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负翁”,你们不该如此潇洒
来源:湖南日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7年12月18日 作者:田甜
湖南大学研一的小王最近很郁闷,开学前去上海玩向同学借的1000元钱,同学开始天天催着她还了。可平时不注意节约的她这个学期下来根本没存到钱,现在又只能四处借钱来还这1000元钱了。现在,像小王这样四处负债的人在大学里并不是少数,他们正形成了一个大学里的特殊群体———“负翁”一族。
当前,大学生“负翁”一族越来越多。据记者在河西某高校对大学生做的随机调查结果显示,约80%的大学生都有过借款经历,而其中10%左右属于长期借款一族。他们常常因为种种原因借钱,并且经常拆东墙补西墙,常常让自己陷入了困境。
攀比风引发负债消费
据记者了解,当前大学生自己负债,真正是因为交不起学费或基本生活有困难的并不多。不少贫困家庭的学生往往通过助学贷款等形式由社会和家庭解决了基本困难。但较长时间来,大学生中攀比风气一直比较严重,近年来,随着社会消费不断增长,而学生家庭贫富差距渐渐拉大,一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花钱越来越大方,而一些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也不甘落于人后,负债消费情况越来越严重。
据中南大学商学院陈同学介绍,现在大学里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率相当高,尽管一些同学要靠助学贷款来交学费,可手机已经几乎是人手一台,有60%以上的学生还拥有个人电脑。可是这些电子产品动辄上千元,有些无力购买的学生便开始借钱消费了。
小孙是个网虫,她见班上许多同学都买了电脑,便从本应交纳的学费中拿出2000多元,与寝室同学合买了一台电脑。当学校开始催交学费时她犯了愁,只得向同学借钱把学费补上。而欠同学这2000元钱她则以每月200元,分10个月还完的形式来分期付款。“我可是整整还了1年,总欠着别人钱的滋味可真不好受呀。”小孙告诉记者。
谈恋爱的大笔开支也是大学生负债的一个重要原因。小涛是农村来的,家里比较贫困,可他喜欢上了一个城里女孩。为了追这个女孩,他又是请吃饭,又是送礼物,俨然一个“大款”。一个多月下来,女孩追到手了,可是他却欠下了2000多元的债务。他也不知道这钱该怎么还:“现在谈恋爱开支大,我那点生活费自己都还不够用,怎么还钱呀!”
信用卡催生学生“负翁”
信用卡也成为催生大学生“负翁”的一个因素。现在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银行都针对大学生推出了信用卡,这些信用卡可以用于透支消费,并且在一段时间内免收利息,于是,许多学生把信用卡作为一种借款的最佳工具。有的同学还到几个银行办了几张卡,每张卡都可以透支3000元。学生小刘告诉记者,他选择信用卡借款的原因,是因为信用卡借钱不用求人,能借的数额大,还在一段时间内不收利息。可是,许多学生借款时却忘了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有的甚至借钱去搞风险投资。小刘就是当时看股市火爆,用信用卡借了钱出来炒股,想赚点钱。可没想到刚投入股市,就遇上股市下跌,账户里的钱一下子“缩水”了许多。50天的免息期快到了,为了还上贷款,小刘只好又向同学借钱。
小杨去年办了一张招商银行的学生信用卡,并且通过该卡分期付款买了一个数码相机,现在每个月她都要给银行还200多元钱。她告诉记者,现在每个月生活费少了200多元,感觉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大学生消费观亟待端正
随着商品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花明天的钱,做今天的事”成为当今年轻人消费的潮流,贷款买房,贷款买车等负债消费形式也成了一种很正常的消费模式。然而,让尚无经济收入的在校大学生加入到“负翁”一族,是不合常理的。负债消费反映出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念的畸形发展,对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发展有着极其不利的影响。负债消费不仅给学生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而且容易导致他们沉湎于物欲,个别学生为了满足私欲,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中南大学学工部唐海波副部长认为,大学生负债消费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社会上超前消费、盲目攀比等不良风气的示范作用。高校应及时开展消费道德教育,正确面对人与人之间的消费差距,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要让大学生认识到,值得他们骄傲的不应是昂贵的消费品,而应该是高尚的人格与优良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