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共产党人】刘少军: 但存方寸地,留与后人耕

来源:校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13日 作者:子木 观云

我认识刘少军,却并不了解。印象中的他,稳重平和,话语不多。唯一一次近距离相遇是在今年年初,他浅浅一笑,笑容里似乎还有些腼腆,坐坐便轻轻地走了。那时心想:这个人,真安静。安静得让人好奇,好奇那安静背后是否有波澜壮阔,抑或细水长流?这次采访,让我有了一个满足好奇心的机会。

学科搭台人

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从学校的“211”工程、“985”工程建设中知道刘少军的。其间,他正担任学科办主任,负责学校“211工程”、“985工程”和重点学科的规划、建设、评估等管理工作。之所以知道他,不光是因为他总是各个方案的规划者和各项工作的部署者,更因为在他任期内,中南大学的学科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2006年,学校以104分(总分105)的高分通过“211”工程二期验收,“211工程”三期获立项经费1.29亿元,是十五“211工程”中央专项8500万元的1.52倍,增幅居全国之首。2008年,在国家重点学科评选中,学校新增6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和12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2010年,学校高票通过“985”工程二期验收,“985工程”二期中央专项经费由立项时的2亿元增加到3.8亿元,追加经费比例居全国“985”高校之首……这里的每一个数字都足以令人骄傲。作为学科建设这个平台的管理者,在每一个数字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也就可想而知。

同事们说,2006年,为了迎接“211”工程二期验收,加班加点对学科办的工作人员来说是家常便饭,作为总负责人,刘少军的勤奋更是出了名。为了写总报告,他的7天“五一”长假全泡在了办公室;2010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要对学校“985”二期建设进行验收,刘少军的整个寒假就基本用在了准备学校的汇报材料上。

在今天,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谁都知道,学科的规划、布局和建设关系着一个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潜力。因为重要,工作的竞争压力就更大,工作的难度也就大大增加。不过,谈起刘少军的工作能力与管理水平,同事们众口一词:有功力、有能力、肯努力,爱想事、想干事、能干事。与刘少军工作相处最久的刘志峰说: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纲”,纲举才能目张,要把“纲”举好,不仅要“上知天文”,还要“下知地理”——就是不仅要吃透上面的政策、熟悉兄弟高校的动态,还要了解校情、对学科拿捏到位,然后要有清晰的思路、准确的判断,才能有好的规划。像刘少军这样拿出一个方案来,获得评价那么高、执行起来那么顺利、实践成效那么大,这是需要很强的“功力”的。

这个在同事们嘴里有些“玄”的“功力”,在刘少军嘴里被轻而易举地化解:“人们常将学科规划比喻为绘就蓝图,我就是一个画图纸的,只不过现在画的不是机械设计图。每个人来画这个图都会有自己的特点。我的长处可能是工科的背景形成了踏实做事的工作作风吧。”刘少军说,管理是个业务性很强的工作,学科管理更与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相连,平常把问题想清楚了,看到相关资料注意收集整理,到真正要做某个事的时候,既有想法和思路,又有积累和储备,做起来当然也就不难了。

作为在上一个5年为中南大学的学科建设做出了艰辛努力的人,刘少军说,对于中南大学的学科发展来说,我们不过是搭台子的人,现在把这个台子搭好、搭结实,我们的学科今后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深海潜行者

采访前,有朋友跟我说:刘少军是一个很有内容可“挖”的人。这是我预料和预期中的事,没想到的是,一“挖”挖到了“深海”里。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南学习工程机械液压控制技术,九十年代留学日本从事汽车振动控制技术研究。对于这些机械方面的东西,他学得很好。那时候,他决没有想到有一天会将研究方向从地上转向深海。

占地球表面积49%的国际海底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法律上,这些资源属于“全人类共同继承遗产”,开发这些资源需要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技术上,深海资源开发是人类对极端条件的一项挑战,需要诸多高新技术的集成。1991年,我国批准以中国大洋协会名义向联合国申请多金属结核矿区登记,在东北太平洋国际海底获得15万平方公里的中国矿区,为中华民族在国际海底争得了一块有深远意义的战略要地。

