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湘雅名医”陈子华:终生无悔的崇高选择

来源:湘雅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23日 作者:——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的这句名言,道出了热爱对一个人谋事的重要作用:热爱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基础,热爱能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对事业的完美境界充满渴望与追求。

陈子华教授有一句经典的话:“我如果有来生,同样会选择医生这个职业,同样会选择外科这门学科。”这句话,无疑是对“热爱”最好的注解。因为热爱而选择,因为选择而追求,因为追求而使事业日臻完美,这就是陈子华教授从医近30年来的人生轨迹与生活写照。

无悔选择:健康所依 性命相托

31年前,陈子华在益阳一中读高中时,班主任老师经常讲的一句话让他至今刻骨铭心,也为他做出终生无悔的选择奠定了基础。老师说:“世界上最好的职业只有两个——教师和医生。教师启蒙、授业、解惑,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医生救死扶伤,乃健康所依性命相托,是人类健康守护者、病魔死神的克星。这两者都是与人打交道,启迪人、救助人,因此它饱含着高尚的人文精神与悲悯情怀!”老师的话在陈子华内心深处掀起阵阵波澜。他在日记中写下誓言:“此生不当教师就当医生。”

1982年报考大学时,他果断填下志愿——医科大学。最终他如愿以偿被湖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录取。

读大学之初,那些人体解剖学和基础理论让人感到枯燥乏味。陈子华期盼着尽快学习临床外科手术实践。“那多干脆痛快啊,刀子到,疾病除,命救活,不像别的专科左诊断右分析,开药更得慎重。”这想法虽说有些天真,但也符合陈子华做事干脆利索不粘乎的个性。然而,时间一长,他渐渐明白: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想当好一名医生尤其是外科医生,人体解剖和相关基础理论是必备的素养。于是他耐住性子,克服急躁情绪,向“枯燥”和“寂寞”挑战,在图书馆看书自学,翻阅文献资料,自学时,他常常一坐就是大半宿,逼着自己静下心来学习钻研。这种不服输的性子成为他端正学习态度、夯实外科理论基础的保障。不久,他就因为品学兼优当上了学生会主席;毕业时,他又以优异成绩获得留校资格,并正式成为一名临床外科医生。

其实做外科手术医生相当累,有时进入手术室一站就是一整天,腰酸背痛,腿脚发麻。由于热爱,这些苦和累都不在话下。陈子华有一句话很实在,他说:“我觉得,最容易过的时间就是在手术室。几台手术下来,生命救活了,病人安全了,这苦和累就有了价值,这工作就有了滋味,因而时间也就过得特别快。”

陈子华全身心倾注于外科医学,尤其对胃肠外科造诣极深,医术精湛,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手术经验,成为省内胃肠肿瘤诊疗中心主任,外科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也惟其如此,他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渴望多进手术室,多救活生命。直至多年后当上院领导做行政工作,他也始终没忘记自己是一名外科手术医生,经常利用业余休息时间进手术室抢救病人。

一次,一位电视台的职工患急性阑尾炎,痛苦不堪,深更半夜来找陈教授做手术。他迅速接诊,手到病除,病人十分高兴,连声道谢,他也笑得像尊弥勒佛。有同事调侃他:“陈教授,你这是牛刀宰鸡,高射炮打蚊子啊,随便派个医生就能解决,为何三更半夜不休息跑来做这种小手术?”陈子华说:“病人点名要我做,说明他信任我。信任,是对一个医生最高的奖赏。我们认为是小病,对病人来说却是健康所依,性命相托,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不能辜负了人家的信任。”

“健康所依,性命相托!”陈子华一直践行着这句医患之间的庄严承诺。他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天连续做了几台手术,人累得不行,刚刚脱下手术服休息,突然又来了病人点名要他做。他二话不说重新穿上手术服,精神抖擞地进入手术室,这几乎成了他的工作常态。

