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自主招生制度惹争议 招生规模扩大到底好不好?

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05日 作者:李瑶琴

2008年自主招生新增试点高校达68所,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省级招办主任联席会还确定了“特优生不受分数线限制”等诸多新的政策。针对自主招生的“变术”,有专家发出了“自主招生弊大于利”,提出了“自主招生规模不宜继续扩大”的观点,一时引发了不同看法。

正方观点:自主招生“稳中有升”,符合高考改革方向

优秀教育资源的短缺,把“谁都想上一流大学”的学子挡在了门外。一位高分落榜一流大学学生的家长,非常后悔地告诉笔者,自主招生制度好,可以给孩子多提供一次机会。

家长告诉笔者,“12年的苦读,去年孩子考了658分,在报考的一所一流大学考生中排名38位,而该校在本省仅仅录取33名理科生。”

“我心目中的理想高校就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别的高校也不会去看。”北京一所重点中学的“全才生”王俊宏的话,道出了不少优秀学子的心里话。王俊宏告诉笔者,自主招生的规模扩不扩大跟我没有多大关系。

自主招生作为高考改革的一项大举措,其目的就是能让一些有技能特长的学生不通过高考,直接进入大学校门。复旦招办的老师告诉笔者说,“最有利的是通过自主招生,能招到自己最想要的学生。”

“如果被选拔上的话,可加20分调档,在高考分数基础上增加10分,相当于增加了一个保险系数。”北大招办老师的这番“实话”,对高考日益逼近,即将参加自主招生的学子王俊宏们来说,这无疑是一大利好的消息。

自主招生的基本价值、方向肯定是对的,北京理工大学的杨东平教授表示,高校实行自主招生,不同的高校有自己的操作方向。但自主招生的过程,存在什么问题、有什么好处,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实际的调查数据显示,拿什么来评价自主招生的利与弊?没有评价的话就无法说自主招生是应推进、停止还是改变。

一流大学每年招生数量比较稳定,自主招生的名额如果“稳中有升”,应该还是符合高考改革的方向。湖北省潜江市教育局副局长刘时银谈到,“站在我的个人角度,应该扩大,这样对学生与高校都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完善制度。

反方观点:盲目扩大会扭曲自主招生真正意义

自主招生制度的设计,充分吸取了高考制度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不少家长仍心存疑虑,“自主招生存在很多人为因素,所谓的潜规则还是存在的,有关系的可以通过熟人、朋友把笔试与面试的题弄到手,自然有优势,还没参加考试,人家早就吃上‘定心丸’了。”

多所有自主招生权的院校以丰厚的政策来吸引学生,主要是以此为契机,让学生领略优秀的教育资源,从而让学生作出更好的选择。北师大实验中学一位失去自主招生自荐机会的学生说,“好的高校谁都想上,哪可能呀?”

我们的自主招生,忽略了所要传播的信息。不少“有自主招生条件而没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的招办老师表示,“这样不公平”,“还是没有理解自主招生的真正意义。”一位已经参加了自主招生的学生的家长告诉笔者,现在的自主招生并不规范,存在着如不公平问题、录取率问题等。关键是改革不彻底。熊丙奇教授说,“我们的学生没有选择权。有的学生英语不好但数学好,语文不好的可能物理好,物理不好的化学好,怎能用一把尺子去量一个人呢?拥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为了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就用加分制度去吸引学生,这本身就不合理。而且考生还要达到高考分数线,第一志愿也必须是本高校,才能符合所谓的加分政策。”

谈到高考制度的改革,熊丙奇说,学生所报考的第一志愿一旦不能被录取,同时也不能被别的高校所录取,没有被第一志愿所录取的学生又重新回到了高考,然而导致了现在的复读生越来越多,这样太浪费资源。

熊丙奇他说,“国外就有20%到30%的淘汰制。国外的考试,可以做到完全的信息公开,包括姓名、家庭背景、中学成绩、所选择的科目,统一考试成绩、面试成绩等等,以此达到信息上的对称。而我们国家就不能,公开的仅仅是一个名字,一个名字能代表的只是一个‘符号’而已。”熊丙奇还表示,在这种改革不彻底的基础上,再继续扩大自主招生的规模的话,会误读、扭曲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招生。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