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湘雅名医"谭德明:终生做良医,一切为病人

来源:湘雅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20日 作者:——

 有句古谚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可见做一名医生的价值,近次于当一名宰相。然而做一名医生不难,要成为一名有作为、有真本事,真正有爱心良知,让病人满意和敬佩的良医,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怎样才能成为一名良医?谭德明教授对此的解释是:“一切为病人着想,一切从病情出发,把病人当亲人,甚至就当成是自己,这才能成为一名良医。”

谭德明教授从医近40年来,正是凭着这样一种朴素的理念,本本份份做人,实实在在行医,埋头苦干做事,一步一个脚印地从一名普通医生磨练成为闻名遐尔的肝病专家、教授,连续两届荣任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常务委员、湖南省感染病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和肝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科研成果显著,挑李满天下,真正实现了自己“为良医”的理想。

质朴低调行若愚,创新医术显大智

今年61岁的谭德明教授,刚刚从医院感染科主任位置上退下来。接受采访时,他正坐在门诊室里接待病人,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讲解病情及治疗方法,该做哪些检查,怎样看化验结果,为什么要用便宜药而不用较昂贵的药,回去后应注意哪些问题,什么时候来院复查等等,不厌其烦地一遍遍一件件讲得清楚明白,直到病人完全听清弄懂,毫无疑问,满意离开,他才换下一个病人。于是,又一轮细致的交流和解释开始了。

轮到采访交谈时,时间已近中午下班。当笔者说明来意,要他谈谈自己的从医经历、理念和医学成果时,他却跟刚才接诊病人时判若两人,显得拘束起来。他摇着头说:“没什么好说的,为什么要写呢?有什么好写的呢?我就是跟别的医生一样,治病救人罢了,实在没什么好说的。”他表情似乎有些木讷,说话声音低沉,看上去完全是一个质朴宽厚、不事张扬、藏而不露的乡下老郎中一样。然而就是他,从医近40年来,通过扎实勤奋的学习钻研掌握了一手高超精湛的肝病医术,创下了骄人的业绩,治好了无数危急疑难的险病,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成果奖,成为省内屈指可数、闻名遐尔的著名肝病专家之一。笔者想到一句俗谚:“不叫的羊会吃草。”这意思用在谭德明身上,就是“不爱张扬的名医有真功夫。”这才是真正的“深藏不露,大智若愚”。

病毒性肝炎是感染病学科中最主要的病种,也是人群中较为普遍、多发和常见的病,而肝功能对人体生命健康的重要性,是人所共知的常识。谭德明教授解释说:“从病理学和治疗意义上来讲,肝甚至比肾还重要,疾病的进展和预后更为严重,譬如‘肾功能衰竭’,可以通过透析得到较好的医治,而‘肝功能衰竭’,却没有更好的方法解决,因为透析对它几乎毫不管用。”

为了攻克病毒性肝炎的诊治难关,有效控制肝病的发生与发展,为病毒性肝炎患者带来福音,谭德明费尽了大半生时间和精力,全身心扑在科研攻关上。1994年,他就独自完成了丙型肝炎相关的课题攻关,其成果达到省内一流,国内领先,获得国家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和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他最早在国内进行重型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如应用更昔洛韦和磷甲酸钠治疗重型乙型肝炎,提高了重型肝炎的治疗效果。目前,重型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已被常规的应用。1997年担任感染科主任后,他带领科室团队继续攻关,又取得骄人成绩: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和卫生部重点项目基金各1项;参与十一五国家传染病重大攻关项目1项、十二五国家传染病重大攻关项目3项、863项目1项;获卫生部及省级科技进步奖9项。并主编和参编著作14部。

从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他带领硕、博士研究生,对病毒性肝炎和肝衰竭的发病机制进行强力研究攻关、从免疫调控、减少炎症细胞因子等方面探寻新的治疗技术和方法,大大降低了肝病的死亡率,提高了生存率。在2000年以前,肝病的死亡率高达70~80%,从十年后的2010年起至今,肝病死亡率下降到40~50%,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

