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2024毕业季】“朋友圈”里说毕业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0日 作者:黄芳淮 袁昕月 刘国湘

从哪一刻,你感觉到“毕业季”真真切切地来临,自己就要和大学生活说再见?

在那一刻,有人捕捉瞬间,在霎那触到毕业;有人回头捧起过往,发现余温从未散去;有人整好行装,远航的号角响彻长空……“朋友圈”作为一种心情日记,诉说着毕业生们不尽相同的“毕业”。我们从一条条毕业季“朋友圈”里,探访了毕业生们背后的故事。

毕业·瞬间

毕业是一个瞬间,是答辩结束一句感谢聆听,是舞台谢幕后九十度鞠躬,是拍毕业照时的快门一闪。

“终于答辩完啦!”6月1号,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2002班姜真真发了一条洋溢着欢乐的“朋友圈”。姜真真准备毕设时遇到了重重困难:复杂的实验数据、细节调试不到位使得整个实验结果作废、总觉得还能做得更完整些……毕设准备的紧张感让她体会不到毕业季的轻松愉快,直到顺利答辩完才松了一口气。

终结答辩后,姜真真一身轻松地去主持毕业晚会,在舞台炫目的光色里,她由衷地对着台下喊:“毕业快乐!”

“三年前我大一,也是这样一个夏天,落幕后送着学长学姐毕业。现在,我成了要离开的那一个。”能源与动力工程2004班张先举满含感慨地在“朋友圈”敲下这几行字。

热爱话剧的张先举在大一入校时便加入了雷雨剧社。但疫情打断了剧社表演的节奏,也使得大四这年的表演机会格外珍贵。张先举在剧社的最后一场表演名为《风声》。最后一次排练时,张先举把当年学长学姐教的“边平板支撑边练声”的小窍门传授给学弟学妹,也最后一次和自己四年的好搭档史天睿对台词。5月19号,张先举一如往常地鞠躬谢幕,热烈的掌声中,四年时光如走马灯般在眼前流转。这一次谢幕的对象不止观众,还有本科的青春。

张先举(左三)和剧社成员

应用化学T2001班耿嘉的毕业照在朋友圈里显得有些独特,她的毕业服是由校园生活一点点“拼凑”出来的。

三月份开始挑选马面裙、四月份采买学士服、四月末开始动手改造毕业服……耿嘉一步一步将毕业服改造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以校徽的蓝白色系为参考,逐一挑选蓝白底色的云肩、长衫和马面裙;马面裙上绣有玉兰花,云肩上有海棠花,长衫上有芙蓉花,都是中南校园里栽植过的花;学士帽自己DIY上绢花,并将同学送的花束中的干叶剪下来粘上了学士帽;还手工缠花,做了玉兰胸针和发饰。“很享受亲手改造毕业服的过程,每一个细节都含有独一无二的回忆。”

毕业·回望

毕业是一次回望,望望那些自己曾咬着牙熬过的日夜、那些陪自己走过月月年年的良师益友、自己如何在中南坚定“人生理想”。

“我经常在南校操场跑步,跑道上哪块高低不平,我都记得。”机械2009班王占洋说。

大学里的每一天,王占洋都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大一时坚持高中作息,每天早起跑步锻炼身体;大二大三改成每天晚上跑步、做俯卧撑,增强自己的体能;大三时,他在春季第一批应征入伍。在部队,王占洋认真训练,在新训期间被评为“爱军习武好战士”,还参加了建党百年庆典、北京冬奥会等重大活动的安保任务。回到学校后,他担任军训教官,保持军队的优良作风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保研国防科大……“感谢那个坚定要入伍的自己,在部队我收获了很多。”

5月29日,两束花在王占洋的“朋友圈”绽放,六年的毕业路也终于走完。挥洒过的汗水永远算数,王占洋面对未来底气十足。

6月2日,统计学2002班陈含冰在“朋友圈”里晒了一张和部员在KTV唱歌的照片。

本科四年的学生工作,从院青志协干事到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与大家共事总给陈含冰带来强烈的幸福感。她记得大一例会时她的部长说过,“我是你们的学长,你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有任何的问题都可以找我寻求帮助,最重要的不是去完成那些工作,而是我们在一起。”

