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教师桂卫华:学高为师 德隆为范
来源:新闻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7年12月14日 作者:王宝柱
从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出来,我就一直犹豫着该怎么动笔。因为这是一次不同平常的采访。说他不同寻常,是因为我和桂卫华本人的约见因为他突然出差去国外而搁浅。我采访的是他的同事和学生,在他们的眼里,桂卫华温和谦逊,恬淡质朴,是大家十分敬重的“好”人、“好”领导、“好”老师。对这样一位简单平易却倍受身边人敬重的学者型教师,我选择避开华丽的言辞,尽量用最朴素的语言叙述我的所闻所见,这或许更能真实客观的反映桂卫华。
潜心科研结累累硕果
桂卫华1950年8月出生于湖北省一个铁路工人家庭,1968年上山下乡到湖北谷城县插队落户,两年后被招工到湖北丹江铝厂,1972年被推荐进入中南矿冶学院自动化系工业企业电气化及自动化专业学习,1975年毕业后回到丹江铝厂当技术员,1981年考入中南矿冶学院自动化系攻读硕士学位,学习期间,桂卫华刻苦勤奋,三年后他又以全校研究生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留校任教,1986桂卫华被公派前往德国杜伊斯堡大学进修深造,从事动态大系统解耦和调节的递阶结构以及机器人控制的研究。在德国的几年里,桂卫华特别勤奋,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自动化控制方面的专业理论,阅读了大量的外文文献资料,这对他科研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1988年,桂卫华从德国进修期满后回到学校,主要从事计算机过程控制、大系统控制理论与应用等研究工作。
科学研究工作排斥浮华,来不得半点虚假。在长期的教学科研过程中,桂卫华塌实工作,潜心科研,在复杂工业过程建模与优化控制、工业大系统控制、现代鲁棒控制、非线性控制等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成为了本领域国内有重要影响的专家。他先后主持完成或正在主持科研项目4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国家863计划项目5项、国家“八五”攻关项目2项,国家973计划项目1项,国务院大洋协会十五专项1项,累计进校科研经费5000多万元,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3项,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出版专著、译著4部,培养博士毕业生16人,硕士毕业生80多人。作为信息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他领导的学术团队针对有色冶金工业普遍存在的能耗高,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有色金属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的现状,围绕冶金过程的建模、控制与优化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建立了复杂冶金过程智能集成建模与优化控制的技术框架,提出了一系列以智能优化方法为核心的集成优化控制技术,并成功应用于有色冶金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有色冶金工业的技术进步和跨越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桂卫华现在为国家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故障诊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计算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自动化学会理事长、湖南省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计算技术与自动化杂志》编委会副主任、《控制工程》编委等。
兢兢业业谋学院发展
信息科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相对我校的一些优势学科来说,信息科学的基础比较薄弱,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科研经费等方面面临的困难较大。2002年学校进行学科调整,组织决定桂卫华出任由原来分属三个校区的四个单位组成的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面对一个更加庞大、复杂和艰巨的工作局面,桂卫华几乎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到学院的发展大局上来,为了学院的发展,桂卫华不管是在教学、科研还是在管理工作上总是身先士卒,带头示范。他一年的时间基本上这样划分的: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外面出差,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学院。在学院的这些时间又分成两部分,白天为院务发展辛苦,晚上到实验室操劳。除了出差以外,哪怕是节假日,桂卫华基本上都会出现在办公室。而且只要桂卫华在办公室,为了方便大家能够找到他,他办公室的门总是敞开着的。到工厂搞科研,他总是一下车就直奔现场;出差回校,又常常顾不上回家就直接到办公室加班。1999年教育部组织专家来学校进行“优秀本科教学学校”现场检查,为了确保工作万无一失,桂卫华教授三天三晚坚守在办公室,学院的各项检查项目获得了专家的高度评价。2003年,国家启动第九次学位点申报工作,桂卫华教授亲自带领学院申报材料写作组的同志连续几个通宵组织和论证上报材料,终于使得申报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在已完成的专家通信评审中获得百分之百的全票通过的好成绩。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科研实力和教学质量显著提升。短短几年间,学院的硕士点从2个增加到14个,博士点从零到8个,在校学生人数从500人左右增加到7000多人,年进校科研经费从不到100万元到2000万元,获得了40多项省部级以上教学、科技成果奖励,3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专业和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作为信息院的院长, 桂卫华十分关心和重视对年轻科研人才和教师的培养。他鼓励学术讨论,倡导学术民主,为年轻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自由结合、互相尊重的学术环境。在这样的学术环境和学风熏陶下,培养了大量研究人才,其中许多人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学者。他常说,我们这一代人是承上启下的过桥板、铺路石,一定要带好年轻一代科技工作者。