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之惑中山大学破题
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7日 作者:梅志清 张胜波 通讯员 李汉荣
近日,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教授一篇名为《寄厚望于青年教师》的讲话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中大正在为更多的青年学者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培养在国内外具有竞争力的新一代“学术大树”。
青年教师问题是中国大学面临的共同难题。这个自嘲为“青椒”(谐音青年教师)的群体,处于学术生涯黄金期,却往往人微言轻、研究经费不足,生活负担重却又待遇微薄,这让他们普遍感觉到追求学术道路的艰难。
“青椒”们的困惑已经引起了中山大学的关注。一系列针对35岁左右青年教师的培育计划和措施已相继出台实施。
“关注青年教师就是关注学校未来”,中大校长黄达人的理念赢得一片掌声。
论“大树与小草”
○“大树”底下自然好乘凉,但同时也要警惕“大树底下不长草”
○阳光雨露不能全被大树吸收,要将更多资源向“小草”倾斜
论“老师与学生”
○学术传承的本质在于“叛师”,不“叛师”就对不起你的老师!
○当个乖乖仔,最后只能连同自己的老师一起被学术界忘记
才俊之困学术黄金期“青椒”遭双重压力
“回国3年来,生活应该说是蛮不错的……只要你不跟我提房子的事。”中山大学史上最年轻的博导贺雄雷教授言语中带着些许无奈。
2007年从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毕业后直接返回母校,贺雄雷被中大动用“校长酌情权”破格直聘为教授时还不到30岁。
中大对校内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学者调查显示,完成最有代表性成果的平均年龄是37岁,这个年龄段,是公认的产出学术成果的黄金时期。
然而,如今这个年龄段的青年学者却普遍遭遇资源缺、待遇薄的生活和工作双重压力,满眼困惑。
12月初,中山大学校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上,青年教师的问题再次成为热点,这个群体对于大学未来的意义显而易见。10余年前,一批中大的青年学者,如今已是国内乃至世界学界具有影响的人物。
如今的副校长、当年的普通教授陈春声曾在路上拦住黄达人,提出自己对于学校发展人文学科的建议,当年他38岁;旅游学科带头人保继刚被黄达人校长“扣留”谈话,挽留他在中大工作,当年他35岁……
10余年过去,那一代人已脱颖而出,成为有学术影响的“大树”。然而,下一个十年或更远的“学术大树”在哪?支撑学校未来的中流砥柱如何能更多、更快、更好地成长?简而言之,如何留得住、养得起、培育好这批“青椒”?
中大探路一套“青椒”助长制度正在建立
“成功者想办法,失败者找理由。我的潜台词是:只要好好干,面包会有的。”在随后召开的中山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研讨会,黄达人和几位副校长在会上和青年教师的一席肺腑之谈,让一百多位青年教师感到很给力。
一套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成才的制度体系也正在建立:
针对新入校的35周岁以下、具有博士生学位的教师,中大推出“青年教师起步资助计划”,为他们提供学术生涯起步时最需要的科研启动经费;
针对45岁以下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推出“青年教师出国研修计划”,资助教师到国外高水平大学从事合作研究和进修。
从今年起,中大又连续推出两个针对青年教师的资助计划。其中,“教师特别津贴方案”增设针对学术表现突出的副教授每年发放4万元特别岗位津贴,连续3年;由合生珠江教育基金资助的奖励计划,将给入选的优秀青年教师每年5万元、连续3年的奖励。
“今后有这样的机会都会首先想到支持青年教师,因为他们最需要。”为了得到该基金会的支持,黄达人亲自出马。
为了提拔优秀的青年教师,中大在教师聘任制规程中还特别设立了“校长酌情权”条款。到目前为止,该条款已被成功地使用过十余次,破格延揽了一批年轻拔尖的人才,这些人身上都寄托着学科未来的希望。
“大树”指路“青椒”要敢于独立敢于“背叛”
“大树底下自然好乘凉,但同时也要警惕大树底下不长草。”贺雄雷教授甚至直言,如果不提高警惕,“今天我们的大树越多,明天高校成为灌木林的可能性就越大!”
“青椒”怎样才能从“大树”的影子中走出来?“大树”们的建议出奇地一致:希望青年教师们在学术上尽快独立,要敢于成长,敢于冒出来。
副校长许宁生院士说,青年教师要敢于闯出去打造自己的学术影响力,对于不在研究团队的青年教师要尽快努力从导师的影响中独立出来;
已在国际上逐步建立影响力的中大历史人类学研究团队,核心成员都在40岁左右当上了教授。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年轻团队有一种独特的“叛师”文化。
“不‘叛师’就对不起你的老师!”中大副校长陈春声教授的观点让人印象深刻。他说,学术传承的本质在于“叛师”,要人家觉得你能够继承老师的前提,是因为你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背叛”了老师。当个乖乖仔,最后就只能连同自己的老师一起被学术界忘记。
■高端对话 :黄达人直言中大新一轮“学术造林” 防范“大树底下不长草”
南方日报: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将青年教师问题放在这么高的高度来看?
黄达人:中大如何维持学术后劲?我们把目光放到年轻一代身上。10多年前,一大批35-45岁的青年学者成为学科带头人,他们在40岁左右就当上了院长,独当一面,而现在,在这个年龄能成为学科带头人的确实相对少一些,想选拔一个40岁以下的青年人当副院长都有困难。当年因文革的影响,学界存在人才断层,他们很容易冒出来,成为“学术大树”,现在他们还是当打之年,光芒四射,难免会掩盖住年轻人的光芒,这是现今的青年学者必须面对的现实。
南方日报:你的讲话没有回避“大树”与“小草”的关系,讲得很直白,其实这是中国高校都面临的问题。
黄达人:年轻人对国家、对社会发展都应该有所担当,这也是社会对于青年的期待。对于青年来说,在自己本职岗位有所成就,是唯一的人生出路,要坚信,属于自己的时代必定会来临,当你们成为主流的时候,各类资源的分配自然会按照其规律进行,未来将由当中的杰出者来支配。
南方日报:作为校方,如何创造条件让他们迅速成为各领域的杰出者?
黄达人:我们已没有时间来抱怨,要想办法让现在的“小草”有更好的成长环境,不要被“大树”所遮掩,阳光雨露也不能全被大树吸收了,相反,今后我们会将更多的资源有意识地向“小草”们倾斜。
南方日报:这是不是可以看作中大继1999年之后,新一轮的“学术造林”工程?
黄达人:你可以这么认为。我曾说过到我们这一届领导班子换班时不仅在财务上不留下任何债务,也希望在学术上不要留下债务。中大还能不能再成长起一批新的学术带头人?我们要对中大未来的发展负责。
南方日报:学校未来将投入更多的资金、资源到青年人身上,会不会影响到现在的“大树”们?
黄达人:我们一定要尽可能地防范“大树底下不长草”的现象。现在回头看,很多发展得比较好的学科,都是其学科领头人胸怀较宽阔的学科。实际上,学校相继出台的这一系列的培育计划,首先深表赞成、甚至出谋献策的其实就是现在的“大树”们。
青年学者自身也应当把眼光放得更高远一些,要在国内、国际学术界的同辈学者之中脱颖而出,珍惜自己学术的黄金期,潜心学问,真正做出成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