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黄俊元:百年湘雅护理教育的活标本

来源:电视台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9日 作者:李松

作为中国护理教育发源地之一的湘雅护理教育,即将走过百年的风雨历程。

九月底,中南大学护理学院的5名教授、教师、博士、硕士代表,专赴武汉,探访了湘雅护校1934级校友,目前中国健在的,最年长的护士长,91岁的黄俊元老人,四世同堂,共话湘雅护理教育百年沧桑。

黄俊元1920年出生于长沙白石保树区(今开慧乡)一个书香门第,其父黄炳照,是一位思想进步的教育家,田汉的同窗好友;其母向伯英,与杨开慧的母亲向振熙是姐妹。1934年暑期,黄俊元初中毕业,在湘雅医院照料住院的母亲,亲眼目睹了病人的痛苦和护士的崇高,萌生了学护理的念头。在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下,黄俊元考取了湘雅高级护士学校。

谈起当年求学湘雅护理,黄俊元仿佛回到75年前,浑浊的眼中闪出几分清亮。

“统一的黑衣、黑袜、黑裙,蝴蝶式小翻领的护士服,肃穆的红楼,爬满藤罗的长廊,桌上按时更换的鲜花,教室墙角摆放的钢琴……在老人眼中恍如昨日。

“三年半学制,少一天都不行,缺一天补一天,当年我因为腿疾休了几天病假,硬是推迟了几天毕业”。严格的教学管理和残酷的淘汰机制更令老人记忆犹新:“教材和教学全部是英文,实习的病情报告、交班报告、出入量记录也全是英文书写”。

说到此,一句当年的课堂用语,老人脱口而出:“Today we are going to start medical terms(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医学专业术语)”。

老人还透露了一个令现在的学生们不可想象的细节:公共卫生课考试,即便你卷面满分,而一旦被人发现曾经乱扔果皮杂物或随地吐痰,则会立即改评为不及格,自动卷铺盖回家。

如此严格的教育,铺就了一条神圣而艰难的护士之路。湘雅护理教育自开办起到1938年,25年间,共培养毕业生226人,年均不到10人,淘汰率达90%。

“湘雅的名头很响,只要你是湘雅出来的,走遍全国,任何一家医院都求之不得”。黄俊元1938年毕业后,参加了中国红十字会救护队奔赴抗战前线,之后在湖南大学校医院、津市协和医院、贵州省立医院、重庆中央医院、汉口陆军医院、湖北省立医院、武汉大学医院、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从事护理工作60年,亲历和见证了大半个世纪中国护理事业的发展进程。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护士长生涯中,每天提前半小时进病房,是老人坚持了几十年的习惯,也成为年轻护士们对她唯一的“意见”。

“小护士们背后都叫我‘黄太婆’”,老人有点难为情的笑了。

因工作严谨,体贴病人,技术精湛,她创造了被所在医院誉为护理工作的“黄俊元时代”,两次受到周恩来、李先念、彭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一辈子情牵护理事业,退休后亦然。护理学会的工作忙的不亦乐乎,时至今日,老人腿疾加剧,很少下楼,仍每天坚持读外语、读报、上网、看焦点访谈和凤凰卫视。外孙女高考后填报了医学专业,老人硬是逼得她改报护理专业,弄得一家人不得不从。

16岁的农村姑娘朱九梅来到家中做保姆,老人说:年纪轻轻,做个保姆太可惜。逼着她拾起中学课本,家务之余,补习功课。语文、数学、外语……在老人一门门功课手把手地辅导下,朱九梅终于考上武汉卫校护理专业,老人又鼓励并帮助她顽强努力,通过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为协和医院的一名正式护士。

此事在朱九梅的家乡湖北新州成为佳话,想来老人身边做保姆的年轻姑娘,频频登门。

得知湘雅护理教育即将迎来百年庆典,老人百感交集,几夜难眠,颤颤巍巍亲笔写下洋洋四页文字,托来人转交中南大学护理学院全体师生。字里行间,浓郁的湘雅情结,纯真的天使情怀,高洁的职业操守,力透纸背,“学生:黄俊元”的落款更令人动容。

中南大学护理学院院长何国平教授代表师生为老人戴上三条蓝杠的护士燕尾帽,并送上大红羊毛披肩和录有《人间第一情》歌曲的MP3,何院长将歌词改了几句唱给老人听。当听到最后一句:“永远与你相伴的是,护理的接班人”时,老人顿时热泪盈盈。

中南大学护理专业博士生段梦娟感慨不已:“常说做护理要多站在病人的角度,换位思考。这些我们在教科书上也读过,但远远没有黄奶奶这本活的教科书来得这么真切”。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