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张尧学校长在全校中层干部暨校内改革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来源:学校办公室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15日 作者:——

各位老师:

马上就要放暑假了,放假之前开这个会,主要是学校制定的一系列改革文件,经过几上几下、反复的讨论,现在终于出来了。这些改革文件是一个完整体系,涉及到六个方面:人事体制、科研体制、研究生培养机制、本科教学及人才培养、医学教学,还有管理体制与机制的改革。

关于这次改革,其主要内容都已在文件中说明,这里我不再强调。但是,学校通过这次改革,要把一系列的权力,从原来以学校为主下放到以二级学院为主。学校今后的总体管理思路是:学校以制定政策为主,二级学院以执行政策为主。今天我想强调两个问题,一是学校将要下放哪些权力?第二是二级学院应该怎么样用好这些权力?

一、下放哪些权力?

我们下放哪些权力?文件里面讲了八点。我归纳起来,一共是四个方面。

1.用人权。

用人权以前全部在学校手里,现在,用人权要基本上给学院。这个变化是很大的,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掌握。学院有哪些用人权呢:

(1)非事业编制用人权。学校的人事,分为事业编制与非事业编制两类。非事业编制人员的评用、辞退和管理,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学院可以根据需要和经费,在有钱支付聘用人员工资和五险一金的条件下,按照国家劳动合同法,自主雇用和管理非事业编制人员。就是谁用人谁负责,既可以是合同制也可以是长期制,只要符合劳动合同法。而且,非事业编制人员也都是中南大学的职工,可以在职务与职称晋升等方面,和事业编制人员同等待遇。

(2)事业编制的用人权。每个学院都有事业编制的教师员工,这就涉及定编问题。这个编制怎么定?学校将主要依靠教学工作量和科研工作量来定,但要以教学工作量为主。学院的教学工作量大,学生多,肯定事业编制就要多些。你的教学工作量小,学生少或者没有学生,那事业编制就会相对较少或没有。至于科研编制,学校一是总数有限,二是有些专门的研究机构,例如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研究所等,科研编制的人数会相对少。学院的科研工作,主要以教学编制的教师、青年教师还有硕士、博士生进行。学院事业编制的制定一是要继承原来的基础、二是要考虑今后的发展需要。事业编制人数的多少,人事处和学院要认真商议和讨论,事业编制并不是越多越好。多了,学校给学院的奖金津贴是根据工作总量来的,事业编制人数多了,大家的奖金和津贴就少了。当然,事业编制少了,可能出现活没人干,忙不过来现象。

学院在给定的事业编制范围内,有权利决定评用事业编制的教师。事业编制的教师也可以是合同制和长期制。事业编制人员的医保和养老由学校按照国家人事部有关政策执行。

(3)教授、副教授职称的评审权,以及教授晋级权。学校对教授、副教授的职称晋升,不再设太多的限制条件,包括英语和计算机能力条件等,今后都将逐步取消。但要设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副教授晋升教授、或教授由四级升三级,三级升二级时,要看他是否达到了规定的本科教学工作量。其他的条件,都应该由学院根据学院和学科的特点,自主设置。这些条件,可以要求论文、也可以不要求论文,要考核申请人的水平和能力,以及社会和校同行的公认度。切不可惟论文的篇数多少决定申请人的水平与能力,要根据学科的不同全面评价。比如说,我们不能用论文多少去考核我们艺术学院的老师,他们是以作品为主的。他们是歌唱家、或者舞蹈家、画家、作曲家等等,让他们写论文是写不出来的。他们只有作品、有好的作品就行。我们也不要以论文的篇数多少来决定临床大夫的职称晋升。现在听说护士提高级职称都需要写多少篇论文?好象有点荒唐。

