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教学贵在敬业——记我校第四届教学名师奖获得者阮建明教授

来源:校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8年10月15日 作者:韩晓文

1982年,阮建明教授毕业于原中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工学硕士学位,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批研究生。当时国家包分配,阮教授有机会分配到省政府从事行政工作,可阮教授毅然决定留校任教。“通过教学可以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知识,通过科研探索新的知识,做学问很实在,这么多年来我并不后悔”。

阮教授自小就立下当科学家的宏愿。他至今还记得一本叫做《科学幻想》的书,里面有个利用细菌的繁衍和钙化在两座大山间建立坚固桥梁的故事,他觉得这样的故事特别能开发心智锻炼思维,也因此特别吸引人。

对于为人师者而言,一生立足于教学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翻越自身惰性的屏障而终生进取不止。阮教授就是这样一位成功翻越自身惰性屏障的智者。在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兢兢业业地奔跑于教学和科研之间,始终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这一优良传统,并将取得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

作为教学名师,阮教授坚持为本科生讲课,努力钻研讲课艺术,工作精益求精。为了把每一堂课讲好,他备课特别认真,有些课虽然是讲过多年的老课程,但他每讲一遍,都重写或修改讲稿,增加学科最新的科技前沿知识和自己科研课题的新成果。他从不照本宣科和满黑板板书,而是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发现课程中有争议的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提出个人的思路和解决办法,集思广益。

阮教授常常这样讲:要想把课讲得生动、活泼,就必须了解很多的东西。要让学生喝一碗水,教师就要喝一桶水,有时候一桶水可能还不够。因为在阮教授看来,教师这个“水桶”只有盛水了,并且盛满了,才能随心所欲地分给学生“一碗水”。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全身心投入的过程,教学乐趣蕴含在不断创新和学生的成长之中。

阮教授的人生理念是:投入、敬业、有责任心。“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这三点,才可能有所成就,否则,他可能有成绩,但绝不可能有成就。对于教书更是如此。”不安于现状的性格,与教学和科研有关的新东西都想摸一摸的年轻心态,永无止境的投入过程,使阮教授准确地把握住了自己的人生角色,且乐在其中。

从教二十余年,对一些课程的授课内容可谓已经烂熟于心,但上课前,阮教授还总要在心里梳理一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他严格要求自己,随时关注学科的前沿动态,更新自己的知识。

学生评价他 “上课总是第一个来到教室,讲课声音洪亮,让人振奋”,说他“平易近人,对待学生特别和蔼”,说 “做阮老师的学生很幸运”。

“在教学手段上,阮教授精益求精的设计制作课件,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交流,并通过创新性、设计性、综合性三性试验使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校粉冶院长江学者杜勇教授对阮教授主讲的《粉末冶金原理》如此评价。

“阮老师讲课时并没有一直站在讲台上‘高高在上’,而是穿梭于教室的过道,与我们面对面的交流,我们觉得很平等。有时候阮老师干脆坐在桌子上,听他的课很轻松,他总能带着我们进入角色,与他一起思考问题,”现就读于粉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常可可说。阮老师讲课的时候,眼睛总是盯着学生,关注学生是否有疑问,是否能跟上节奏,很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反应。

阮教授很反对灌输式的教学:每堂课都是老师一直在讲,学生只是被动地听。他认为,老师上课的内容不一定要非常的完善,关键在于启迪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如果自己在某个问题或者某个领域方面有一定的困惑,要告诉学生,学生有自己的思维,他能够思考,不要怕暴露缺陷。”

阮教授带的第一个博士邹建鹏,硕士和本科期间都学的是化学专业,材料专业基础较差。值得一提的是,阮教授并没有把自己的课题强加给邹建鹏,而是“面对面”的因材施教,鼓励他提出自己的想法,并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引导他查阅文献和资料,带领他拜访相关专家。宽松的科研环境和名师的无私指导使得邹建鹏很快脱颖而出,在交叉学科领域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在博士攻读期间邹建鹏就成为我校青年教师中最早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者,其博士论文 《HA/316不锈钢生物功能梯度材料研究》获得了湖南省优秀论文。

阮教授提倡本科生在大二大三就参与到他所承担的课题研究中来。阮教授还给他的“徒儿”们“吃偏饭”,经常召集“徒儿”们一起面对面探讨一些前沿的话题,针对一些问题,启迪学生提出各自的解决方案,他再指出学生解决方案的优缺点和改进措施,引导学生形成对问题一般性的认识。

“教学贵在于敬业,认真地去对待,遇上困难的时候,不断地想办法去克服它……”。 阮教授坚定地说,微笑着。

那种微笑,自信中透着谦逊,从容中饱含坚定———这就是阮建明。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