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记者观察】求职类节目成“新宠” “场上练兵”显威力

来源:新闻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08日 作者:朱梦 吴碧

一边看视频、一边不时的在本子上记录要点,这已经成为了文学院传播学11级硕士生朱同学观看求职类节目的常态。她认真观看的是一档求职类节目,通过“自我介绍”、“天生我有才”、“谈钱不伤感情”等环节,从自我展示再到谈薪择业,只用了短短几十分钟就在舞台上完成了找工作的全过程。

求职类节目小析:成功需指引 经验更重要

去年年底,各类求职节目相继亮相中国电视荧屏,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反响。从传统的面试求职到报纸求职、网络求职再到如今的电视求职,这种新颖的求职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关注。文学院08级新闻系学生陈楠就表示,自己也曾想过参与这类型的节目,还多次鼓励身边的朋友参加,希望能从中找到与媒体相关的工作。

《职来职往》、《非你莫属》、《中国职场好榜样》等这些节目为大学生求职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对于大学生求职者来说,在节目中可以学到很多求职技巧或知识,在与职场中打拼已久的前辈进行交流时,他们更容易从中汲取有利于他们实现理想,走向成功的经验之谈。陈楠平时很关注《职来职往》,她认为节目主持人和嘉宾(职场达人)独具个人风格,在求职过程中能给予应聘者最大的帮助,尤其是雷明老师,他观察得很细致、很深刻,并且能够站在职场达人和应聘者双方来进行综合考虑。

成功没有捷径,但成功也需要指引。企业高管的经验之谈正是对求职者实现人生价值,通往成功的指引。当然,一部分求职者在节目中行为语言的表现让不少大学生对其求职的目的性持怀疑态度。对于这类节目,陈楠同学也有自己的顾虑,譬如媒体的影响力是否会影响到求职失败者日后的工作;很多求职者存在作秀的嫌疑,工作意义的淡化等等。通过大众媒体播出的节目,还应注意其细节问题,避免传达错误观念。

求职类节目的火爆=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

相比其他综艺节目,求职类节目更有教育价值,更能得到大学生的关注。陈楠记得特别清楚,在前段时间的企业宣讲会上,一名同学当场回答出HR的提问,因为他记住了某期《职来职往》的节目中一位嘉宾的原话。

有的人工作仅仅是为了养家糊口,有的人工作是为了实现理想成就事业。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与就业压力下,电视求职类节目盛行这一现象引发了不少大学生的思考。

土木工程学院08级消防工程专业刘顶立同学认为,对于理工科的同学来说,由于具有特定技能,许多单位能够为他们提供对口的职位,因此大多数同学会直接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交流,并能从中找到合适的单位。据了解,我校土木工程学院同学签订的单位集中在施工和房地产企业,包括中铁公司、中建和中交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尽管如此,对这些异常火爆的求职类节目,刘顶立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种现象更多的是反映了目前大学生就业的真实状况:在校期间实践经验不足,缺乏实用的就业技巧,如面试技巧、无领导小组讨论技巧等;求职类节目的火爆并不完全等同于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观看求职类节目更多地是为了了解企业的招聘心理,为日后自己真正进入招聘阶段做前期准备。

商学院08级国际经济与贸易杜同学认为,求职类节目内容较为生动,但形式的片面化使得HR们无法充分了解求职者的全面素质。她告诉记者,“总体来说,大学生能从求职类节目中获取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巧,并能将其运用到日后的职业生涯中,但目前关注的重点还是在于吸取经验。现在就业压力是很大,但并不能与其火爆程度完全对等起来,早作准备总是好的,通过观看求职类节目提高个人技能,对日后的招聘具有积极作用。至于大学生是否参加此类节目,则要依各人不同情况而论。”

了解自己的职业理想、工作价值观、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根据这些方面情况再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当前社会就业情况,制定一个中长期职业生涯发展计划,肯定更有助于大学生进行长期发展规划。

大学校园能否上演“一见钟情”式的电视职场招聘?

与公司老板面对面,同样的操作也未必不适用于各大高校。例如高校可以邀请企事业单位HR组成“波士团”现场招聘,并由心理老师、职业规划师坐镇指导,同时积极倡议各位毕业生报名参加此类节目,让每位毕业生各展奇招,接受老板们的严格挑选,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10月,联合了上海地区15所高校的第二届上海东部高校求职模拟大赛就邀请了来自世界500强企业及上市公司的五位资深HR担任决赛评委,在为期一个月的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模拟回答了求职过程中的问题。优秀选手将获得知名企业的实习岗位。

高校联同知名企业举办模拟大赛,让大学生在校期间就有充足的机会接触将来就业的内容,这种行为不失为一种智举。材料学院11级材料学硕士生王同学觉得,如果学校也出现类似的“波士团”“组团”来现场招聘,他很愿意尝试一下,“肯定能从中获取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大公司的实践技巧,说不定哪一天就能将其运用到日后的职业生涯中。”

每年的十一、十二月份都是毕业生求职高峰期。除了求职类节目,关注知名企业微博也成了大学生寻求工作机会的新方式。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进”一步“海阔天空”,主动出击,寻求各种有用的途径,增加求职经验和与招聘单位的交流,才能从容面对就业形势,打有准备的仗。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