复发作,陈琼常常采取电话回访的方式提醒已经出院的病人生活中要注意的事项,叮嘱按时吃药,并处处表示关怀。
陈琼对于那些前来就医的人他总是抱着一颗极大的同情心。一次,一位来自农村的急诊病人因患急性肺脓疡并发脑脓肿,需用强效抗菌素持续治疗,家属所带费用不够,眼看将中断治疗。望着病人垂危的面容和家属焦急的目光,陈琼毫不犹豫地掏出自己的钱替他们支付了药费,并动员病室医务人员尽力捐助。为出不起钱的病人掏腰包,陈琼不是一次两次地掏。有人劝他说如果长期这样掏,家底不就掏空了。陈琼有点无奈地说道:“总不能看到奄奄一息的生命在一群可以施救的医生面前消失啊!”接着,他又坚定地说:“医生的誓言要求我这样做,共产党员的誓言也要求我这样做。”正是这么一个信守诺言、被诺言熏陶成品德高尚医德的白衣战士在20多年里诊治了成百上千的病人,挽救了许多“困难”的生命。他就是这样一个几十年如一日地实践诺言的仁人志士,一名真正悬壶济世的医生,一个真正默默奉献的共产党员!
尽职尽责的呼吸病学专家
陈琼常说:“善待病人,珍惜生命,不能停留在只尽力治疗和抢救上,围绕学科发展中的问题,开展科学研究,是拓展医生职责的另一项重要内容。”问题研究是他学习和工作的思维方式,也是寻求发展的一种可贵品质。他一旦发现治疗中的问题,除了虚心请教其他老教授外,他还要查阅大量资料,吸取国内外的治疗经验,制定解决方案,加以尝试。就这样,他的临床经验在自觉地丰富,医疗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对病人进行气管切开吸痰时,按照以往的处理都是一次性注入液体进行稀释,常常导致病人被水呛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对病人注夜时,他总是守在那里仔细观察。他发现,一次性注入液体的关键是难以控制剂量,注多了,容易呛到病人,注少了,难以化完痰。于是,他找到了一个小窍门:采用持续性滴水的方式来稀释痰液,这样做虽然使操作增加了一些难度,但既有利于痰液的吸取,又不会呛到患者,使服务更人性化。在他亲自试验后,他把这一方法教给了其他的医生和护士。他在医疗实践中改进了好些治疗经验和方法,并将这些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病室的医护人员。
90年代初期,他在承担呼吸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之余,克服了条件简陋、经费不足等困难建立起了湘雅医院呼吸内科的CCU病房(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当时有人反对他这样做,认为这不仅浪费资金而且对科室作用也不大。但陈琼对他们耐心解释其中原因:呼吸科病人老人多,特别是沉睡中的危重老人因咳嗽反应迟钝或无力咳嗽而很容易被痰堵塞窒息,如果建立本科室CCU病房就可以把这种监护延伸到病床边,医护人员可根据监护指标提前干预,把病人的痰塞窒息处理在萌芽时刻。同时,建立这种专科病房,便于医师亲自监护病人,观察和认识每种呼吸病在危重发生前、发生中的生命指标和异常现象,为进一步预防和治疗这种病的科学研究提供丰富的第一手生与死的材料。后来事实证明CCU病房的建立对方便病人监护、减轻病人痛苦、降低病人死亡风险和学科发展起到了很大支撑作用。
他不但在医术上精益求精,而且广泛涉猎药学领域。他看到晚期肺癌病人不堪忍受的痛苦,下决心要为减轻这些病人的痛苦做出一定贡献。通过对一些药物成分和性能的研究,他研制出一种治疗肺癌的特效药,晚期肺癌病人服用这种药后,淋巴结肿状逐步消失,明显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古人云:“百病皆生于气。”陈琼认为,这话说的虽然不是绝对的正确,但疾病的成因与人的心理因素是有关的,因此,他还经常研究心理学和心理治疗方面的学问。他在对病人实施生理治疗的同时,针对不同的疾病和病人的心理,实施心理辅助治疗。一名瘫痪了一年多的患者来到湘雅医院干部医疗科就医,陈琼反复研究他的病情,为他制定了治疗方案,包括心理治疗。为了让病人在接受手术后不出意外,他在病室守了3天3夜,亲自为病人做心理疏导。在这种双管齐下的治疗下,病人的病情终于好转。患者远在美国的儿子特意打来感谢电话,并在国外报纸上报道了陈琼创造的奇迹。一个神经质病人在他的药物和心理治疗下得以康复。某大医院的医生,自己的亲人生了病,不在自己的医院治疗,却把亲人送到陈琼这里,图的是陈琼的名气,图的是陈琼的“双管齐下”的力量。
陈琼总说他没做什么大事,可正是这些细微的事情,一点点一滴滴积累起来却体现了他那颗时刻为患者着想的仁者之心。正因为这颗仁者之心,催生了他那颗颇有建树的智者之脑。他先后被评为原湖南医科大学呼吸病学专业学科带头人、模范工作者,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等。近年来,他作为科室负责人获得国家、省自然基金和省科技厅等资助课题8项,发表论文44篇,编著出版专著8部,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0余次。人们称他是当之无愧的优秀呼吸病学临床医疗专家。
呕心沥血的育人导师
他十分注重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年轻医生。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到现在,他共培养研究生10余名。在学生中赢得了很好的口碑。有一名研究生在她的毕业论文致谢中这样写道:“我要衷心感谢我的导师陈琼主任,感谢他三年来在科研、临床与做人方面给我的指导和帮助。陈老师严谨求实、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渊博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高尚的医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将使我受益终生。”
为了帮助研究生完成学业,他在生活上也时刻关心研究生。一名来自农村的杨姓研究生家庭贫困要靠银行贷款才能维持学业,偏偏又不幸患上了白血病。绝望的他甚至一度失去了生存的信念。陈琼知道后,动员全科室为他捐款2000多元,并且多次到病房看望他,而且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他的推心置腹的谈心、开导,使得这位同学又再次鼓起了生活下去的勇气,最终恢复了健康。出院时,这位研究生面对前来迎接他的陈琼,庄严地举起了紧握拳头的右手,说:“我要像导师一样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好好为病人服务!”
