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之道,先成其人,后成其才
访我校湖南省首届教学奉献奖获得者罗一鸣教授
来源:本科生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14日 作者:卢雅红、李树琴
“罗老师上课的时候,总是声情并茂,再加上形象的肢体语言,将她的活力和激情带给课堂上的每位同学。”上过一学期罗一鸣老师有机化学课程的临床八年2010级同学郭易难如是说。聊到罗老师,这位同学明显地兴奋起来,眉飞色舞地表述着。“罗老师讲课,总是能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对于同学们想要学的,她好像都知道,每节课感觉都能学到很多。”
有激情、严格、麻利、率直……已经上过一学期罗老师课的同学们对她从多方面做出了评价,使我在未见到罗老师之前,脑子里已经能粗略地勾勒出这位在三尺讲台上辛勤耕耘半生的老师形象。而当我真正走进办公室见到罗老师本人的时候,却首先感受到的是作为一名老教师贴近学生的亲切。
讲台即舞台,老师既是导演又是表演者
走下讲台的罗老师,褪去了在课堂上的激情,显得温和平静。“每当我走上讲台,看着教室里一双双渴求的眼神,就会激情满怀。我想用这种方法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课堂上还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甚至可以打断我的讲解,在讲完某一个问题后,常常会停下来,期盼地问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有问题请说’。”在她看来,课堂教学,老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而讲台就是表演的舞台。在这方并不炫丽的舞台上,她默默付出,力求尽善尽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额头满是岁月爬过留下的深深痕迹。
最初从教时,年龄还不是很大,她把自己的学生当弟弟妹妹照顾;年岁慢慢增长之后,就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儿女关爱。有了这样的心理认同,罗老师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走进学生心里,从学生心理出发,对学生做出积极的引导。
对于“教师”这个名词,罗老师有自己的定义。“教学生专业技能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为人师表,还要尽力在学生的成人成才方面做出有益的引导。”罗老师的脑海中,深深的刻印着这样一段记忆:一次去实验室的路上,遇到一位家长问路,交谈中了解到这位家长千里迢迢赶来学校领儿子,他儿子因在外面租房上网,长期不上课,学习成绩不过关,被学校劝退。家长向罗老师诉说:自己家在农村,孩子考上大学的时候,家里杀猪宰羊,办得十分热闹,现在孩子在学校不听话,被学校劝退回家……每次开学第一节课,罗老师总是会动情地说起这件事情,在她的内心里,因为有了对学生的爱心,所以不希望再看见这样的事情发生。
成才先成人,诚信当先
在学生成人成才的培养方面,罗老师言传身教。她利用课余时间和同学们沟通交流,上课提前进教室,下课后也并不急着走,“有时候和同学交流,甚至连吃饭的时间也错过。”高效麻利有余的罗老师,时间也还是不够用。临床八年10级学生张馨予向记者透露说,罗老师经常整个下午指导学生在南校区实验室做实验,5点多下课后又要赶去新校区上6点的课,常常是跟着同学们一起匆匆赶去教室,根本没时间吃饭,更不用说休息。罗老师的课都是一百多人的大课,为了保证教室里的学生都能听清,老师还必须大声讲课,长期下来,嗓子受不了,老师只能每天在喝的茶里加一些中药,稍稍护一下嗓子。
老师的一举一动,同学们关注着,摹仿着。“老师很尊重学生,做事很重效率,每当给老师去短信她都及时回复;老师指导实验非常认真,一定要讨论充分后才开始实验,为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实验课前引导开展讨论,最后老师点评;老师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耐心细致指导。”不知不觉,同学们在老师的潜移默化下,慢慢改变着:学习主动了,做事严谨了,做人坦诚了。
作为年过半百的老教师,罗老师育人无数,然而不管哪一届学生,她总是先对她们强调做人的诚信。“我的手机号码第一次上课就向学生公开,还开设了网上的交流平台,学生有什么事情可随时联系到我。”罗老师讲,她的课,学生遇到特殊事情,可以迟到、早退,作业可以迟交,但是必须及时对她做出说明。“这是诚信做人的基本要求。”做化学实验,罗老师要求学生认真填写原始记录,最后逐一检查,实验后,务必清洗好仪器,打扫好卫生。意在从这些平常的小事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习惯,严谨的学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怀感恩之心,默默教学奉献
过去近三十年的教学生涯,罗老师给自己只打出了80分,因为年轻时深造的机会不多,这三十年来,她把自己多数时间精力用在教学,而自己的科研没什么建树,这对于任何事情都追求尽善尽美的老师来说,是20分的遗憾。
凭着三十年教学的全力付出,老师给自己80分。三十年来,丈夫对自己的体谅信任,“这些年,孩子的照顾和培养主要是先生在管”;三十年来,父母对自己的理解,“我家就在浏阳,但工作起来就没时间,好些年里,一年只能回去两次,有时候父母都生病住院了,他们怕我分心,也不告诉我”;三十年来,学院领导和同事的帮助支持,等等,都让罗老师深深的感激!“我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感谢家人的支持,感谢团队给我的帮助,感谢领导的关心”。
近三十年的教学生涯,除了自己培养出的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罗老师还指导了很多年轻教师,他们在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中或是被评为优秀、或是十佳,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已近退休之年的罗老师,在接下去的几年中,除了做课题,老师说她会把精力更多的投放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方面。“一直以来,有太多人帮助过我,现在跟这些年轻老师比,我所有的就是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如果我的经验可以帮助他们,我会很乐意去做。”在教学过程中,罗老师啃过很多“硬骨头”,一些新开的较难的课程,罗老师总会自己先拿去上,摸索出经验之后,就把自己做的课程PPT以及其余资料拷给同事,供他们备课参考。
学校岗位很多,每个岗位有不同的职责。很多的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辛勤耕耘着,默默奉献着,罗老师表示自己只是其中的一员。三十年来,自己的工作得到了领导同事的支持和肯定,得到学生的好评与欢迎,想来,这半生的不懈耕耘,也感到欣慰和幸福。说到最后,老师坦然的笑了,为人师表,这样已是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