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学者”焦勇:坐得住冷板凳 做一个好老师
来源:校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9日 作者:陈慧樱
现年34岁的焦勇,是数学院公认的“年轻有为”的青年教师。2009年,焦勇博士毕业,同时获得了武汉大学和法国弗朗什孔泰大学理学双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南大学工作,并入选“中南大学猎英计划”;2012年,又入选学校“升华学者”特聘教授。
中南大学“升华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数学与统计学院副院长……当这些头衔都冠在同一个人物身上时,笔者不禁浮想联翩,眼前浮现的自然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而且定是过了“知命之年”,赚了满肚子的墨水,博览群书,有一种别与常人的大气与淡然。然而,当敲开焦勇教授的办公室房门时,却“意外”连连。眼前的这个人远比想象中的年轻许多,三十岁出头的样子,小有英气,脸上有点胡茬,面带笑意,没有什么原本想象中的距离感,书桌上凌乱地堆放着许多外国科研文献和硕士生毕业答辩论文。
当得知我们要做人物专访时,焦勇连连推脱,一再说明自己只是很普通的教师,没有什么“光辉事迹”。
我的理想生活很简单
聊天从焦勇教授记忆犹新的留法时光说起。2007年,焦勇带着满怀热情前往法国,开始两年的留学旅程。初到“浪漫之都”,他并没有迷失在法国的美景中流连忘返,相反,他几乎把大部分时间都耗在了“饭堂—研究室—寝室”,三点一线的简单生活让他能够在异域他乡静下心来认真地学知识、做学问、搞研究。其实,焦勇之所以能够潜心研究,还多亏了自己的恩师。说起自己的恩师许全华教授,焦勇至今难以忘怀,“如果我在台上写不出数学推导过程的话,许老师既不说话,也不骂人,但他会在你背后默默地盯着你,盯得你背脊发凉。许老师教给我们的是一种将压力感转化为不得不更加上进的强大动力。”提及此事,焦勇津津乐道,似乎还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味中,“虽然是在这样的压力与动力中纠结,但导师对我的影响却很大,他令人叹服的渊博学识以及严谨的教学态度让我受益匪浅,我非常非常敬佩我的老师。”正所谓严师出高徒,也就是在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名师带领下,在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中,影响着焦勇今后的求学、教学、科研生涯,“今天的我能够一丝不苟地对待自己的教学和科学研究,这全靠导师的引导。”
说起为什么选择来中南任教,焦勇坦承纯属机缘巧合。当时的他有一位博士同学有意在中南就职,便怂恿他一起参选面试,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焦勇最终竟凭借其突出的科研成果和优秀的现场教学解说能力脱颖而出,他告诉我们,选择中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校对人才的求贤如渴让他惊喜,他说,这里为青年人提供的宽广平台和优越待遇,吸引着许许多多和他一样有着奋斗梦想的年轻人选择在这儿落地生根。
“其实,我的理想生活很简单,那就是做一个好老师,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用心去上好每一堂课,竭尽全力去为学生们答疑解惑,而平时没事的时候,我就打打篮球,写写论文,关注一下本领域的最新科研动态,做一点有意义的科学研究。这样一种生活状态对我而言就是一份满意,一份知足吧。”
科研:要坐得住“冷板凳”
在科研上,焦勇一直都坚持求实创新。每天在各种网站搜寻自身研究领域最新的科研动态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但仅仅这样又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时候,科学研究就要求大家能给坐得住“冷板凳”。
如果遇到了无法解决的瓶颈,焦勇就会暂且放一放,先研究其他问题,但他告诉我们,这不代表他就放弃或者是忘记这些难题了。每天晚上,焦勇都会拿出一定的时间,认认真真地想想这些还没有攻克的研究难题,寻思着有没有其他可以解决的途径和办法。这也印证了张校长的那段话:“做创新研究不可能不遇到瓶颈,不可能没有沟坎,但研究人员永远要满怀信心,凭着激情和智慧不屈不挠努力地去做,坚信总有一天要把它做成。”凭借着这种坐得住“冷板凳”的淡定,近几年焦勇的科研之路一直在努力实践着,他在国际上发表了多篇具有影响力的科研论文,如以第一作者在《Probability Theory and Related Fields》、《Proceeding of Amer. Math. Soc.》、 《JMAA》、 《Acta Mathematica Hungarica》、 《中国科学》、《数学学报》等国内外一流刊物上发表论文, 其中SCI收录近20篇。
板书教学:这个老师有点怪
在另一面,身为一名教师的焦勇,他的板书教学无疑是新奇的,这也给上过他的课的学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这个教学设备健全甚至可以说发达的时代,焦勇仍坚持着全程手写数学过程,以至于每次上课,同学们都会看见黑板由黑变白,再由白变黑再白的过程。课件的教学方式省时、便捷这是是显而易见的,板书教学这种费劲的“苦差事”为什么要往自己身上揽呢?我们心里可是充满了疑问号。
“因为我觉得数学是一个很严密的推理过程,有着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点,手写的推导过程能让同学们的思维跟着老师手中的粉笔一起移动,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焦勇教授解释得很简单。“我也曾一度征求过同学们的意见,也尝试着使用过PPT,但是绝大多数同学们还是觉得板书的形式比较好,所以我就一直保持下来了。”传统的教学方法颇受学生们的赞誉,既不用PPT,也很少看教材,一只粉笔就胜任了所有工具。上课的激情投入,讲解知识点、解题的条理清晰是同学们对讲台上的焦勇老师一贯的印象。许多同学纷纷表示被焦老师的激情所感染,听课也投入许多。还有听课的同学在网上留言坦诚说被这种教学方式折服,希望以后的数学课仍然由焦勇老师授课。
“数学是一种美,是一个和谐统一的过程,我希望我能把自己对数学的这一种感觉和理解传达给听课的每一位学生。我一直很享受传递知识的过程,当我站在讲台上,将抽象的数学问题给同学们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大概就是我最幸福的时刻了。”焦勇教授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