新世纪初,国际海底区域竞争形势日益激烈。正是在这个时候,有着矿山机械专业优势背景的刘少军开始涉足深海采矿技术。2001年,刘少军被遴选为中国大洋协会“十五”深海技术发展项目首席科学家,开始从事和组织深海矿产资源勘探与开采技术的研究。2008年,刘少军又被选入国家海洋局“国际海底新资源矿区申请工作小组”,根据国际海底活动发展形势和我国政治、资源、科技方面的需求与条件,研究我国国际海底发展战略。2009年,在国家海洋局的组织下,刘少军教授作为第三、第二主笔分别完成《国际海域总体战略研究》、《关于申请国际海底新矿区问题的研究报告》等多份战略研究报告,通过国土资源部和外交部、总参等部门讨论审签后上报国务院,得到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批复。在这些工作基础上,2010年,当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有关国际海底区域内多金属硫化物探矿和勘探规章在其16届大会上刚一通过,我国立即提出了我国在西南印度洋的多金属硫化物探矿和勘探矿区申请,使我国在新一轮“蓝色圈地”运动中占得了先机。

经过十年的坚持和努力,在刘少军的带动下,中南大学的深海采矿技术研究已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当前国际上与深海技术相关的国际学术会议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由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主办的国际海洋、离岸和极地工程会议(OMAE),一个是由国际海底与基地工程协会(ISOPE)主办的国际海洋采矿研讨会(OMS)。2009年,刘少军教授被特邀为OMAE2010做专题发言;2005年,由刘少军作为会议主席的OMS在我校召开,当时的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副秘书长到会并做发言。从那开始,每次国际海洋采矿研讨会,都会邀请刘少军为深海采矿技术分会场的主席或副主席,都会有他的学生们宣读他们共同合作的论文。

前几天,刘少军一个刚毕业的博士收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专家邀请函,面对学生的意外和疑惑,刘少军笑着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十一五”和“十二五”《矿产资源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海洋矿产资源开发部分都是由我们完成的,我们这个团队应当具备了这种被关注的实力和影响力。”

回想这十年历程,刘少军坦言:“如果当初跟着导师钟院士做,可能不会那么累;如果当初跟着师兄何清华做,可能经济收入会好很多。不过,深海研究作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对科研工作者来说,太有诱惑力了。深海矿产资源开发是一个长远项目,很有前景但短期内难以产生经济效益,很有学术价值但我们这一代可能也只能起到开路铺桥的作用。然而,我们的工作为中华民族在国际海底争得了一块又一块有深远意义的战略要地,没有辜负国家,对得起子孙后代,也就没有什么遗憾和后悔的了。”

学子护航师

在中南大学,刘少军当过科研处副处长、学科办主任,现在是研究生院副院长,不变的身份是教师。说起这么多年,为什么在那么多选择面前,还是坚定地留在了学校,刘少军没有更多的话:我还是喜欢学校,喜欢带学生。

研究生院综合办的汤老师曾在机电院研工办工作多年,对于刘少军“为人师”的一面有着深刻的感受:“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谦逊的教授,也很少遇到像他这样对学院的事、学科的事、学生的事这么上心的老师。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一个电话,他总是会很快赶来。”“对学生非常好。只要他在学校,他的学生任何时候都可以找到他。周末他就到实验室,和学生在一起。节假日,他常会叫上学生一起打球搞活动。”“最让人感动的是他对学生的那份细心。他有一个来自尼日利亚的留学生,家里经济状况不是很好。刘少军不仅在学业上给予了他更多的帮助,而且在生活上也尽可能给予照顾,过年过节一定会给那个学生准备一份礼品。这样的老师很少见。”

提起刘少军,机电院大四学生的徐骥也满是感激和钦佩:“我们那时要参加湖南省机械设计大赛,设计了一艘高速救援潜艇,为作品寻找指导教师时可犯了难,许多教授都不愿意。我们找到刘少军老师,没想到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还给了我们很多建议,作品模型很快成型。”其实,他不知道,他不是第一个幸运儿,也绝不是最后一个。刘少军从上世纪90年代就担任校挑战杯赛评委,指导了许多学生,他所推荐的作品很多都获得了大奖。

谈起对学生的好,刘少军腼腆的神情又浮上脸庞:很多老师都是这样对学生的啊。那个留学生有些特别,可能是想起我自己在国外留学的经历吧。当时在国外挺苦的,我的老师对我很好,我也就这样对我的学生吧。年轻人需要鼓励和支持。作为老师,当然是尽力做好护航人。其实,由于其他方面工作实在太多,给学生的时间太少,自己心里常感歉疚。

在新校区机电大楼的“深海装备设计分析研究室”的墙上有一句宋人叶适的诗:“但存方寸地,留与后人耕”。字里行间,谦谨与自信溢于言表。刘少军以此激励着自己和团队的成员们。从这句话中,我也认识了刘少军,认识中多了些了解。印象中的他,稳重平和,话语不多,却很爽朗;依然浅浅的笑中带着腼腆,留个静静的背影。这个人,很沉静。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