“只要大家在一起就开心!”陈含冰说。她清晰地记得在集体里每一个相互陪伴的时刻:一起去梅溪湖净滩、一起去福建暑期支教、在校园歌手大赛时做后勤工作……大家在一起,不仅是工作上的同事,更是心灵上的伙伴。

陈含冰(左二)参加学代会

“亲身经历,帮各位考生证实,融入中南大学确实能够实现人生理想!”6月16日,法学院毕业典礼后,民商法学博士研究生李治在“朋友圈”为自己的“中南十年”画下句号。十年间,良师为友,热爱为伴,李治找到了他的人生理想。

高考后出于偶然而选择法学专业的李治,在本科课程学习中,深刻感受到了民法理论与现实生活的连接,惊叹于民法规范和法律制度的精妙设计;也在课堂学习中被饱含激情的老师们所感染,看到了法律人对规则的敬畏、对法治信仰的热爱与追求。这也吸引着他在继续在中南攻读法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开始了持续性的艰苦探索。

“在一篇与人格权主题的论文写作中,我将该领域所有的文献资料搜集阅读,系统梳理了《民法典》在编纂过程中出现的所有草案版本和立法调研报告,并对海量的司法裁判案例和现实生活情形进行提炼和总结,整个过程花了一年多时间。”在硕博求学阶段,这种“难熬”的时刻是李治的日常,但他始终将刚进入研究生阶段时导师许中缘叮嘱的“保持朴实无华、珍惜时光、谦虚上进的精神”奉为信条。

李治(左)和导师许中缘教授在学院毕业典礼上

毕业典礼上,教师代表王红霞副教授的发言“毕业不意味着‘上岸’,而是该你‘下场’的时刻”让李治深表认同。“每一位法律人都应该‘下场’到社会,用自己的能力去推动法治社会的发展。”毕业后即将继续从事法学研究工作的李治说,“这就是我的人生理想。”

毕业·启航

毕业是一种启航,开始新的专业学习、前往社会岗位,新的未来终要到来。

4月11日,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T2001班钟彦晴发“朋友圈”记录下她“历史性的一刻”:她在系统上确定了接受八大“藤校”之一达特茅斯学院的offer。“这天起,我感到我真的要毕业了。”

为了到更广阔的平台做自己喜欢的研究,钟彦晴早早做好了升学的打算。在没有中介的帮助下,钟彦晴一个人挺过了标准化考试、背景提升、联系教授、撰写文书、准备面试等近一年的长跑。“整个过程都很煎熬。”3月,钟彦晴成功拿下珍贵的达特茅斯学院直博录取offer。博士生期间,她将跨专业从事生物医学工程医学成像方面的研究。重新成为“小白”,为了能更顺畅地衔接新的专业学习,她开始“恶补”计算机编程方面的知识,并计划在今年暑假补上本科欠缺的数学课程,并进一步提升外语能力。

5月16日,黄色的美国五年签证寄到了钟彦晴手上,新的航程催人动身,新的景色激奋人心。此刻,终点也是起点。

3月29日,计算机学院物联网2002班吴嘉臻离开阿里巴巴,返回学校准备毕业事宜。他在“朋友圈”与相处了近9个月的阿里巴巴暂时告别:“一切顺利!我们7月再见!”

对于吴嘉臻来说,大学四年中纯粹待在教室的时间,或许还没有处在实习岗位上的时间多。多个实习丰富了他的简历、提升了软件开发等专业能力,也极大地提升了他多线程处理工作、调整心态的能力。“有一次凌晨两点,突然被通知有一个程序漏洞需要修改,我和这个bug纠缠了很久,凌晨四点半终于把它解决了。”同时,由于实习单位使用的技术栈较为独特,吴嘉臻也花了许多时间熟悉相关的操作系统、开发环境、代码规则,不断学着从一名学生进化为“社会人”。

努力迎来回报,阿里巴巴发来的offer,宣告了吴嘉臻从学生身份“毕业”。工作云开月明,道路在眼前铺展,吴嘉臻对未来充满希望。

毕业的钟声响起,在每个人心里激起涟漪,这些喜怒哀乐都在“朋友圈”变得可视化。多年后,今年夏天变成那年夏天,再点开那条“朋友圈”,依然能听到曾经一声又一声的“毕业快乐”,看见自己有力的成长足迹。

(一审:王馨瑶 二审:邓皓迪 三审:王建湘)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