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图书日”的起源、典故和主题活动
来源:铁道校区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8年04月23日 作者:费瑞振
“世界图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也叫“世界书香日”、“世界读书日。1996年,国际出版商协会提出了“世界图书日”的设想,并由西班牙政府将方案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后来,俄罗斯认为,“世界图书日”还应当增加版权的概念。于是,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决议,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旨在鼓励每一个人尤其是年轻人发现读书的乐趣,并以此作为对那些推动人类社会和文化进步的人们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表示感谢和尊重,“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是这一节日的设立宗旨。
起源:西班牙浪漫传统
选择4月23日的灵感来自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一个传统。1926年,当时的西班牙国王设立了“西班牙自由节”,并把伟大作家塞万提斯的生日10月7日作为这个节日的庆祝日。1930年庆祝活动移到4月23日——塞万提斯的忌日,这一天也是加泰罗尼亚大众节日“圣乔治节”。相传勇士乔治屠龙救公主,并获得了回赠——一本书册,象征着知识与力量。一些欧洲国家将这种传统延续至今。每到这一天,加泰罗尼亚的妇女们就给丈夫或男朋友赠送一本书,男人们则回赠一支玫瑰花。由此相沿成习,如今每到这一天,书籍减价10%,玫瑰花的价格则陡然上涨。
典故:文学大师们的生日与忌日
4月23日与世界上很多著名作家也有很大关系:它是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的日期,也是塞万提斯、西班牙游记作家何西·布拉、秘鲁文学家加尔西拉索去世的日子,还是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拉克斯内斯、哥伦比亚小说家曼努埃尔·梅希亚·巴列霍等人的生日。
主题活动:世界图书首都和我国的“图书日”庆祝活动
自1995年以来,在80多个国家中已有千百万人每年都参加“世界图书和版权日”的庆祝活动。为号召世界各国鼓励读书、写书、出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在“世界读书日”的框架下发起了“世界图书首都计划 ”, 历年当选“世界图书首都”的城市是:马德里(西班牙,2001年)、亚历山大(埃及,2002年)、新德里(印度,2003年)、安特卫普(比利时,2004年)、蒙特利尔(加拿大,2005年)、都灵(意大利,2006年)和波哥大(哥伦比亚,2007年)。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被评为2008年的“世界图书首都”。
从2006年4月23日北京第一次举办“世界图书和版权日”庆祝活动到2007年“世界图书和版权日”庆祝活动由北京扩大到各省、市、自治区首府所在城市,群众性读书活动得到了较好地开展,图书市场和科学文化得到很大的繁荣,2008年是属于全球华人激情而荣耀的奥运年,全世界人民的眼光将聚焦中国聚焦北京。因此今年全国各地举行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其中影响较大的有 4月19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举行的2008年“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我国著名学者周国平与众多读者进行了交流;22日,广州举办的一场别开生面的“万人数字阅读体验活动”;今天上午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举办“阅读新北京 参与新奥运——世界图书和版权日京版集团第六届讲坛”活动。
我们要更加重视图书这一传播知识、表达观念、交流信息的形式,尽管传播媒体日益复杂先进,但是图书依然是积极教育与批判思考的基础。我们要明白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和怎样读书,我们要做到快乐地读书、自主地学习,我们要记住多读书少上网对我们学生是很有好处的。让我们一起走进图书馆、走进自习室,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