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名医”李凌江:行色从容仁为医
来源:湘雅二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13日 作者:颜秋雨 刘海慧
初春午后,暖风和煦。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一栋不起眼的小楼里,记者见到了享誉业内的“湘雅名医”李凌江。在这里工作了近30个春秋,他和他的团队创造出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
当大家难,有容乃大
“当家难,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说起当所长的往事,李凌江一脸凝重。1998年,留学美国的李凌江博士即将回国,他的导师、老所长杨德森教授力荐他上任,但李凌江心里很不情愿。“我这人喜欢自由自在,除了导师教诲的‘白天多看病,晚上多读书’,业余时间喜欢游泳,玩乐器,看电影,还喜欢发呆。做好自己的事,不喜欢被人管,更不喜欢管理别人”。对于“清高”的李凌江来说,要接任国内一流的精神病学机构管理者,深感压力大。
在他人生的这一重要关口,导师杨德森教授写了一封语重心长的信:“……当所长不是我个人的意见,是学校、医院以及群众对你的信任,这是一份历史的重任,我一定竭尽全力支持你。记住,倒退是没有出路的。”在学校、医院领导和导师的鞭策和支持下,李凌江最终接下了这幅重担。见证了研究所15年间快速发展的张燕博士告诉记者,杨德森教授曾对他们这些徒孙们说,李凌江有三大优点:心胸宽阔;谦虚低调;公正无私。研究所实行流程管理,制度明确,奖罚分明,用制度管理人。
在李凌江看来,“当好学科带头人与单纯做科学家不同,要修炼三点,第一是人品,即心底无私天地宽,能容人容事,才能不拘小节想大事。第二是能力,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做到大处讲原则,小处讲和气,凝聚众人合力,学科才能发展。第三是学问,做学科带头人,必须同时是科学家。学科的管理不同于行政机构,学科带头人的号召力更多来源于自身的学问魅力而不是职位赋予的权力。通俗地说,学术上不落后,利益上不谋私,工作上不偷懒的‘三不’精神是一个学科和学术带头人的基本底线;敬畏你的岗位,诚惶诚恐,才能时时担当起你的责任”。
行医如履薄冰,仁心才有仁术
李凌江出身于教师世家,从小就梦想能站在安静明亮的讲台上抒发知识与思想。然而,1965年骤然而来的文化大革命,“停课闹革命”如火如荼,刚上初中的李凌江不得不呆在家里,哪还敢奢望上大学,当老师。1968年,14岁还不到的李凌江“响应”号召,上山下乡来到湖南平江县最穷的栗山公社插队当农民,开始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当起了没有知识的“知识青年”。“那时候第一欲望就是想吃,因为从来没吃饱过。”在乡下,菜要自己种,没菜的日子,常靠辣椒汤度日,“先烧一锅水,放点盐,放点干辣椒,然后滴几滴油浮在汤上面,显得有油水,这就是一道菜。”体重不足百斤的他要挑一百多斤重的大粪去田间施肥,“霸蛮”挑起来,压坏了脊椎,至今留下了腰痛的老毛病。
“从教、行医是所有职业里唯有职业道德(师德、医德)要求的两大崇高职业。我是有幸既当了医师,又当了教授,所以对职业我是充满敬畏,如我国医学泰斗张孝骞先生所说,行医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真是不可有丝毫闪失。”李凌江教授认为,要做一个好医生,仁心是基础,仁术是根本。
“当年我下放农村,举目无亲,年小身弱,没有当地农民无数次那种发自本性的、淳朴的对我这个瘦小青年的关爱、宽容和呵护,我不会有今天,我的善良本性也不会得到陶冶,这对我的仁心行医奠定了必不可少的基础。”精神科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科,这里的很多患者情感与认知受到疾病的损害,变得冷漠,敌视或不可理喻,而且认识不到自己的疾病。如果医者没有那份发自本性的善良去理解每一位患者错乱的精神世界,去面对病人被疾病扭曲的态度和情感,就很难达到最好的疗效。李凌江从不以嫌弃之心看待任何行为异常的病人,“我对病人都一视同仁,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底层百姓,在我眼里都是受疾病折磨的弱者,我应该要像当年农民们无视当时的社会偏见,悉心关心我这个“黑五类”子弟一样,去帮助每一位患者。”
当然,光有仁心,没有仁术依然成不了好医师。有一次,一位中年女性患者尿频两年,每天上厕所至少20次以上,看遍临床各科都没有找到病因。李教授接诊时,从她的语言和目光中,看出这位患者对婚姻的焦虑和抱怨。深入交谈后,了解到这位患者因为丈夫有外遇而无以解脱,渐渐出现尿频和焦虑。经过多次对夫妻双方的心理干预和患者的药物治疗,折磨这位患者两年的尿频很快就治愈了。曾有一位三十多岁的抑郁症病人,形容自己像容易死机的电脑,“我吃了抗抑郁药,抑郁心情好多了,但不能遇事,生活中遇上一点点挫折,就像电脑同时打开很多个窗口,立马死机。”李凌江全面了解他的情况后,发现患者生活中有许多不顺心的事,而如何有效应对这些生活事件,显然不是药物可以解决的。后来经过悉心的心理治疗,患者说,“李教授,你就像给我装了新的CPU一样,新换了一台电脑,我的脑袋又够用了。”
做一个好医生是修炼一辈子的事
李凌江带领他的团队,率先在国内开展精神疾病诊断与治疗标记的研究,希望有一天能够像诊断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有明确肯定的实验室诊断指标,来提高精神疾病的诊断可信度与社会接受度,减少社会歧视。2007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李教授和他的团队在美国精神病学杂志上发表了国际上第一篇“年轻抑郁症患者脑白质缺陷”的研究论文,被编者按称为“精神疾病诊断的新动向”。2010年,李教授主持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精神创伤后应激障碍治疗指南。2014年,他又组织国内专家,主持修订中国抑郁症防治指南。他和他的研究小组在这一领域一系列的临床研究成果,相继获得中南大学医疗新技术一等奖,二等奖,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以及国家科技进步奖。
对李凌江来说,给学生授课解惑的感觉不错,他是湖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是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八年制教材《精神病学》主编,他指导的研究生两次获得湖南省优秀博士论文和全国优博提名。他做科学研究的感觉更好,“那是另一个精神世界,近乎一种脱离尘缘的感觉,既空灵无垠又色彩斑驳。”当他探知一个又一个令人困惑的科学问题,发表高水平的文章时,“快乐远远大于科学研究的清苦”。但是,他最喜欢的感觉还是穿着白大褂穿过熙熙攘攘的就诊人流,走进诊室,心定气闲的开始接触每一个患者,那份感觉“好神气”。他形容行医的快乐“立竿见影”。“比如病人对你说,‘李教授,我吃了你开的这个药好多了’,我的心里立马就很舒畅,那是一份很简单很清晰的快乐,我也说不出所以然,就是一种油然而生的愉悦、自豪感。”
“有一位哲人说过,德不近佛者,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做一个好医生是修炼一辈子的事,生命是令人敬畏的,敬畏生命的社会是文明的社会,敬畏生命的医生是好医生。”现在,年近六十的李凌江在思考未来简单的生活,“我只想多带些学生,培养更多的有修为的医生,让他们青出于蓝又胜于蓝,以造福更多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