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毫无用处的“初次就业率”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8年06月26日 作者:胡波

在校园里听到几个毕业生边走边聊,其中一个说:“班主任催我交‘就业证明’了,不交的话就不发学位证书给我。再逼我的话,我就自己去刻个章盖上了。”两年前我本科毕业时,情况也如此。

近日,各个省教育厅公布了2007年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并且出现了研究生就业率不如本科生的现象。我不清楚这些“就业率”是怎样统计出来的,如果是直接收集学校里“就业办公室”的数字统计,那肯定会有很多“水分”。而且,“初次就业率”只是一个数字,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因为就业情况很复杂:有7月份之前没有找到工作的,9月份也许找到了的;有工作了几个月后又辞职考研的;有自主创业的;还有找到的工作不是“专业对口”的……“初次就业率”根本就反映不出这些复杂情况,更反映不出就业质量、人才市场的供需情况和各个专业人才的主要去向。

至于拿研究生的就业率跟本科生相比,而且仅仅用个“数字”来“一锅端”的话,更是以偏概全,流于表面。我在Google随便搜索了一下有关“研究生就业”的相关标题,比如《研究生就业率学历倒挂,招聘方称“中看不中用”》、《研究生不如本科生,本科生不如专科生》、《研究生靠本科文凭曲线就业》、《研究生就业大不如前》、《用人单位更喜欢本科生》等。这些标题一看,就让人心寒,考研还有什么用啊?可真的是这样吗?仔细看一下文章里所说的,大多都带有限定语,比如:“从吉林、四川等地传来的消息表明,在有些地方”、“一些冷门专业毕业的研究生”、“汽车、机械专业的毕业生”等等,接下来所举的例子也都是个案,要么是记者去某地的招聘会看过了,情况不乐观;要么是讲述某个研究生的就业遭遇;要么是某个公司人事部门的一个经理说的“不愿聘用研究生”。这些新闻报道很明显不够权威,很多都带有片面性,不能因为某些个案就以偏概全吧?文科和理科的情况也大相径庭,到底各个专业都是什么情况?根本没有一个完整、细致和精确的统计,而大众在阅读新闻的时候也许是只看标题,不读内容,这样一来,怎么会不受这些报道的误导呢?

就业是很多高考考生、考研者必然考虑的问题,但仅仅从“初次就业率”这个简单的数字,大家又能看出什么来呢?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