高尚医德:廉洁自律赢得敬重

如果说,酷爱自己的职业是陈子华医术精湛深受信赖的缘由,那么热爱病人,把患者当朋友,不分高低贵贱,不讲条件价钱,则是陈子华医德高尚的具体体现和人格魅力的鲜艳绽放。有一次,一名来自深圳的胃癌患者,不知怎么打听到陈教授的家庭住址,深夜跑到他家里恳请他第二天亲自帮他做手术,并送上两万元钱的红包。陈教授严肃地说:“你信得过我,就把钱收起来,明天我在手术室等你。信不过,你别找我。”话说到这份上,患者不好意思了,只好收回红包。第二天,病人忐忑不安,担心红包没送成,陈教授不会来。可当他走进手术室时,发现陈教授穿着手术服站在手术台边等着他。他当即热泪盈眶,满是惊喜和感激。手术顺利做完后,陈教授向同事解释说:“我就是要趁病人还没麻醉人清醒时站在这里,让他知道我主刀,对手术充满信心,这有利于手术的成功和他的康复。”

还有一次,做了一天手术的他刚下班回到家,还没来得及吃晚饭,突然接到长沙县一家乡镇医院请他去做危重手术的紧急电话。他马上赶到那里,到那里后又累又饿,可人家以为他吃过饭了,并没准备晚餐。他二话不说就进入手术室抢救病人。走时人家把出诊手术费塞进他口袋,他数都不数就离开了。他就是这样一位不谈价钱、不讲任何条件、专注于治病救人的医学专家。

然而他对自己的学生却慷慨付出,细微关怀,多次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有些学生连回家路费都是他给的。河南新乡的一位保送研究生,放弃本省保送,慕名报考陈教授的硕博连读。陈教授热情接待,给小伙子安排好住宿。后因他未婚妻不肯来湖南,硬要他回老家,他才不得不放弃。陈教授了解到这位学生家庭十分贫困,走时塞给他500元钱作为回家的路费,小伙子感动得泪流满面。

每年春节,陈教授都要会自掏腰包组织学生聚会,交流学教心得,增进师生感情。学生们动情地说:“做陈教授的学生太幸福了,他总是像父亲一样关心我们,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父爱。”

但陈教授对学生既宽且严,生活上宽容关怀,但在医术医德上却异常严格。他常向学生灌输:“作为医生,既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良好的医德。在这方面,老一代医疗工作者、老专家老教授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们真正做到了德术双馨,两袖清风,我们要把他们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接过来,传承下去,一定要抵挡住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做到拒腐蚀,永不沾。”

他不但对学生这样讲,担任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后,在大会小会上,他也总是这样反复强调和告诫。他说:“如果把医术比作船,医德就是风帆,没有风帆的船,是走不远的。你医术再高,贡献再大,名望再好,地位再高,如果过不了廉洁自律这一关,违法乱纪,你就是罪人,就必须依法追究处理,谁也不例外。”他这样说,也身体力行这样做,无论是当院长助理还是担任院党委副书兼纪委书记,他始终坚持廉洁奉公,不该拿的一分不拿,不该吃的一点不吃,不该要的坚决不要,真正做到了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受到广泛的称赞和敬重。

有负亲恩:寸草难报三春晖

陈子华教授常说:“我最对不起的人就是我的父母。”

陈子华的父母,都是年过八旬的耄耋老人。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陈教授现在的家庭生活,饮食起居,洗衣做饭,完全靠老父母照顾料理。因为妻子在星沙工作,周末才能回来,女儿在外读书不着家,他自己全身心扑在工作上,白天忙于行政工作,晚上做手术,很少回家。有空回家一趟,也只想多休息一会,饿了,母亲就给他做饭;衣服脏了,父亲就催他脱下来拿去洗;困了,父母又给他铺好干净的被子……总之家里的一切,他的饮食起居,全搁在了这对老人身上。让他颇感欣慰的是,父母虽然年迈体弱,但还能做这些细小家务,全力支持他的工作。他是小儿子,最受父母宠爱和牵心。为了不让他分心,老父母即使生病了,也不让他知道。有一次,父亲重感冒发烧,是被陈教授的学生发现了,才赶紧送医院。从此,学生们经常抽空去他家中,替他照料老人。买米搬气,送医送药,重点的体力活,全靠学生帮忙。

俗话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孝。”作为儿子,陈子华本应照顾好父母,多尽孝道,可眼下,他还得依赖父母来照顾自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自古忠孝难两全,为了病人,为了工作和事业,陈子华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一位声名遐迩的外科专家,他只能舍小家为大家,舍亲恩报党恩,在前行的路上永不停歇。父亲最理解儿子,也最支持儿子,老人爱好画画,特意画了一幅《奔马图》送给儿子,挂到他办公室墙上,以勉励和鞭策他像骏马一样生命不息,奔腾不止……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