自2001年起,在陈琼主管湘雅医院内科教研室教学工作期间,他先后从事过专科班、五年制、七年制医学生及进修医生的内科学及老年医学大课教学,并带教临床见习、实习,教学效果反映良好;2002年由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七年制医学教育评估中,陈琼临床技能操作考核和理论考试获总分第一,由他主管的《诊断学》课程在2001年省复评估中再次获校优秀课程,省优秀课程,2004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他所作的《内科全真病例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研究》获得了2002年中南大学资助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诊断学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课题研究,并荣获2004年中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率先垂范的管理者
作为湘雅医院科室主任,陈琼深知自己所负担的重任和责任,那就是光有技术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一系列的管理办法才能发挥科室全体医务工作者的团队精神,更好地为干部医疗保健服务,为患者服务。他对就诊的患者无论职务大小都一视同仁,精心治疗,同时严格管理,身体力行,和科室全体人员一起努力营造温馨和谐的医疗环境,关注每一个医疗细节,坚持每日查房,节假日也不例外,使病人安心,家属放心。一位老干部因患胶质瘤手术后在干部病房治疗近一年,陈琼耐心细致地为他和家属讲解治疗方案,排解其顾虑,解除其精神负担,他和科室医护人员一起悉心护理,科学治疗,令病人和家属十分感动。事后病人家属给院领导送来感谢信,其中这样写道:“从陈医生身上我们体验和感受到高贵的医德之美,他以崇高的医德修养成就着一个家庭的幸福和未来。我们将以生命记着他们,同时我们也感谢医院有这么好的院风及医护人员优秀的职业道德,让我们有了这份感动之心。”正是依靠这样的医德之美,干部医疗科做到了全年无差错、无投诉,出色地完成了省市乃至中央领导的保健任务,受到有关部门好评,多次被评为湖南省干部医疗保健先进集体,并被誉为医院最具人性化服务的科室之一。
富有人情味的科室领导
以身作则是陈琼教导下属的最好方法。每天早上他都是7点30分准时进病房,而每天最后一个离开病房的也是他。病人上呼吸机情况危急他就搬张凳子彻夜守侯在病床旁边,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逃不过他的眼睛。身边的医生护士们都被他这种忘我工作、以病人为中心的精神所感动,他们常说“陈主任是最有敬业精神的典型。”在这种精神的感染下,整个科室都处于一种积极向上、努力工作的氛围中。
陈琼每周都带者护士长进行行政查房,找出不足之处并进行纠正;每月在科室开展一次业务学习和政治学习。业务学习主要是学习新技术、新药物的使用;政治学习则是科内总结和中央有关文件,以及《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全面质量管理考核爆发》等法律法规的学习。而这些举措是干部医疗科以前所没有的,极大提高了全科室的业务水平和政治素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做好工作。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基础上,加强了科室医德医风建设,向病人公开承诺拒绝收受红包和礼品,拒绝收受医疗设备、器械、药品代理商的回扣等。陈琼更多的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一次有位患者在刚进院时给他送来一个红包,陈琼几次退还病人都不收,他只好把红包作为该患者的住院费用送到了收款处。
生活中,陈琼常常带领科室成员组织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加强了医生护士们的交流,促使科室内部协调融洽。每当有同事生日,陈琼都会送上一个蛋糕或者贺卡表示祝贺,每年都把除夕夜的晚班留给自己而安排同事值其他的班。过年期间也不忘科室的退休老教授,有时间还一家一家的给退休老教授拜年。
从医20多年来,陈琼就是这样“善待每一位病人,珍惜每一个生命”的,他从点点滴滴做起,时时事事实践着入党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