他要求学院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多鼓励、帮助学生去克服学习困难,培养学生健康的兴趣。桂卫华说:“学科的教学功能就在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但千万别以繁重的课业负担将学生的其他兴趣扼杀了。” 他认为学科的教育应该尽量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重,这样才会让学生学得轻松。他勉励青年教师要做到五点:一要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教书育人,任重道远; 二要耐得住寂寞,做学问,要沉得下,去思索、探究,要花大力气; 三要顶得住诱惑,坚持走清贫、高尚的奉献之路; 四是要经得起挫折,吃一堑、长一智,挫折可以使人成熟,使人坚强; 五要深入学生,热爱学生,研究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以德服人,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在信息院,有了桂卫华的的严格要求,每一个老师对待学生与教学都丝毫不马虎,也就有了信息院今天的快速发展。
尽心尽力促学生成材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教师的事业,就是默默奉献的绿叶,时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而对于桂卫华来说,教师的事业不仅因其热爱与努力而闪耀,更因其高尚的师德对学生们的影响而神圣。
在学生们的眼里,桂卫华就像父亲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贴心贴意。“作为院长,他是特别忙的,但是当我们有问题去请教他的时候,他总是放下手头的事给我耐心的解答。而且每一次跟他交流,我都会受到很大的启迪,很佩服他广博的知识面和对学术问题的敏锐感,我们在学术研究过程中的困惑,经他一点拨,我就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他渊博的学识、扎实的理论功底、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独树一帜的研究风格都使我受益匪浅。”我感到有这么的导师,特知足,特幸福” 他的硕士生张琨在跟笔者说这席话时显得很兴奋。“桂老师治学严谨,待人却不失温和,他平易近人,更像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虽然他从没过多要求我们什么。但是,于不觉中,他就能让我们同学之间形成一种难能可贵的团队精神。能成为他的学生,我们觉得特别幸福。跟桂老师在一起,学做人远远比学知识更为刻骨铭心。博士生李勇刚言语中满是敬佩。”
平日里的桂卫华很忙,与学生的交流不多,但每周星期四的晚上,他都会召集所有的学生到他的实验室举行学术交流会。硕士和博士同学都会加人到其中来,把自己课题的新进展或者所遇到的困难进行交流。每次交流的时候,他都认真仔细地倾听,并及时准确的给出中肯的意见。这些意见,不但让作报告的同学深有启发,对听报告的同学来说,也是受益匪浅。在一次交流会上,每个人对近一段时间的工作进行了汇报和交流。也许是由于内容互相不熟悉的原因,交流并没有顺利地进行下去,因为大家没有问题可提。桂卫华这时说了一句话:“无论是开展科研工作还是对别人成果的评判,最重要的是能够提出问题、会提出问题,一个人提出问题的水平决定这个人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只有提出问题,才能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不然找不到工作的意义所在。经过一段时间,自己的亲身体会和与别人交流,你就会发现,其实提出问题真的很重要,这种思维方式会让你变得工作起来更有效率,更有针对性。”正是桂卫华的这一席话语,让沉闷的讨论氛围开始变得活跃起来。在以后的讨论中,大家都会积极的提出各自的意见,不知不觉中,大家猛然发现自己受益很多很多。
古人云: 赠人以言,重于珠玉,伤人以言,重于剑戟。桂卫华关爱学生,体现在教育教学、管理上的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他对学生要求很严格,常常告诫学生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学生们做的不好,他就耐心的跟他讲道理,从不伤害学生;他赞赏学生的点滴进步,在学生做的很好时候,他从不会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词,选择一切时机表扬、鼓励学生。“桂老师最大的特点就是总能发现我们身上的‘闪光点’,并使我们变得很自信。”桂卫华已经毕业的博士生王雅琳说。“我永远珍藏着桂老师写给我们的一封封科研‘建议书’,那是他手把手地教我们搞科研的见证,也是我们今后帮助年轻人搞科研的模版,在和桂老师一起做科研的过程中,我们非常愉快地就成长起来了。”
桂卫华深知“以身作则”的力量,而其高尚的师德,也通过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数十年如一日的工作中体现无遗。他的朴实、善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淡泊名利都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一届又一届学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桂卫华生活简朴,无论从他的衣着或者饮食皆可见到。但他对待学生可是慷慨的很,尤其是家庭贫困的学生。他一直用自己的科研补贴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对于出身寒门的学生,桂卫华并不是简单地直接给予经济援助,而是十分注重励志教育,鼓励他们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学院93届毕业生谢永芳家庭条件十分困难,1993年考上硕士研究生后,桂卫华教授就一直用自己的科研津贴资助和鼓励他,直到1998年博士毕业(为了报答母校的培养和导师的关爱,谢永芳毅然放弃在国外优越的工作条件和待遇,回到母校工作)。
作为导师,桂卫华是一个特别富有人格魅力的人。他很少直接告诉学生们应该怎样做事、做人,但是他的言谈举止,却对学生们有这很深的影响。他的学生,全国见义勇为先进个人、“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赵长平告诉笔者:“跟桂老师交谈,是一种享受,理性的铺陈和感性的抒发都恰如其分,让人如沐春风。从桂老师的身上,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理论知识,锻炼了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更学到了导师的很多理念。能够在学习期间遇到桂老师这样的好导师是我最大的幸运!桂老师要求我们做事情要踏实,要深入研究冶金的工艺,并希望我们做控制的人也能成为半个冶金专家。我一直以这句话做为我学习研究的信条,并不断的告诫自己,要在桂老师的指引下不断的努力,力争成为老师口中的那个“既做控制又是半个冶金专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