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长院人”的故事:李吟秋二三事

来源:新闻中心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03日 作者:刘贡求

李吟秋,1900年12月12日生于河北省安县的一个书香世家。他自幼勤奋好学,记忆尤佳。幼时随祖父习四书、五经;青少年时代,就学于北京汇文教会学校,因成绩优异,以当时直隶省第一名的成绩直接考入清华学校高等科(清华大学前身)。曾任《清华周刊》总编。1922年公派留美,先后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铁道工程专业、康奈尔大学水利工程专业,并入普度大学研究院攻读桥梁建筑及结构学,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学位。

1929年至1937年,李吟秋历任天津市政府技正兼华北水利委员会委员、工程师,天津工务局局长等职务,兼任北洋大学、工商学院等教授,并著有《凿井工程》、《市政工程》,对天津的水利、市政建设做出诸多贡献。如作为设计、施工负责人,且力拒外国专家的错误方案修建的天津西河新桥,即现今的大红桥,历经70余年,至今仍稳稳坐落在天津市区。

抗战时期,李吟秋不顾日寇的威胁利诱,冒着生命危险,假扮商人只身乘英国轮船逃离天津,来到大后方的云南,积极投入支援抗战的交通建设。为改善、提高原有设施的效率,受云南省政府委托,于1939年4月,负责对个碧石铁路进行调查。其调查报告除了在技术方面对该路的组织、财政、营业、车务、机务、工务等方面提出了改善措施外,还着意指出“法人自修筑滇越铁路后,复垂涎个旧产锡矿区运输之统治,以遂其经济侵略之野心。”

抗战中,他积极参与筹建川滇铁路、滇缅铁路;又受云南省主席龙云之托,负责筹备和勘测石屏至车里、佛海的石佛铁路(任处长、总工程师职),并任中印公路(史迪威公路)第六工程处副处长。这些工作圆满完成后,返回昆明铁路局任正工程师。

抗战期间,他还与友人甘济苍、吴融清等在昆明积极创办“建国中学”,并约请西南联大萧涤非教授、沈从文夫人张兆和女士等兼课;邀请闻一多、吴晗、李公朴等知名人士演讲,向学子传播爱国思想、精英文化。

抗战胜利后,除了在滇越铁路管理局任副总工程师外,主要精力用于教学。后又应著名数学家、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之委托,组建云南大学铁道管理系(后改为铁道系),并任系主任。1949年任云南大学工学院院长,为专一教育事业,辞去了铁路管理局工作。

1953年8月,李吟秋率领云南大学铁道系师生,奔赴湖南长沙,参与组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工作。历任铁道运输系、铁道建筑系副主任。1954年被选为湖南省科协主席。1956年升任二级教授,成为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当时中南土建学院的第一位带硕士、副博士研究生的导师。1960年长沙铁道学院成立,李吟秋调入后,先后担任铁道运输系、铁道工程系系主任。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