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红楼:重修复旧颜,服务焕新生
来源:湘雅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02日 作者:王洁 陈亚男 罗闻
本网讯 停用9年的湘雅红楼经过修缮重复旧颜,并于7月下旬重新启用履新。作为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医疗阵地,这一见证了湘雅百余年变迁发展脚步的文物级建筑,必将以厚重的文化底蕴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1914年,雅礼协会聘请美国著名建筑师墨菲设计湘雅医院大楼。多次来访中国的墨菲深受中国传统建筑和文化的影响,多次调整设计方案,试图在西方现代与东方传统建筑中寻找一个平衡点。1915年,一座配以飞檐斗阁的砖混结构的中式建筑风格的西医医院终于在长沙北郊的蔴园岭耸立起来。它采用红砖木结构,歇山式屋顶,表面覆盖钢筋混凝土,挑檐靴头爪角,上饰回纹收尾,盖栗色筒瓦,谷黄色正脊,局部点缀中国传统的花样纹路。这座融合了东西方韵律的湘雅红楼,有房屋300余间,可容120张病床,是当时中国最漂亮、中南地区建筑物中最好的医院标识。
1942年,本是长沙市地标建筑的湘雅红楼因中日战争被焚毁,当日只剩一副被烧毁了的房屋骨架。庆幸的是墨菲当初设计整栋大楼时,着重强化了防火性能,红楼的骨架才得以留存,为后来的重建提供了基础。
抗日战争结束后,在以雅礼协会为主的民间团体的共同努力下,1946年至1947年间,湘雅医院将原主体为三层的红楼修复并加高至四层。在红楼的西面加建了一栋设计为四层楼的病室,为国立湘雅医学院附属医院,紧挨附属医院西头的是新门诊楼。这一建筑群,保持了墨菲原设计湘雅医院病栋楼的建筑风格,使湘雅红楼终于重现在世人面前。
2011年3月,湘雅红楼等早期建筑群入选湖南省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理由是:它很好地结合了西方先进的技术与中国传统的装饰手法。目前,湘雅红楼正在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建筑。
2010年湘雅医院新医疗大楼正式投入使用后,红楼修缮被提上医院的议事日程。
文物修缮的每一步每一个方案,都必须征得政府文物管理部门的同意。这种修缮和现代化医院标准之间,必然存在很多矛盾的地方,这也是修缮的最大难点。根据医院专门会议的要求,这次维修改造不仅要修旧如旧,还原红楼的原貌,室内改造还要符合现代医院的使用标准,务必保障湘雅红楼能继续为广大病友服务。
2013年11月23日,红楼大修工程启动。由于年代过于久远,红楼相关的建筑资料已严重缺失,很多时候都需要到现场去看,甚至把墙体拆开了,才知道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设计方案一再变更,也给修缮带来了重重困难。
错除装饰层之后,发现墙体已经松动,甚至里面的砖都可以用手抽出来,只能重新砌砖,用机器高压喷射砂浆来加固和增厚;部分楼板甚至已经洞穿,可以直接看到楼下,只能用钢筋网、水泥砂浆来加固,并用与中南大学合作研发的碳纤维加固专利技术进行修复。
为了恢复外墙的颜色,首先要用一种特殊的德国技术,把之前维修刷上的红漆清洗干净,露出红砖本来的面貌,甚至被焚烧的痕迹都保留了下来;对于缺边少角的红砖,则是用特殊的配方将砖粉填补上去,凝固之后就与原来的红砖融为一体,这种技术还是首次在湖南运用;房顶上的每一片瓦都拆下来清洗,能够保留再使用的部分都原样再装上去;窗户也完全还原当年的木制风格,纯手工打造出一个个小格子。
旧瓶新酒,老树新花。就这样,经过五年多的慢工细作,停用9年的湘雅红楼重复旧颜,并焕发着现代化医院的新气息。
重修后的红楼,分为医疗区和办公区2个区域。医疗区中,单独一栋为感染病科门诊、病房和ICU,此外还设有胸外科、手显微外科、口腔颌面外科、泌尿结石专科、肾病内科等5个病房,以及用于科研的药物I期临床试验病房。
步入红楼内部,仿佛乘坐时光机,由百年前跨越到现代。中央空调、网络控制系统、门禁系统、护理呼叫系统……在复古的装修下,病房布局合理、流线清晰、环境舒适、结构安全,俨然是一个标准的现代化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