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那年你种下的树吗?
来源:新闻中心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26日 作者:陈桢
惊蛰过,春分临,风和日丽,又是一年植树节。从2012年开始,能源院青志协都会策划、组织一大批志愿者到校外植树基地义务植树。挖树坑,回填部分土,植树,浇水、施肥……同学们忙得不亦乐乎,纷纷对着树苗许下心愿,拍照留念。
种树,不是种数
不过,种完树后,除了少数志愿者会关心他们种下的树是否存活、会再次前往植树基地之外,大多数志愿者们并不太关注。实际上,因为大学生志愿者们不是专业人员,所种的树存活率较低。记者从能源院青志协负责人郑同学那儿了解到,去年植树节组织志愿者所种下的树,成活率只有30%。“听到存活率这么低的时候,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我们不是作秀,不想大家白忙活一场。因此,从今年开始,我们做出了改变:不再自己挖树坑,而是直接栽植树木。因为,树能否存活,关键看挖的树坑(根据根系的长、宽挖大小适宜的树坑,深度以50厘米为佳)。”
郑同学还说,号召同学们去植树,就是想通过大家的实际行动,真真切切地爱护环境。因此,今年的义务植树活动,除了组织志愿者去种树之外,只要时间合适,青志协也会组织部分志愿者定期前往基地,关注小树的成长。
种树的尴尬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虽然很想去参加义务植树的活动,但都苦于时间不合适或者地点太远。也有不少学生直言,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在自己的校园里种树,装点校园,不是更有意义吗?
带着大家的疑问,记者从后勤保障部负责绿化的工作人员处了解到,2004年的植树节,学校曾开展了“蓝天碧地——学雷锋主题植树活动”,组织了一批学生在南校区三角花园种下了56棵雪松,很受学生欢迎。但近几年来,由于校园建设整体规划,校园植被覆盖率大大提高,很少有闲置地可供植树了。他希望同学们增强环保意识,爱护好校园里的一草一木。
环保,不仅只有植树一种方式
采访中,也有一些同学认为,植树节,并非只有去种树了才是爱护环境的表现,而是可以有多种方式。如2015届毕业生黄荣辉就建议,向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学习,以班级为主,集体“认养”校园里的树木,把爱绿护绿的活动长期坚持下去,让我们的校园更加绿意盎然。冶环院大三学子张志帅认为,植一棵树,添一片绿。我们也可以少伐一棵树,保留一片绿。如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多使用旧教材,尽量选择发电子邮件等等。张同学还跟我们分享了这样一组数据:每收发200封邮件≈亲手种下1棵树。“也许你觉得一个人的力量非常有限,但是,如果全国13亿人都能这样做,足以创造出一片绿洲。”
文学院2012届研究生陈同学对植物一直保持着很大的兴趣,但是,校园里栽种的不少树木,因为没有铭牌标识,让人感觉很陌生。她认为,普及树木知识也是一种不错的爱绿护绿行动。“现在很多小伙伴都喜欢拿着手机,对着某个东西扫一扫二维码,信息马上就出来了。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给这些树都装上二维码‘身份证’,只要扫一扫,就能知道树的‘身份’?”
记者手记:无论植树、认养还是科普树木知识活动,其实都只是一种形式,最终目的还是希望有更多的人珍惜、爱护我们的环境。让生活多一抹绿,需要你我把树木当朋友,每天都过“植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