还有就是英语,理工科要求外语是对的。但文科的有些学科就没必要要求那么多的外语。例如搞历史和中国文学的,有没有多高的外语水平,我看没必要作为提教授的必要条件。

学校在职称评审上一定要实事求是,坚决改革!要把职称评给那些有水平和能力,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专家和业务精湛的人。学校将把晋升指标下到学院,学院再以同行评审和投票的方式,把公认的有能力和服众的人选出来。当然,在有些学科,论文还是占非常重要的比例。但是,有些学科,可能就不一样,例如临床就不一定要有论文。我们要综合全面地考核我们的科研教学。这个考核权不再由学校掌握,要下放到学院去。

(4)对员工的使用和考核。岗位的设定、工作量的安排和年终考核,这些也都下放到学院,不再由学校去做具体的评价和考核工作。学校只对学院下达总的工作任务和进行整体评价,并对学院进行整体考核。

2.财权。

(1)最重要的,是津贴和奖金分配的权力下放。原来是每个人的津贴每个月先由学校发60%,剩下的40%年底再结算。从明年开始,这个政策将改变。首先是学校考核学院的整体业绩,并根据教学、科研完成情况把全年的津贴和奖金发给学院;然后,学院将根据个人的教学科研任务完成情况,决定下一年的津贴和奖金。而且,学院还将以12个月平均的方式按月发放。学校不再搞年底的40%再结账的方式。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个是有利于学院根据情况进行调整,调动我们教师的积极性,还有就是个人可以少纳点税,因为到年底一下发40%,数额较大,纳税就会多。现在平均分到12个月,由学院根据业绩考评的情况来发,考评的是今年的业绩,钱是明年给,放在次年每个月的津贴里,这个可以少点税。学校对学院的津贴和奖金的计算,将按照学院的教学工作量、科研业绩以及从事教学和科研的队伍情况来确定。如果学院的教授和副教授同时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且教学和科研都完成得不错的话,学校将对学院进行奖励。如果学院的教授或副教授只从事科研而不从事教学的话,则学校要对学院进行处罚,减少其津贴和奖金。同样,如果学院的教授和副教授们只从事教学而不从事科研,也要减少学院的津贴和奖金。就是说,学校鼓励教授和副教授们把教学和科研这两幅担子一起挑起来,科教结合。

(2)培训等收入的分配调整。各学院还有一些培训工作,例如工程硕士、法律硕士等。学校这次在培训等的收入上,也进行了改革,鼓励学院用这个钱再发展。也就是说,如果学院用培训等收入的结余来准备盖楼或者用来购置必要的仪器设备的话,学校一分钱不收,全部给学院自己用于发展。但是如果培训收入用于发奖金或者发津贴,学校就要收取相应的费用。

(3)科研经费。现在大家不愿意经费进学校。我们有两个办法,一是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招生指标和进校科研经费挂钩。校财上没有科研经费或科研经费少的导师将得不到招生指标。另一个办法就是对于横向经费进学校多的给予奖励。学校到年底将根据情况返还一部分提成给学院,鼓励横向经费进学校。

(4)成果转化奖励。学校鼓励成果和专利转化。今年学校校务会讨论通过了学校科研成果和专利转化收益的分配办法,将把收益的50%奖给成果发明人。

3.研究生的招生权和导师的资格认证权。

这个研究生招生权,我们正逐步过渡到以面试为主或以导师面试为主上来。研究生考试的笔试还是要的,但是笔试只作为录取成绩的一部分,面试成绩占的权重会较大,今年已经走了一步,大家应该有所感受。导师在面试成绩中的权重也比较大。有利于导师录取那些考试成绩一般,但是科研能力比较强、创新精神比较强、导师比较喜欢的学生。但是我们也反对导师不按规矩出牌,在面试时给学生打高分、但最后不录取。今年有一个导师在面试时,给一个学生打了高分排第一名,但录取了第二名,最后这个第一名的学生到学校告状,这就不好了。他这样做可能是想要学校多给一个招生指标,但后果是严重的。对这样的导师,我们明年要暂停他的招生,不然大家都可能学这种做法。

对于什么人可以当导师?除了思想作风正派之外,就是要四有:有经费、有项目、有博士学位(不包括已经是博导的教师)和有学术地位,这四有要达到学校规定的条件。是否是教授、副教授、讲师或助教都可以。

