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行走在中南
来源:交通运输1001班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7日 作者:苟敏
三年前,我背上行囊,远离家乡,踏上南下的火车,投入中南大学的怀抱,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涯。最初,中南大学头上“985”“211”耀眼的光环使我慕名而来,进入学校,校园优美的环境更让我欣喜,两年多的时光让我深深喜欢上了这里,一个美丽、年轻、充满活力的中南大学!
巍巍岳麓山下,滔滔湘水河畔,千年古城长沙。在世纪之交,为顺应中国高等的布局结构和办学体制的重大变革,于2000年4月下旬,各有着悠长历史的三所学校———原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和中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成中南大学,它以中国中部“高校航母”的巍然姿态显现在世人面前。在祝福、惊喜、期盼等复杂的目光中,这艘巨轮开始起航。迎着新世纪的曙光,中南大学经历风雨洗礼,从“中南现象”到“中南品牌”,从“1+1+1>3”的优化整合到被誉为“中国高教改革的成功典范”,以执着和坚忍破茧化蝶,实现了自己的华美变身。
而今, 改革的春风吹拂中南大学的地面。历史悠久的中南校园将又一次涌动改革的春潮,响彻改革的旋律,排演改革的活剧。曾担任过教育部科技司、高教司和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的张尧学校长,对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弊端有清醒而全面的认识。他有信心带领中南大学走在全国高校的“前面一点点”。“只要做的事情是对的,哪怕是拖一天,就是犯罪。”张尧学校长如此解释他的心情。他认为,大学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不改革就没有前进的动力,就会失去许多发展的机遇,就会延缓我们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步伐。因此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张尧学校长就推出一系列改革方案,为学校注入新鲜血液,从而使学校得到更好的发展。
伴着改革的春风,中南大学今年将投资1亿多元为本科生提供创新平台,包括实验室的建设,试图解决学生动手少、动手能力弱的问题。同时,学校的改革方案还着力避免导师将研究生作为低层次的劳动力使用,并加大导师科研项目经费对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资助强度。
伴着改革的春风,我校的公共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图书馆内书籍的合理分类及网上查询书目极大地节省了同学们的时间,自习室及网络楼的开放方便了同学们的自修,机房的开放也为那些需要下载课件等内容的学生提供了一条便捷之路,教室空调的安装更是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伴着改革的春风,我校的休闲娱乐设施也日趋完善起来。心理健康中心的建立给那些需要释放压力的学生一个适当而惬意的放松空间,健身房的启动使得许多人的身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新校体育场的偌大场地壮大了运动会等大型会议的场面,咖啡厅的营业也为枯燥的学习增添了一份优雅与安逸。
伴着改革的春风,“ 讲师主要搞科研,不用上课了“这一举措,旨在把青年教师的教学任务减下来,使他们在最年轻、最激情蓬勃的时候,集中精力做创新性的研究,张校长提出,给年轻人充足的时间,每年尽量少考核(按照中南大学的改革思路,每3年会对青年讲师进行一次严格的考核),“一年即使一篇论文不发,也要继续支持他们”。从今年开始,学校每年提供3000万元作为新进教师的“科研第一桶金”。这意味着每年新进的大约100名青年教师,平均能得到近30万元的科研经费。现在,学校已经决定了,每年拿3000万元给新进学校的年轻教师搞科研。由此可见,青年教师的科研过程已经被摆在了一个很高的位置上了。
当然自古以来改革总是饱受争议,这次也不例外。但是纵观历史,商鞅变法、秦始皇改革、汉武帝改革、王安石改革这些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哪个不是颁布的时候饱受争议呢?鲁迅曾说过“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冷笑家的赞成,是在见了成功之后”。中南大学的这次改革无疑能让中南大学吸引更多的人才,能够更好地发展中南。这次改革成果,虽然现在我们还看不到,但我相信总有一天,每个人都会发自内心的赞许这次改革。
改革,就这样行走在中南的校园里,我们说,中南大学很幸运,因为她赶上了改革的步伐,呈现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崭新面貌。张校长表示,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南大学能够建设得越来越好。这次改革也必将在中南大学的发展历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改革,是为了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踏着改革的步伐,中南大学将会继续行走在时代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