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湘雅名医】胡建国:中国胸心外科的杰出大家

来源:湘雅二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6日 作者:古夫 王玉林

胡建国教授,四十余年胸心血管外科生涯,主刀手术上万台次,每每一刀之下,救生命垂垂一线于死神之手!其妙手出神入化,令业界同行信服而尊崇!便有“胡一刀”之谓,口口相传。

他勇开先河,屡创纪录。率先在国内、省内大胆开展新技术,心肺联合移植全国领先,首例患者存活期亚洲第一,可谓誉满神州。

他医术高超,德艺双馨。平均每天主刀手术3台以上,从无差错事故和纠纷。帮助全国40多家医院开展心脏手术,桃李天下。

他任湘雅二医院胸心外科主任18年,将该科手术量提高20倍,带领他的团队屡创佳绩,科室拥有一个国家重点学科和两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初秋的一个周末,记者慕名专访了这位当代中国胸心外科大师。

一位中国当代外科名医从这里破茧而出

广袤的湖湘大地,流淌着湘、资、沅、澧四大水系。就在湘水和资水汇入八百里洞庭的地方,有个叫临资口的渔港小镇。六十二年前初秋的一个平常日子,胡建国就降生在这片水乡泽国之中。正所谓“仁者爱山,智者爱水”,湘、资二水裹夹着远山和近水的灵气,从小孕育着建国一颗仁而且智的心灵。

岁月悄然流逝。建国十四岁那年,临资口来了一群北京的客人。这是一支医疗队。医疗队里有着黄家驷、林巧稚这样泰斗般的中国顶尖医学家。湖区的生活是那样的艰苦,湖区的百姓是那样的善良。善良的乡民象菩萨一样敬重着这群京城来的名医。也就是在这耳濡目染之间,少年胡建国蓦然萌生自己的人生理想:当医生!当一个象北京来的名医一样的医生!

也就是在那段沸腾的岁月,北京医疗队在建国的故乡办起了乡村医生培训班,建国有幸成为培训班的第二期学员。应当说,这段历史的偶然,成就了一位未来的医学家的少年梦!少年建国在大师们的言传身教下,知晓了一个医生的天职和责任。这段难忘的岁月,影响了他漫长而辉煌的一生!

1966年,十六岁的胡建国成了故乡的一名赤脚医生。四年后的1970年,建国入学著名的湖南医学院,这是一处培育名医的摇篮。1974年,品学兼优的胡建国留校湖医附二院外科工作。人世间的机遇似乎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初露头角的青年胡建国在这里吸引住了著名心胸血管外科专家詹越教授和孙培吾教授的目光。1981年,胡建国考上詹越教授的研究生。站立在恩师的肩膀上,他顿感天地更加宽阔,医海更加浩瀚。他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职业的营养。那求学的艰辛,苦读的疲惫,催生着一位当代外科名医破茧而出!

此后,胡建国又求学于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上世纪九十年代,又远涉重洋,赴美国杜克大学专修心脏移植和新生儿心脏外科。这位来自洞庭湖畔的青年学子,学成后已是满腹医学经纶,跃跃欲试地以图报国了!

当之无愧的学科带头人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医学开始进入迅猛发展的历史时期。1993年,43岁的胡建国受命主持附二院胸心外科工作。

此时,他已经在这个集体生活和工作了近二十个年头。这里有他的老师,也有他的学生;有他青春的足迹,也有他壮怀激烈的抱负。作为学科带头人,胡建国顿感肩上的担子重若千斤!

胡建国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从1993年至今,漫长而又短暂的十八个年头里,胸心外科每年都获得医院新技术成果一等奖。体外循环手术由1972年的200多台次,升至2011年的3500余台次,包括其它普胸手术,一年共做胸心手术达5000台次;死亡率由9%降至2%以下。2002年,他成功带领胸心外科跻身于国家级重点学科行列,并在2007年顺利通过教育部重点学科评估验收,成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学科,全国心血管病外科四强之一。2011年,心脏大血管外科、胸外科又跻身于卫生部国家临床专科。

“目前,我们实施的心脏手术,约占湖南全省心脏手术的70%。1992年以前,我院累计心脏手术1700余例,现在,一年便达3500余例。当前世界上已开展的所有心脏手术,我们都做过。只有人工心脏没做过,太贵了。”胡建国教授告诉记者。近年来,他和他的同事们成功进行了八例心肺联合移植手术。其中,湖南首例心肺联合移植手术的受术者至今健康存活超过九年,创造了我国乃至亚洲成活时间最长、生活质量最好的记录。这一成功病例在2011年被评为湖南省十大科技新闻之一。“前些年,中央台播了一则消息,说日本成功做了第一例心肺联合移植手术。可是,我们做的当时已存活六年了!”说到这里,胡建国教授平和地朝记者笑了一笑。

有着“胡一刀”美誉的胡建国,多年来呕心沥血地将国外先进的心胸血管外科技术引进国内,有力地提升了我国心胸血管外科水平。他率先在国内开展了Bentall手术同期经主动脉瓣口进行二尖瓣置换、房腔交界成形术治疗布加氏综合征、左后外侧切口进行再次二尖瓣置换等新技术。“目前,湖南开展的心脏手术,其中有五十多种是我做的首例。”胡建国教授谈到这里,脸上洋溢着一种质朴的自信。

