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导给博士生津贴?南大、浙大试水引关注
来源:中国大学生在线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7年05月22日 作者:--
    5月14日,南京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生刘伟告诉记者,导师黄建荣教授刚刚向他传达了学校的一项改革措施:南京大学的导师每招一名博士生,每月要向学校上交100 元,学校再以津贴形式发给博士生。这个政策从2007级博士生开始实施。教学生,还要给学生津贴,这项改革在校园内外激起强烈反响,引发全国关注。5月17日下午,记者在谷歌中输入“博导给博士生津贴”,一下子跳出11万多条相关信息。
    带博士先掏钱,制度设计的出发点是什么,当事方对新制度怎么看?记者进行了跟踪采访。
   博导:有的没当回事,有人喊抵制
    导师出钱来给博士生发津贴的改革不只南大在试水,浙江大学等高校不久前也出台了类似的改革措施。
    浙江大学要求不同学科的导师,按照不同的数额标准出资,向校方缴纳“助研经费”。导师招一名博士生,缴纳的“年费”最少1200元,最多4800元。
    浙大历史系系主任包伟民教授随即在网上发布《告考生》,称“无力缴纳此钱”。虽然学校规定部分学科导师提出申请后,可以考虑给予“扶植”,但包伟民先生觉得“申请‘扶植’(按‘规定’每年最多‘扶植’一名),几近于乞,君子所不为”,他请准备投到他名下攻读的青年才俊“另投名师,以免误了前程”。
    包伟民在接受采访时认为,史学领域,真正的研究大多是个体性的。老师一般不拿学生当研究助理,一般绝不与学生联名发表论文。指导学生读书,指导学生写论文,“基本是纯粹付出,为什么还要付钱给学生?”
    记者了解到,站出来公开宣布不招生进行抵制的博导不多,但和包伟民有共同想法的教授大有人在,尤其是文学、哲学、历史等基础学科的博导们。
    与基础学科导师相比,应用学科的博导们对这项改革的反应却显得比较平静。
    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赵曙明告诉记者,导师给学生津贴在国外是行之经年的“惯例”,研究生帮助导师做研究,做项目,除了奖学金以外,一般都能得到导师相应的报酬。“导师拿钱出来给学生发津贴,虽然给的钱不多,但多少是对学生劳动的一种认可,有利于密切师生关系。”不过,他觉得对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应该区别对待。
   博士生:给咱们加津贴,举双手欢迎
    一年级博士生刘伟告诉记者,他这样应届直接读博的,没有工龄,只能拿学校最低档次的津贴,每个月350 元。增加100 元,多少能改善博士生的“可支配财政收入”,但是刘伟认为,不同学科的博士生拿这个津贴的心理感受是不一样的。虽然一样把导师喊作“老板”,但文科生和理工科学生的“老板”含义很不一样。工科学生的导师更像名副其实的“老板”,学生每天像正常上班一样到“老板”实验室做试验,做设计。他的一个朋友是建筑专业的博士生,整天帮导师干活儿,每个月导师会另外给他500-800 元的“工资”。
    但文史哲这些学科的导师大多不会像工科老师那样把项目“分派”给学生去做,学生最多帮老师做点查找收集资料的小事情,学生在研究理论和论文方面都要仰仗导师的指导。文史哲等基础学科老师大多科研项目比较少,刘伟的导师黄建荣申请到一个国家项目,10万元的科研经费,这在文科导师里面算是非常难得的了。那些没有项目的导师,如果还要给学生发津贴,就只能从导师工资里面掏了。刘伟一位通过了2007博士招生考试的师弟跟他说:“如果这100 元是导师从工资里抠出来的,我死活也不好意思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