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正走向国际化
来源:科学时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6年06月23日 作者:李爱华
6月5日,教育部公布了2005年的留学数据,全年各类来华留学人数的总数为141087人,其中,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7218名、自费留学生133869人,是建国以来来华留学数量最多、生源国家数量最多、就读学校数量最多的一年。这些数据表明——中国高校正走向国际化
6月5日,在教育部第十四次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公布了2005年的留学数据。2005年,全年各类来华留学人数的总数为141087人,其中,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7218名、自费留学生133869人,是建国以来来华留学数量最多、生源国家数量最多、就读学校人数最多的一年。这些数据表明,中国高校已经在走向国际化办学的道路上。而建设世界知名大学,无疑是所有大学校长的愿望。但是,究竟如何才能真正迈向国际化发展的快车道呢?
外国留学生比例上升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表示,建设世界知名大学、增大中国大学与高等教育在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的话语权,就必须要努力推进高校的国际化程度。而这种国际化的过程,首先要看学校外来留学生的数量,数量越多,越能说明中国高校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吸引力。
要建设世界知名大学,除了在课程设置、教师考核、资金筹措、学术研究等方面加大力度,增强高校自身的竞争力,扩大开放程度、在全世界范围内吸引顶尖人才、促进双向合作交流是重要的手段,同时,国家经济的增长、国际影响力的扩大、传统文化的吸引力也是重要因素。
近年来,留学生的派遣接收、学者访问、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得到很多高校的重视。不少高校致力于扩大双向人员交流数量,大力加强外语教学,加大课程设置中国际知识和外国文化的比重,选择优势学科重点扶持,提高国际知名度等。
在北京师范大学,近十年来吸引的外国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留学生有700名左右,在北师大深造或进修的长期留学生的总数达1700名。目前,外国留学生数量已经占到该校学生总数的9%。
中国提供奖学金机会增多
据了解,在2004年,中国全年接收的来自178个国家来华留学人员有11万多,比2005年少3万多名,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20所高等学校和其他教学、科研机构学习。其中自费生104129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6715人,而到了2005年,获得奖学金的人数已经上升到7218人。
据教育部国际司来华留学工作处处长陈盈晖介绍,中国政府来华奖学金主要依据双边教育交流协议和文化交流协议,与其他国家政府相互提供;或者根据一些友好国家的需要,由中国政府单方面提供;另外,教育部设立了院士培养来华博士生项目,2004年首批来自孟加拉国、印度、泰国、巴基斯坦、日本等5个国家的7名留学生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在华中农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院士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
另外,在中国读了一级学位,如本科或者硕士读完了,又考上中国高一级学位的、在校表现非常优秀的学生,每年也有50名可以获取优秀自费来华留学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