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高校本周起迎接新生 在校生倡议家长不要陪送

来源:潇湘晨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6年08月29日 作者:--

潇湘晨报讯 8月底9月初是高校新生报到的日子,每年这个时候,成千上万的新生连同他们庞大的家庭陪送队伍,成了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前日,北京大学湖南校友会召集近20名今年考取北京大学的新生进行座谈。

9月3日北大新生报到,针对近期媒体报道的云南等地北大清华新生包专机上学,以及上百名清华新生家长露宿校园的新闻,北京大学湖南校友会负责人邓映如在座谈会上向学弟学妹们倡议“低调做人、独立、踏实”,并建议家长在入学时给孩子自立的机会,不要陪送。不少北大新生也表示可结伴上学,锻炼自己独立处事的能力。

家长:关爱与旅游兼顾

孩子能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是让每个家庭都感到高兴的事。新生报到入学前,一些家庭都会自发组织一支庞大的陪送团,少则父母两人,多则包括爷爷、奶奶、叔婶姑姨等六七人,能“入围”者都会乐此不疲地为准大学生们整理行装。从准备出发到报名交费、领取被褥、挂好蚊帐、交代饮食卫生、交通安全、天寒加衣……直至挥泪告别,家长们总是千叮咛万嘱咐,让很多人体会到了“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的含义。

家住长沙市火星镇的谢先生,孩子今年考上了西安交大,从长沙到西安路途较远,加之随身带的财物较多,客流量较大,谢先生对孩子的第一次远行确实不放心,因此和妻子一起陪送,同时了解一下孩子即将就读的大学的教学环境和生活环境,并借机顺便和妻子旅游。

记者在走访长沙河西的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大后了解到,往年学校开学时,陪送者总免不了兴师动众,有用小车专送的,有乘坐飞机速达的,而更多的人只能乘坐普通交通工具抵达。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僧多粥少,车票紧张情况不亚于春运,住宿也相当紧张,附近大小宾馆、旅店常常会爆满。

新生:尊重家长的选择

对于家长是否陪送,大学新生们众说纷纭,不少人认为,自己已是成年人,有能力独自去上大学,无需父母陪同;有部分学生则认为,第一次远行有父母陪同心里踏实,而且比较安全;有些学生则表示愿意和同学结伴上大学,这样既可以让家人放心,也可以减少花销。今年考取北京大学的长沙市一中学生黄浩说,自己已经约好伴一道前往学校报到,他表示自己有能力处理好报到入学的手续,当然,家长如果愿意陪同前往,分享孩子入学的喜悦,这也是他们的权力。

在校生:独立从入学开始

不少“过来人”则认为,独立可以从入学开始。

湖南师大中文系大三学生小邓认为,古人年近弱冠就可独自远行,在今天现代化社会中,孩子独自远行更有助于培养其独立精神。

湖南大学新闻专业大四学生小谭说:“我们曾大声地呼吁父母给我们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渴望独立、成熟,可是如果直至我们踏入大学校园,还是习惯于父母为我们跑前跑后地忙碌,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那我们的独立又要从什么时候才能开始呢?”

专家:家长不要事事代劳

清华园里“露宿事件”发生后,要不要送孩子上大学以及由此衍生的子女教育问题,一时间成为社会议论的话题,许多专家学者也对此发表了看法。

“送孩子上大学可能比较有中国特色,美国人可能不会这么干,这也凸显在独生子女时代中国式的望子成龙,中国人喜欢扶上马还送一程!”北大湖南校友会负责人邓映如说。

“父母送孩子上大学可以理解。”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则认为,家长送孩子上大学,其中有不放心的成分,有家庭庆贺的因素,也有家庭旅游的原因。但是,如果家长在报到时为孩子包办一切,扛着行李跑前跑后,孩子在一旁袖手旁观,这种现象就应当杜绝。凡是孩子能做到的事,家长尽量不要代劳。

孙云晓同时认为,目前子女教育中普遍存在一种倾向——“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管。”这句近乎国民共识的话,道出了中国教育的真正隐患。教育是爱的事业,可爱心既能造就未来,也能葬送未来。许多父母正在辛辛苦苦孕育孩子的悲剧,正在用自己的奋斗去摧毁自己的目标。家长如果爱过头,孩子永远长不大。

中南大学学生工作部一负责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上大学是孩子人生的新起点,父母要看到孩子作为学生和成年人的双重身份,要鼓励孩子自己去上大学。据了解,我省各高校对迎新生的各项工作都有安排,绝大多数学校会在火车站设点接新生,只要学生平安坐上火车或飞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家长可以适当放单飞,以锻炼孩子自立、自理的能力。在大学4年里,孩子可能随时会遭遇困难,这些困难都应该让他们自己去面对,自己去解决。

专家支招为新生“心理断乳”

