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透视当代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来源:中国教育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7年01月23日 作者:高隽

    编者按:学习专业知识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学会与人相处同样是一门学问。然而,现实生活中,这样或那样的因素使得大学生处理不好人际关系,最终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本期从大学生宿舍这个小环境出发,选取了几个案例并加以分析,以期对大学生如何处理与同宿舍及其他同学的关系并与人友好交往有一定启发。

    

    故事1 宿舍里的“游魂”

    

    来自农村的小A是某知名大学的一年级新生,对大学校园生活无限憧憬的他在第一个月的住校生活中就遇到了一个微妙的交际障碍。在同宿舍的四个人中,另外三人都来自大城市,兴趣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喜欢打游戏,爱看NBA比赛,而且都是吉他爱好者。但对小A来说,他对计算机的认识还仅限于基本的系统操作;虽然对NBA这个词还略有印象,可对基本的篮球规则一无所知;至于吉他,在宿舍里欣赏三把吉他的现场演出更是他平生头一遭。虽说四个人平时在宿舍里的关系也还不错,但小A总觉得,自己和另外三个人之间有着一道无形的屏障,他似乎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融入到另外三人组成的“联盟”之中。尤其是当三位室友晚上在宿舍里练吉他时,小A觉得浑身不舒服。

    一开始,小A尝试在旁边坐着静静地听人家练习。但由于对吉他一窍不通又并非是音乐爱好者,他很快厌倦了。于是,他选择在三人练习吉他的时候躺在床上听广播,但这样做给小A带来的只是更为强烈的孤独感。同时,小A也担心其他三人会认为自己很难相处。出于无奈,小A选择了眼不见心不烦的策略,在图书馆和自习教室里度过自己的空余时间,或者宁愿在校园里游荡,直到快要熄灯才回宿舍。选择“自我放逐”的小A苦笑着说:“现在我在宿舍里‘树立’起了刻苦读书的‘高大形象’,其实我更想和他们一起在宿舍里聊聊天,可是我实在不知道怎么能融入他们的圈子……为了避免尴尬,我选择成为宿舍里的‘游魂’。”

    

    故事2 到别处去“避难”

    

    同是知名大学一年级新生的小B则遇到了另外一种微妙的交际障碍。小B是某理科奥赛的金牌得主,在普通学生眼里看起来十分晦涩难懂的专业课对于小B而言易如反掌。开学第一个月,和小B同一个宿舍的三位室友本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原则,时常会就专业课上的问题来请教小B,而小B也乐此不疲地充当起了课外辅导老师的角色。但是小B这位义务老师有个不大不小的缺点,那就是喜欢在给别人讲题时加上一句口头禅:“哈,这道题目简单!”对室友所犯错误的评价也是“一针见血”:“你这个地方犯的错误太低级了。”这样过了没几周,小B发现,三位室友渐渐地不再向他请教问题了,对他的态度也变得有点冷冰冰的。

    复习期中考试的那段日子,小B主动问室友们有什么可以帮忙,结果接连碰了三个软钉子。更糟糕的是,小B还听到关于自己的传闻,说自己“眼高于顶,好为人师”。沮丧的小B在电话里向父母抱怨自己好人没好报,父母则告诉小B要当心“树大招风”,平时做人要懂得低调一点。这一席话让苦恼的小B更为摸不着头脑,自己怎么就“树大招风”了呢?不愿在宿舍里受冷遇的小B只好选择把图书馆和自习教室当作自己的“避难所”。

    

    故事3 知己真的难求?

    

    临近毕业的小C新学期一开学便搬出宿舍,在外租房居住,原因是她要全力准备申请出国,不想被人打扰。在大学校园里呆了三年多的小C对校园里的人际关系有自己一套独特的看法。她说:“大一的时候想法很单纯,要在大学里寻找到几个一辈子的好朋友,但是几个月后这种想法就没有了。其实,大学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很现实的,同班同学之间更多的是竞争关系。像我们这种理科院系,竞争是很残酷的,考试分数差个一两分,名次就差了十几名……你觉得你可以安心和你的竞争对手成为知己吗?”小C也不是没有想过在班级之外发展朋友关系,但是繁忙的课业几乎占据了她的全部时间,根本没有空参加社团或其他学生组织来结交朋友。在问起小C是否有很好的朋友时,小C说:“一般的朋友还是有的,也就是可以一起随便聊聊天,吃个饭的那种,但是没有什么特别知心的朋友。”