大家就是这样锻造出来的

记者面前的胡建国教授年过花甲,虽一头乌发依然浓密,但目光中仍可寻见到几分疲惫,几许苍桑。毕竟,世间所有的收获,都源于耕耘。他今日的成就,累积于四十年漫长岁月的拼搏。

熟悉胡教授的人都知道,几十年来,他经常吃住在科室里,有时几夜不能合眼,有时一两个星期才能回家一次,节假日依然坚持在病房查房。他曾一日奔波于三座城市,夜以继日完成三台急救手术,自己却只能在手术间隙匆匆吃过一餐饭。

几十年来,他对待每一位病人都像亲人一样,仔细诊查、精心诊治。他曾每天主刀2至4台手术,对每一台手术,无论简单还是复杂,都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他曾去过湖南所有市、州医院,主刀救治疑难手术病人;他曾应邀远赴十多个省、市兄弟医院,圆满完成高难度大型胸心手术。

几十年来,他潜心临床一线,钻研手术技巧;苦学苦练,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掌握了一般人无法掌握的高超手术技能。他妙手仁心,诊治病人数以万计,受到病人和同行的一致赞誉。

几十年来,他桃李天下,培养博士生23名、中美联合培养博士生2名、硕士生15名、进修医生100余名、外籍访问学者及进修人员10余名。对每一个学生他都言传身教,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虽然临床和科务工作繁忙,他仍然尽可能地抽时间在学业上给学生们以悉心指导,生活上嘘寒问暖。在他的辛勤培养下,他的学生大都成为了所在单位的骨干力量,他们正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祖国的医疗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神奇“胡一刀”,宝刀不老。2009年初夏,胡建国教授在北京获得中国心血管外科学界最高荣誉奖——“金刀奖”。现如今,62岁的他,仍然奔忙在临床第一线。大江南北,无影灯下总有他夺目的柳叶刀!他曾经刚刚从新疆的手术室出来,又匆匆坐飞机赶到海南去完成另一台心脏急救手术……

是的,一个人,一件事,要坚持三年、五年,也许不难;要坚持十年、二十年,却就不容易了。而胡建国,他坚守着一份医生的信念整整四十年!难乎?伟哉乎?!

作为中国胸心外科学术带头人之一,胡建国教授是公认的“大家”级权威专家。然而,这一切成就的取得,源于他锲而不舍的追求。几十个寒来暑往,无数个不眠之夜,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大师就是这样锻造出来的——没有捷径,只有攀登,攀登,再攀登!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人生犹如一条长河,悄悄地流逝。胡建国从16岁开始接触医学,至今不觉一晃而过四十六个春秋。当年洞庭湖畔的那个英俊少年,如今已是白发渐生的62岁老者。然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作为一名享誉杏林的医学大家,他依然兢兢业业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依然在无影灯下,用手中的柳叶刀抒写着辉煌的人生。

2007年3月,中南大学和新疆医科大学签署了《中南大学—新疆医科大学“十一五”期间对口支援合作计划》。同年的12月15日,湘雅二医院和新疆医科大学二附院对口支援友好协作医院揭牌仪式在新疆举行,“心(新)手相(湘)依,联合拯救新疆高危疾病”工程正式拉开序幕。几年来,该项目的技术专家胡建国以及援助方湘雅二医院,为项目的实施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援疆工作成绩斐然。五年来,胡建国教授每月都要赴新疆医科大学二附院1-2次,在医院查房、手术。从2007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二附院完成第一台手术以来,他共完成手术400多台,曾连续五天手术21台,最多的一天做了5台。他经常工作到凌晨,手术台前一站便是几个小时甚至10多个小时。说不累?那是假的,毕竟已是花甲之年。但他总是笑笑,说:“当医生,救人命,累是没办法的事情。”

为了给新疆各族人民留下一支不走的专家队伍,胡建国教授每次手术时总是手把手地带教当地医务人员。他还通过手术、查房以及讲座,教授当地医务人员生理、病理等基础知识,讲授解剖知识以及心脏疾病的诊断,手把手地教当地医务人员手术的每一个操作,细到持针、进针、出针。在他的悉心指导下,这些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大为提高。现在,新疆医科大学二附院从无到有,建立了心脏外科,成立了心胸外科病房,配备了相关人员和设备,能独立开展多种心脏手术,救治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造福着天山南北各族人民。

这些年来,胡建国教授不仅仅是援助新疆,还帮助全国40多家医院开展胸心外科手术。经常是一下飞机就直奔医院,放下行李就赶往手术室。他常说,“我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一把手术刀只能做一台手术,如果能主刀的医生多了,救治的病人也就多了。”

胡建国,就是这样一匹志在千里的老马:以自己的心血,奉献天下的病人。

【记者手记】

采访中,记者在胡教授办公室墙角发现了一幅未挂上墙的条幅。条幅是一位叫傅玉辉的心脏双瓣置换术病人出院后书赠给他的。上书:“湖湘刀一把,医坛闪巨星;自有超凡力,夸声满杏林。”

是的,四十年前从洞庭湖岸走出来的少年胡建国,如今已成一代胸心外科大家!他以自己无悔的人生追求,抒写了一首生命长河的颂歌!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