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2020中南调色盘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31日 作者:吴兆桐 邹海佳 梁馨月

凛冬之时,跌宕起伏的2020年终于迎来了尾声。

这一年,感动过,震撼过,揪心过,也暖心过……种种情绪交织叠加,顺着时光在年度画布上缓缓流淌,呈现出一幅色彩斑斓的年度画卷。

对于中南人而言,如果2020年有颜色,会是什么呢?

2020炽热的“中国红”

2020,当世界因新冠疫情陷入白色寂静的大背景下,一抹鲜艳炽热的“中国红”格外引人瞩目。尤其是在武汉解封前夕,一支支援鄂医疗队撤回各地,大街上迎接英雄归来的人群在头顶摇起的红旗汇成翻滚的红浪,成为无数人难忘的年度记忆。

时隔八个多月,交通院交通运输类2008班的谈一凡仍然清楚地记得,自己挤在武汉街头的人群中,挥着红旗送别一批批援鄂医疗队时的场景。“他们都是为武汉拼过命、保护过我们的英雄。我很感激他们能来,更庆幸他们可以平安离开。”

抗疫英雄离开时,正是武汉樱花盛开的时节。可疫情之下,无人有心驻足花前树下。为了弥补这份遗憾,谈一凡在繁忙的高三课业之余挤出时间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到武汉大学及东湖之畔采集樱花并制作成书签送给援鄂的医务人员。“樱花是粉色的,可心意是红色的。”在他看来,朵朵樱花孕育于武汉这片红色热土之上,由它制成的书签更是承载着武汉人民沉甸甸的赤诚心意。这是他在2020年送出的最珍贵的礼物。

疫情之下,口罩一度成为“长”在脸上的必需品,但真正了解如何正确处理它才能实实在在将病毒阻隔在外的人却不占多数。疫情之初,湘雅公卫院预防专业1702班的廖振欣在导师指导下,利用预防医学专业知识,与三位小伙伴共同制作了“史上最妙处理废弃口罩法”的视频并在网络上推出,收获了大量点击与点赞。随后她们又录制了系列原创科普短视频,为普通大众如何居家防病防疫送上科学解释。

“虽然没能到一线救治病人,但想到能为抗疫出一份力,我感到特别自豪!”廖振欣看来,科普是一份有成就感的事业。“我觉得,科普就是用一个人手中的微光去点燃一片炽热的火海。科普之火燃得越红越旺,距离我们期待的全民健康就能更进一步。”令她欣喜的是,这股科普热潮正在迅速蔓延。疫情期间,学院中越来越多的同学以漫画、宣传册、短视频等形式投入到防疫知识科普的浪潮中。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形容2020年,那一定是红色!”回顾这一年,外国语学院姚忠老师很是感慨,“从疫情突临到寒冬又至,世界各地仍不断有‘红色警报’响起,但在中国,是各条战线、各个岗位上的人们共同筑起的一道道红色疫情防护线牢牢守护住了家与国的平安。2020年,在每个中国人心中,红色一定是最亮眼、最令人激动的颜色。”

2020,奋进的“中南蓝”

2020,疫情拖缓了社会发展的节奏,但中南人前进的脚步却没有停下,科研、实践、竞赛……2020年,奋进,依然是中南人的底色。

2020年,湘雅医学院临床八年制学生田雨子的名字出现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上。八载孜孜求学,田雨子埋进医学土壤的“科研”之种终于结出硕果。

今年,田雨子转入湘雅医院进行临床实习,正在经历从学生到医生的蜕变。对她来说,挑战也在升级。“以前我总想着能为患者做些什么,现在的我会更加关注临床现象背后的问题,去思考我们能为医学做些什么。我会竭尽所能将所学所研转化为实在的临床诊疗方案,造福更多患者。”

2020年,来自公管院的肖翔没有闲着,而是给自己准备了一场特殊的“考试”。她积极参加到学校组织的“星火计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希望能在毕业之前,用一次接地气的基层实践检验自己的专业能力。

实践期间,肖翔和团队成员在19天时间里走家串户,完成了1000多户共计2906人的户籍信息核查任务,真正将专业所学运用到基层工作实践中。“基层工作不简单,但我想做下去。能够学以致用,是一件幸运的事。”2020年,研三的肖翔把就业方向瞄向基层服务,希望能像诸多校友前辈一样,将中南人的足迹印在祖国各地,扎根一线、服务基层。