4.二级学科的自主设置权。

原来二级学科博士点的设置是要经过严格的反复论证和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的。现在这个设置权我们也下放给二级学院。学校只做备案或者是学位认定,对于二级学科,学院可以根据国家社会经济与学科发展需要,以教授为中心进行设置。即使那些没有一级学科的学院,也可以设置相关的二级学科博士点。其条件也主要是要有知名教授、有科研课题、有科研经费、以及有培养条件。各有关学院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二级学科的博士点。这使导师可以比较方便的提出新研究发展方向。

我想,学校下放权力、文件里主要是写了八点,重点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一个是人、一个是钱、一个是研究生、一个是学科设置。至于其他的,比如给青年教师经费搞科研,教授上讲台等等,文件里都写得很清楚了,就不再多说了。

二、二级学院怎样用好这些权力?

我要讲的第二点是怎么样用好学校下放的权力?用好权是一个大事,也是关系到我们这次改革能否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权在学校的时候呢,大家有的时候找机关找领导不方便,认为学校行政化、官僚化。现在,权下放后,如果学院没有建立相应的权力使用和监督机制,可能会造成谁有权就把资源往自己的口袋里装,可能比学校管理时更加糟糕的现象。这样的改革肯定就是失败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建立起权力下放后的使用和约束机制。现在我已经听到一些反映,建议学校不要把太多的权力下放到学院。他们认为权力下放到二级学院后可能会更糟糕。因为缺少相应的管理和约束机制。总的来说,我们认为我们的书记、院长还有党政班子是可以信赖的,是想把学院和学校办好的。有了这个基础,只要我们把机制定好,权力下放后就一定会更好地为大家服务。所以,怎么样用好这个权的关键在于建立监督和约束机制。监督和约束机制的关键是什么?是广大教师员工的积极参与。他们既是改革的推动者,也是改革的受益者。只有他们的积极参与,改革才能成功。

1.全员参与,民主治校。

人权、财权,特别是奖金和津贴的分配权下放到了二级学院。这是教师员工收入中的一大块。这一块,实际上比国家给的工资要高得多,而且逐年在增长。所以,如果这一块的分配弄不好,教师员工会有意见,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会受影响。因此,关于奖金和津贴的分配一定要全员参与,让大家都知道分配规则。大家怎么参与,我认为有两条很重要,一条是制定分配政策时要广泛听取大家意见。第二条是执行过程要公开、透明。在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上,我们要花些时间让教师员工都知道。有些事情不一定是100%绝对公平,绝对公平是没有的,但是按事先制定的规则执行,对事不对人,大家的意见就会小一些。

例如,今年研究生招生的改革做得非常好,但也有一些小问题。在研究生招生改革工作中,今年先把规则进行了说明,这非常好。但同时,由于招生的时间性限制,给下面宣传贯彻的时间短了一些,有些导师在外出差,或者不知道规则的改变,或者赶不回来参加面试。有的学院招生面试就给了半天时间,导师赶不回来,就没有办法录取学生。最后把矛盾推到了学校,这些事虽然不大,但也给改革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果多给个一两天的时间,可能会减少很多矛盾。

2.教授治学、教授治校,减少行政化。

高校行政化问题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怎样解决?还是得靠教授治校和教授治学来解决。但教授治校和教授治学不能在学校层面上实现,因为学校的学科门类太多、专业差异太大,不同学科和专业的教授们在一起很难解决问题,往往会议而不决。但在学院和学科层面上就相对容易了。在学院层面上决定资源分配和学术方向等时,教授们都是小同行,对讨论的问题比较了解,相对容易达成一致。因此,学院在决定人事、学术、资源分配等事情时,不能只靠院务会或者党政联席会来决定,而是要先通过相应的教授委员会,例如人事委员会、分配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职称评定委员会等进行讨论,有了相应的意见后再做决定。当然,教授们的意见不一定完全对,也可能是站在他们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的。但是没有关系,这就是民主、这就是规则。为了防止教授委员会的委员们小集团化或权利私用,我们的教授委员会要经常换届。比如一个教授委员会的成员只能干一年或者两年,从而保证院里的每个教授都有机会成为某个委员会的成员并参与决策。这样的好处在哪儿呢?第一是委员们在制定政策时会有所忌讳,因为你这届搞得太过分了,当你在下一届不当委员时,别的委员可能也会整你。这是一个很好的制约。还有一点,就是新任委员在开头的几年不大可能犯大错误,人犯错误有个心理特点,就是刚开始都不敢犯大错,等干长了,熟练了犯大错误的可能性就大一些。所以,委员们不要干太长,大家不断轮换,轮流坐庄。

