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继善:把握地球脉搏的人
来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0日 作者:邓文辉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在国际科学界,他声名赫赫,从山区到荒漠、从海洋到河流,把脉地球,寻找矿产,他就是81岁的地球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
1960年,何继善以各科全优的成绩从长春地质学院毕业,到中南矿冶学院,如今的中南大学地质系任教。中南大学教授温佩琳评价说,何继善是个非常善于动脑筋的人。
何继善:在60年代,自己装收音机,在70年代自己做电热毯,我到他家里去,思路就是跟别人不一样。
70年代,何继善背上背包,在广西、云南、贵州等地的群山峻岭调查地质矿产资源。在贵州桑朗,当地地质队的一台“电子自动补偿仪”出了故障,无人能修,何继善使用双频激电的思路使得仪器的各项功能恢复正常,这也是双频激电法第一次完成野外实战实演。
何继善:我把仪器修好后,悄悄地做了一些改进,把双频激电的思路放了进去。
何继善和他的同事们创造的“双频激电法”被广泛采用。数据显示,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应用“双频激电法”进行金属矿开采,找到的矿产价值累计超过2000亿元,可创效益150多亿元。
到了晚年,何继善仍然雄心勃勃,一路行走,不论是荒漠戈壁或是盐碱滩,都有他亲自指导勘探的身影。近几年,何继善提出的用广域电磁法探测湖南页岩气的建议被湖南省政府采纳,计划今年出气。
何继善:湖南省页岩气的地质资源量为10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量2.5万亿立方米。而现在啊湖南每年消耗天然气只有10几亿立方米,想想看这是什么概念。
来源:央广网http://china.cnr.cn/news/20150608/t20150608_51877513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