来自中南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情况分析,“奋斗目标、学习过渡、人际交往”是大一新生咨询得最多的问题,专家一一开出心理药方,帮助新生走过“断乳心理期”。

往年新生反映:班上进行班干部竞选,我落选了,在中学时我是学校尖子,可在大学我却连个班干部也选不上,觉得很压抑。

许多同学考进大学后,会突然失去自信,感到自己一无是处。这种失落首先是因为竞争的对手变了,大家都很厉害,自己不能再保持高中时的优势。另外,在大学里,竞争的内容也不再仅仅是学习成绩,眼界学识、文体特长、社交能力、组织才干等等都成了竞争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很容易看到自己的弱点。不过,有些人会因为看到自己的弱点而自卑,长时间情绪低落,甚至为了避免挫败感而封闭自己;但也有些人看到弱点却不会对自己整体否定,他们知道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人,但仍有自己的长处和价值。因此,对自己弱点的发现,既可能成为成长的阻力,也可能成为成长的助力,关键在于你如何看待。

往年有新生反映:高中学习十分紧张,进入大学后老师上完课就走,突然减压和松绑,觉得整天无所事事。

中南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唐海波说,有些学生往往期待大学也像高中那样老师细致的灌输,那是不可能的。所以由于学习方法调整不过来,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学习问题。

大学的学习方法与中学有很大不同,比如,不再是老师追着学生,而是要学生主动求教老师;大量的时间需要自己安排,而不是被老师占用;要学会研究性学习,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等等。

在前日举行的北京大学湖南校友会欢送新生的座谈?嵘希簧佟袄媳贝蟆碧岢觯貉钚枰氖潜浔欢鞫Q安⒎墙鼋鍪翘魏投两炭剖椋屠鲜ν致邸⒃亩敛慰际槟俊⑻踅沧鹊榷际茄埃丶悄隳懿荒艹浞掷谜庑┬T爸械奶厥庾试矗⒔У降闹逗芎玫卣稀?nbsp;

此外,大学和中学的一个很大不同是,学生的异质化程度更高。中学同学虽然家境不同,但大都是在同一地区生活;而大学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地区间的差异带来文化上的差异,甚至价值观的差异,在大学里学会与不同背景的同学相处,学会处理同学间的矛盾和冲突,无疑会有利于今后的发展。

报到注意5个细节

中南大学的老生们结合自己以往入学报到的经验,提醒新来乍到的学弟学妹,报到要注意5个小细节:

1、到站找“组织”:到了火车站或汽车站后,车站来往人员比较复杂,要防骗还要防偷,下车后不要理会私下里单独找你搭腔的人,直接到学校的迎新站找公开迎新的工作人员。

2、上车“看东西”:一般学校在迎新站有专车接学生到校报到。上车时要看好行李,可能会有一些热心的工作人员帮你提行李,但学生自己要看清楚,免得弄丢。到学校迎新站后先到院系迎新点登记,安排好住宿,把行李放好。

3、保管好财物:钱一定要存到银行里,不要带太多。迎新时人来人往,还可能有社会人员混进来,贵重物品一定要藏好或者随身携带。

4、自己去交钱:报到的手续不多,但人多了要等,就显得很复杂。需要交钱时一定要自己去交,不要让别人代劳,交钱后记得要发票或收据。

5、别急着购物:不要急着购买随身听、mp3、复读机、计算器等暂时不需要的东西,尽管推销员会告诉你一上课马上要用。这些东西可以等真的要用时再买不迟,此时销售者宰新生的心理已经减弱了,你也熟悉价格了,这样才不会吃亏。进宿舍的推销员推销的一般是很便宜的劣质产品,即使很便宜也不要买。

新生入学后有改变专业的机会

很多新生进入大学后会面临一个重要选择,就是考学校的实验班,此外有极个别的学生可能会有转专业的机会。

据中南大学、湖大等学校教务处的老师介绍,开办各种实验班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各种教学改革。改革的目的就是使我们今后的教学进一步完善,同时通过教改班,培养一批特殊的、特质的优秀人才。为了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国许多大学都开设了教改实验班。这些实验班共同的特点是:打破人才培养条块分割、专业划分过细的弊端,实行重视基础的“宽口径”培养模式。实验班的报名考试以及面试一般在开学初进行,新生可以密切关注。

进实验班不容易,转专业或者转学就更难了。学生确有某项突出专长,转专业更能发挥其专长的;学生入学后发现有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不能在原专业学习的;学生确有特殊困难,或非本人原因不转专业无法继续学习的,可以申请转专业。转学则更复杂,需要获得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方可。

对于想转专业的学生,进学校以后又不能转,专家建议这些学生还是要逐渐培养专业兴趣,通过学习对自己的专业有更深了解。实在是对专业不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辅修自己喜爱的专业,或者4年后再考研究生。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