3.注意特色。

也就是要注意和把握学院与学院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在执行政策上的不同点。

我们的医科、理科、工科、文科、还有艺术学科等都是不一样的,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要求不同的学院和学科。例如,外语对于理科、工科、医科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对于大部分文科就不一定那么重要。计算机使用能力也是一样,对于研究人员和教授而言,会不会使用计算机与会不会伟大的思考比,显然,不会使用计算机也关系不大。论文也是一样,有的学科论文很重要,有的学科就不需要写论文,例如搞艺术的,你让他写论文,他就写不出来,但他们有作品,象油画、歌剧、舞蹈、民歌等。不仅我们学校搞艺术的教授们写不出来,其他艺术院校的教授们也写不出来,艺术学科写得出论文的是那些搞艺术评论和艺术研究的,而且他们写的论文跟其他学科的风格也不一样。评价艺术家是靠他们的作品,例如罗中立的《父亲》,震撼人心!他们和我们理工科不一样,我们不能用同一把尺子量他们。

在医学上,对搞临床的大夫和搞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的评价也不应该一样。我们不要让我们的临床医生白天看病,晚上还去做与临床无关的基础研究,去写一些只有自己和编辑看、要毁掉许多树木的论文。听说护士评高级职称也要写论文?护士发表论文与她们的本职工作有很大的关系吗?护士打针好、换药这些工作做得好、服务病人和配合医生好不就行了吗?南丁格尔有论文吗?护士提高级职称要写论文干什么?到底是论文多的护士好?还是对护理工作熟练、对病人好的护士好啊?

我们这次要改革评职称评审中的不合理规定。但是,这在学校层面做有难度。所以,我们把这些评价的标准和规则放到学院和学科的层面上来解决。学校在职称评审方面,只要求教授、副教授上讲台和参加一项国家项目,其他要求完全由学院根据自己学科需要和学院发展需要来制定。即使参加国家项目的要求,也可以根据学科实际,适当放宽和修改。各学院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这次机会,制定好自己的职称评审标准,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

4.要顾全大局。

因为学院与学院的情况不太一样,而且我们这次是系统地推进改革,所以在改革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学院之间的不平衡问题。比如博士生指标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课时的问题、科研任务的问题、津贴和奖金数量的问题等等。大家可能会攀比,会认为有的学院多了、有的学院少了,那个学院占了便宜,这个学院吃了亏。我们要顾全大局,不要在小问题上锱铢必较,要有胸怀。特别是有问题要通过正常渠道,不要搞小动作,更不要不负责任地乱讲乱说。大家都是中南大学的,学校也保证会多考虑大家的事情,不厚此薄彼。大家也多理解学校,学院之间不要去攀比。特别是学院领导,要帮助学校一起做好改革的宣传解释工作,和学校一起推动改革。因为改革的目的是要把学校搞得更好!

5.多交流、多沟通。

尽管我们的改革文件经过了上上下下多次讨论和长时间酝酿、也改了很多稿,但是毕竟还没有实际执行。在实践中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不完善的地方。所以大家在执行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有不完善、不合适、不好的地方,要尽早提出来,我们一起研究。我们要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不断修改,使改革文件更好一些。我们不能因为文件的不完善就终止改革,这是发展所不容许的!有句话叫做“宁要不完善的改革,也不要不发展的等待”。让我们一起为了中南大学的明天、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伟大改革事业而努力奋斗吧!

谢谢大家!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