     小C说,现在和同一个实验室的师姐走得挺近的,因为两人都要准备申请出国,有许多共同的话题,而且申请的方向也不同,所以不存在什么直接竞争的问题。至于和自己在一个房间里生活了三年的室友,小C的评价是,彼此的关系属于“相敬如宾”那种。小C说,当然也看到过宿舍关系很好,四个人亲如姐妹的例子,对此,小C会感叹,这叫做“缘分天注定”。不过,小C也见过不少冲突不断,甚至反目成仇到非要换宿舍,老死不相往来的例子,小C则戏称此为“孽缘”。对于小C来说,在人际关系这个学分上拿到优秀实在有些难度,而且还要耗费很多精力和时间,自己求个七八十分也就够了。至于七八十分的标准是什么,小C笑着说:“那就是和平相处,互不干涉内政呗!”

    

    日益壮大的“孤岛”

    

    一位英国诗人曾将人比喻成为一座座孤岛。第一次看到这一比喻时,觉得这个来自个人主义文化背景下的比喻实在不怎么适合中国这种集体主义占优势的文化。因为对中国人来说,人际关系被放在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上,甚至到了有些过分的地步,比如无论做任何事情,人们都会想到托关系。但是,曾几何时,在大学校园里这一“孤岛”比喻的适用群体却在日趋壮大,比如自愿选择成为“孤岛”的小C,无奈选择成为“孤岛”的小A和被迫成为“孤岛”的小B,他们都在多多少少实践着“新孤岛主义”。

    何谓“新孤岛主义”呢?小C的一席话可谓是不错的诠释———和平共处,互不干涉。从表面看来,这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毕竟独立自主,凭自己喜好行事,不受人际关系束缚,也是不少人梦寐以求的状态。但事实上事情却并非那么简单。无论是小A、小B、还是小C,在“和平共处、互不干涉”的背后仍有着希望和同伴建立起亲密的人际关系的渴望。这些“孤岛”们也并非真的都能对周围的人和事采取一种置身事外的超然态。相反,绝大多数“孤岛”们对他人的一举一动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反而更为敏感。不过,这种敏感似乎并没有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岛屿”之间的联系,反而促使他们为了避免自己在人际交往中产生不好的感受或是受到伤害而切断了彼此之间的联系,从而成为一座座孤独的岛屿。

    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把一个人毕生的发展分为8个阶段,他认为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挑战,或者说发展危机。对于大学生这个处于成年早期的群体而言,埃里克森认为他们面临的发展危机便是建立亲密关系和孤立于他人之外这一矛盾。这对矛盾的一端是青年人和他人建立起良好的同伴关系或爱情关系,另一端则是因为害怕被拒绝和害怕失望而离群索居。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更多地暴露自己,做出更多的自我牺牲,也更大程度地把自己交给对方。随着这种自我开放的?黾樱约案嗟匕炎约旱拇嗳踔Ρ┞陡颐撬湃蔚娜耍颐且捕宰约河懈嗟睦斫猓栈窀嗟那酌芨泻凸槭舾校苊饬艘蛭茸晕冶;ざ庵碌娜思使铝ⅰ6谖颐怯龅酱煺酆痛蚧魇保庑┣酌芄叵狄不嵯癜踩茄颐蔷薮蟮闹С帧?梢运担ハ嘁览凳俏颐亲魑死嗟囊恢肿罨镜男枰?BR>    那么,既然互相依赖和建立亲密关系是一种人类的本能,为什么在现在的大学校园中却有了越来越多的“孤岛”呢?或许我们可以把问题粗略地分为两类:其一是在建立初步的人际关系当中出了问题;其二则是在如何进一步加深人际关系或维持亲密关系上遇到了障碍。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我们会更容易和在物理距离上离我们更近的人成为朋友。但就是这最后一条“相近相亲”的原则让许多初入大学的新生很不适应:没有了固定的教室,没有了每周末朝夕相处的同学,甚至同一个宿舍的四个人都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作息和课程表,那些更多依赖固定的同伴团体和被动地建立人际关系的大学新生便会觉得无所适从起来。

    平心而论,对于大多数“80后”的大学生来说,没有兄弟姐妹,放学后也就各自回家,这种状态实在没有提供多少让人能够实践如何主动结交同伴,如何与同伴沟通、谈判、妥协的机会。如果又恰巧碰到像小A那样“三对一”的局面,或者像小C说的那样,所有时间都被学习占据,每年都产生一大批校园新“孤岛”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