设身处地为患者,反复沟通树信心

在长期的临床治疗中,谭德明教授发现,大多数肝病患者来自于农村,来自于贫困家庭,也就是所谓的“弱势群体”。对这些患者,谭教授总是怀着一种深厚的人文悲悯情怀和同胞兄妹般的感情,用和蔼可亲的态度,来对待他们及其疾病,总是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比如很多病人,尽管经济十分困难,拿不出很多钱来做更好的治疗,吃更好的药,但总是希望医生使用最先进的医术,开最好的药物。“他们主要是担心一般的治疗手法和便宜的药,治不好自己的病,一旦失去生命,家里的顶梁柱就坍塌了。”谭教授说。

对于这种较普遍的忧虑心态,谭教授决不会“投其所好”、从医院科室赢利着眼、从医生规避风险着想,他总是从病人实际情况出发,完全替病人的经济状况和病情需要考虑,能用最简单的用药治愈的病,他决不会搞复杂的手术治疗,尽量为病人节省医药费。他的治疗原则就是六个字:“少花钱,治好病。”

然而病人往往不能理解和接受,认为医生不重视他的病,对他敷衍了事。这时候,谭教授总是耐心细致、反反复复地跟病人交谈、交心、交底进行沟通,从病情诊断到病症分析,从治疗手法到诊疗步骤,从用药效果到复查时间,他都仔仔细细地跟病人讲清楚,让病人真正了解自己的病情,了解治疗的过程,了解药物的疗效,树立治愈的信心,实现“少花钱,治好病”的目的。比如,对症状不太明显的病人,只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就能控制病情,此时再加用护肝药虽说可能起到辅助作用,但势必加重病人的经济负担。对于贫困的患者,这就成了一种浪费和“奢侈”。所以,谭德明总是跟病人讲清道理后,使用“节约疗法”而不用“奢侈疗法”。尽管谭教授每天的门诊量(病人数)不少,但仍愿意将时间花在跟病人进行讲解和沟通上。为了病人,他宁愿只求质量不求数量。

华容县某农场的一位技术员患肝硬化,有腹水,血小板严重减少,开始在外科诊治,他本人要求做手术,外科也考虑进行手术治疗。谭德明教授参加外科的会诊后,凭着他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胸有成竹,将病人转入他的感染科病房,跟病人沟通讲清道理后,他不采用手术,坚持用药物进行保守性治疗。不到一个月,病人血小板明显增加,肝功能恢复正常,最终康复出院。谭教授为他节省费用2万多元,还规避了手术风险,减轻了他的痛苦。病人感激不已,每半年来医院复查一次,他总带着感激之情来看望谭教授。

像这样用最简单、最有效、最节省的治疗手法治好重症肝病的例子,在谭德明的临床实践中不胜枚举。没有高超精湛的医术和一切为病人着想的高尚医德,是不可能做到这样的。

灌输理念育良才,杏林频传挑李香

作为博士生导师,谭德明教授在教学中,积极指导和参与本学科的教学改革,参与的教改项目获教学成果奖2项,完成第一(含研究生第一)和通讯作者的论文103篇;近五年来承担科研课题10项,包括卫生部艾滋病应用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专项,重大传染病肝炎的研究项目共7项;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获长沙市科技进步奖1项。



带教学生的过程中,他始终把自己“精医术,铸医德,做良医”和“少花钱,治好病”的理念,灌输给年轻一代医生。在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中,他极力倡导“理论与实践、科研与临床、医生理念与病人心态、医治代价与病情实况紧密相结合”的行医原则,提醒和告诫学生在课题科研、论文写作和临床治疗中不要哗众取宠,不要好高骛远,不要沽名钓誉,多从实际出发,多为病人着想,学会为病人算经济帐。他总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学生践行这些原则和理念。学生们都说:“谭教授是一个真正为病人着想的良医,我们深为感动,终生受益。”



谭德明教授培育的学生,如今遍布全国各地,正发挥着骨干的作用,有的成为了本领域的领军人才。他们经常来信来电向导师汇报交流,感激谭教授的栽培之恩。真是“一生心血有回报,杏林频传桃李香。”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