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从五年政府工作报告看教育改革发展
来源:中国教育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06日 作者:储召生
助学体系覆盖全体学生、义务教育走向城乡全免费、师范生免费教育重归校园——5年来,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这些正逐步成为普通百姓的切身感受。 5年来的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教育的篇幅越来越长,关于教育的措施越来越多。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步履铿锵、亮点频现。
助学体系覆盖全体学生
【回放】2003年3月5日,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继续做好助学贷款和设立国家奖学金工作。”
【评说】“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是本届政府的庄严承诺。5年来,我国健全了普通本科高校、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健全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在职业教育阶段,设立了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在高等教育阶段,初步形成了奖、贷、助、补、减和勤工俭学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从2007年新学年开始,国家每年用于资助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家庭贫困学生的财政投入和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总额将达到500亿元,惠及2000万学生,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此外,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已经部署启动。
西部“两基”攻坚目标实现
【回放】2004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启动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到2007年使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中央财政将为此投入100亿元。”
【评说】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是本届政府的一项惠及千秋万代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经过4年的努力,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从2003年的77%提高到2007年的98%。5年来,国家财政投入数百亿元的资金,建设7000多所寄宿制学校,支持数以万计的学校改造危房和生活设施,使广大农村地区和边疆地区孩子的学习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央和地方政府累计投入110多亿元资金,建设了覆盖全国农村的远程教育网络,农村孩子们共享到了优质教育资源。孩子们高兴地说,“大山再也挡不住知识了”,“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
义务教育走向城乡全免费
【回放】2005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从今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到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完成义务教育。”
【评说】从2003年国务院作出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重大决策,到2005年国务院决定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再到2007年在全国农村地区全面推开,我国逐步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根本转变。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免除学杂费的义务教育,2008年在试点基础上推进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工作,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体系,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必将对提高全民族素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职业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回放】2006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职业教育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今后五年中央财政将投入100亿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评说】本届政府坚持职业教育“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推动职业教育步入了发展和改革的快车道。2005年和2006年,中等职业学校连续两年分别扩招100万人,2007年再扩大招生50万人,当年招生规模达到801万人,占整个高中阶段教育的半壁江山,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已经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培养了大批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人才。2007年,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加起来达到1100万人,在校生数超过3000万人,实现了教育结构调整的战略意图,实现了我国教育结构的深刻变革。
师范生免费教育重归校园
【回放】2007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建立相应的制度。这个具有示范性的举措,就是要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就是要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
【评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本届政府明确提出,要鼓励优秀青年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培养和造就一批教育家。2007年国务院决定,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首次免费师范生招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年录取1万多名免费师范生。这对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将起到积极而又深远的推动作用。正如来自云南玉溪的华中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梁蓉所说,免费师范生的政策让不少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他们将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学好当教师的本领去回报国家、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