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我们与教授有个约定

来源:交通运输专业1001班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5日 作者:吴百珂

今天,美丽的中南大学新校区风和日丽。作为中南学子的我,谨记勤学的诫训,旁听了中文系李教授的一堂课。在一个小时的讲课中,李教授一直挺直身板站在听课者中间,偶尔还开展一些互动。教授会先随机提出几个问题,待学生回答后,他再做详解。

如,教授为了帮助我们更好理解“教师即陌生人”,他引用了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分析了“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缘由,并回顾了某次在新疆乘车有惊无险的经历,从中提炼出与所讲内容相关的感悟。然后引用了Greene的一段话:探究式的、惊奇的观看自己的生活世界,注意到从前忽视的细节和类型,更注意到当地的仪式和习俗。看到没有意识的乡亲看不到的,过去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不再那么理所当然,过去不被质疑的成为可质疑的,隐藏的成为显著的。最后,李教授说:“同学们,我们约定,请尽情去探索你渴望的感兴趣的知识,如有任何疑惑、不解,我这个‘陌生人’愿随时效劳。”

听完教授的课后,脑海里忽地迸发出一句熟悉的歌词:辛勤白发人,事业永年轻。是啊!教师的语言如阳光雨露时常照耀滋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田,使我们健康成长,成长为社会有用之才。而知识渊博的教授,能够面对面与我们交流,手把手传授给我们知识,身为中南学子的我们是多么庆幸啊!

当然,这些都得益于学校正在推行的一项项重大改革。

初入中南大学,就耳闻这里大师如云。中科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授18人等等。然而,已经在中南的课堂中接受了两年的教育,对这些大师却只是耳闻未曾相见。而此次改革就如同春天里的阳光,久旱地里的甘霖,使我们热切的期盼得以实现。

2012年3月20日,中南大学宣布,聘请22岁的大四学生刘路为这所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的正教授级研究员,并奖励人民币100万元——尽管至今少有人能说得清,刘路所破解的“西塔潘猜想”究竟是什么。“他可能是中国最年轻的教授。”面对众多镜头,我们履新不足150天的张尧学校长在这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众声喧嚣。

而就在之后一天,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内顶尖计算机专家的张校长,走进课堂,为我校信息学院2011级的千余名本科生们,上了一堂《计算机与创新》课。他的这一行动在学生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其实,这些不过是学校各项改革的一个缩影,在我们身边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者也。“教授副教授上讲台讲课”对我们学生来说是个好消息,是为学生着想。高中是逼着我们学习一些我们不感兴趣,却又不得不学的公式定理;而大学相对开放,如果课堂没有吸引力,好多同学会昏昏欲睡,做其他的事情。美好的大学时光就有被荒废的危险。大学里面的教授副教授,相对年轻的讲师、刚毕业博士生来说,学识和阅历应该是更加丰富,应该更能激发我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蓬勃进发的中南大学迈出这些步伐是为了朝着理想中的大学前进。何为理想大学?既是院士又是作家的张校长没有用枯燥的数字和指标去阐释。他用感性的语言对我们说:“如果你们毕业多年后,回忆起在母校的日子,觉得很美好、很愉快,哪怕是很辛苦,你依然觉得这些年过得很充实,那么,我觉得中南大学就非常成功了。”

受益匪浅的我们,还记得刚入校时“融入中南大学,实现人生理想”的教育,这是我们与中南母校的约定。

赶上改革好时期的我们,必当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学习各方面知识,担起未来社会之重任!因为,我们与教授、与母校有约定!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