2020年,中南男篮第三次将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一级联赛亚军收入囊中。8月29日,中南大学以75:83的成绩惜败清华大学的那场决赛深深印在校篮球队主力队员郭奇芳的脑中。“这一役,对我们来说,虽败犹荣。大家都在这场比赛里完成了蜕变,收获了成长。”

“因为疫情,球队6月才开始集训,时间短,任务重。”郭奇芳介绍,由于经历了疫情,篮球队员们的状态不如从前,体能恢复训练的强度、难度都大大提升。“有一次拉练过后我全身抽筋了两三个小时,还有队友直接被120拉走了。”对于备战CUBA时的训练生活,郭奇芳记忆犹新。

“即使辛苦,也没有一个人退缩。”他笑着说。“我们的目标很坚定,就是要为中南拿下男篮冠军!”在郭奇芳心中,“中南蓝”的底色就是“中南篮”的底气。

2020,温暖的“阳光橙”

2020,是艰难的一年,却也是被温暖包裹的一年。很多个瞬间,也许就是那一声问候、一句鼓励、一个拥抱、一份关怀,令人感到阳光拂面、温暖入心。

2020年,粉冶院1803班杨静返回校园时已经是盛夏时分了。时隔八个月重回学校的她忐忑地打开宿舍门,却一眼看见自己的“小家”被打扫得窗明几净。窗外,被子在阳光下被晒得蓬松起来。

这是29栋宿管阿姨文兰英的杰作。通风、扫地、擦桌、喷洒消毒液……学生返校之前,这一套流程在29栋的一间间宿舍内反复上演。“29栋的小美女们大家好,请大家放心,封校期间我会一直在学校,保证寝室卫生情况良好。”疫情期间,每隔一阵子,文阿姨就会在楼栋群向同学们报“平安”。

“谢谢阿姨,您辛苦了。看见您的背影我总会想起我的母亲,祝阿姨身体健康!”杨静特地在文兰英的值班桌上放上自己手写的小卡片,向阿姨的暖心守护致谢。而此时,阿姨小小的一方桌子上,孩子们的感谢卡已经悄悄叠成了厚厚一沓。

对于机电院材料与制造专业1901班的陆乐来说,把一门课程的课程设计修改了20多遍的经历一定是本年度最难忘的记忆之一。

“《机械原理》是一门概念多、难度大的课程,完成一份合格的课程设计实在不容易。光是思维导图的初稿我就写了两千多字。”陆乐笑言,“当时没有想到,这还只是个开始。”为了完成一篇合格的课程设计,从初稿到定稿,陆乐在课程周英老师的指导下修改了二十多遍。“每一次,周老师都会认真批阅,用批注细致地提出修改意见。当改到第十稿时,我沮丧到实在改不下去了,幸好有老师一直在鼓励、指导着我。老师的严谨认真,让我意识到学术无小事,更容不得人懈怠。任何一个小问题都应该要研深钻透。”陆乐咬着牙,按照老师的意见一遍遍修改,直到最后一次老师给出“这次不错”的反馈时,所有情绪顿时涌上心头。“当时除了松了口气,我最想做的就是向周老师好好道声谢,是她的指导和陪伴给予了我攻克难关的动力。”

2020年的中南校园里,陪伴在我们身边的不只有老师,还有同窗。在文新院张欣悦眼里,2020年她最感恩的,就是遇见家人般的舍友。

今年适逢国庆、中秋双节同庆,张欣悦早早买好了前一天回家的夜间车票。但当天,她没能赶上火车,只能在火车站徘徊。而令人失望的是,售票处所有车次后无一例外地闪烁着“无票”的红光。无奈之下,她只好搭乘最后一趟夜间地铁回校。一出站口,等着她的,是得到消息后赶来迎接的三个舍友,以及三个温暖的拥抱。那一刻的记忆深深镌刻在张欣悦的心头。“我错过了回家的列车,却发现宿舍就是我的另一个家。”她说。

2020,温暖的“阳光橙”融进每一位中南人的生活点滴,化成中南师生的幸福色调。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