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湖南考生倒在高考前夕,湘雅医生紧急出动—— 与时间赛跑

来源:光明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11日 作者:唐湘岳 余俐芳

6月9日上午,湖南省浏阳市人民医院监护室,一个花季少女躺在病床上。心电监护仪显示正常,心电图有规律的跳动,呼吸、血压等参数在正常范围内。

女孩刘宋芬,是浏阳市六中应届高中毕业生,高考前一天,突然脑内大出血,生命垂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派出专家紧急出动,挽救这条宝贵的生命。

6月6日18时,离今年第一场高考还有15个小时,浏阳六中385班学生突然昏倒在学校。紧急送往浏阳市人民医院,医生初步症断——很可能是血管畸形或动脉瘤引发的脑溢血。

脑内血管破裂引起出血,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此刻小芬双侧瞳孔已经相继放大,表明她的颅内压增高出现了脑疝,必须马上进行手术。

为确保手术万无一失,浏阳市人民医院立即求助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请神经外科专家前去主刀。

20时,长沙,湘雅医院神经外科博士生导师李学军教授接到紧急任务电话。

大脑是人体结构中最为精细、最为神秘的器官,任何脑部疾病都非常凶险。神经外科医生,正是人类大脑的守护者。李学军教授从中南大学毕业后即留校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及基础转化工作,已完成近8000例各类神经外科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譬如全球首例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切除复杂颅底肿瘤。今年他被国家卫生健康委聘为国家卫生应急处置指导专家,他和他的团队一直专注于更好守护人类的大脑。

李教授凭23年的神经外科经验,知道患者的情况不适合转院,救治需争分夺秒。刚刚做完三台手术,来不及休息,李学军教授匆匆扒过几口饭,紧急乘车前往浏阳。

汽车在高速路上飞奔,李学军心急如焚,想起上午自己女儿发来的初中毕业合照,同样即将毕业,人家的女儿无法参加高考还面临生死考验,他为这个没见面的孩子捏一把汗。

此时的浏阳市人民医院,18岁的刘宋芬中度昏迷,呼吸情况不稳定,已经插了气管导管。

爸爸妈妈和老师围坐在病床边,谁也不说话,只有啜泣声。

刘宋芬家在农村,爸爸和妈妈没有固定的工作,四处打零工。有时候100多元一天,有时找不到活就没收入。

爸爸心中,女儿很棒——孝敬父母,学习勤奋。每天晚睡早起,与时间赛跑,桌上的书堆得高高,一两天就可以用完一支笔芯。

女儿之前没出现过昏倒或脑出血的状况。刘宋芬的父亲接到学校电话,顿时感觉掉进冰窖。

汽车飞奔,窗外景物一晃而过,车内异常繁忙。李学军教授仔细研究医院传来的检查报告,不时打电话询问情况,嘱咐立刻做好手术准备。

22时25分,李学军抵达浏阳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此时CT显示,小芬颅内出血量近70毫升并影响到功能区,而超过40毫升的颅内出血就有可能危及生命。

来不及喝一口水,李学军立刻消毒,走上手术台。

教授在显微镜下顺利完成了血肿清除,并切除了畸形的血管,同时将取下的颅骨顺利复位。术中出血量非常少,一次性完成了整台手术,避免了二次开刀。

6月7日0点30分,手术室门顶的绿灯亮了。

面对围拢过来的家属和老师们,教授笑着点了点头。

手术成功了!人们紧紧拥抱着。

小芬的父母流下了眼泪。

6月7日下午小芬顺利拔管,并可以和家属进行简单的对话,复查CT显示她颅内情况很好,颅压也恢复了正常,医生表示预后非常乐观。

刘宋芬的父亲说:“感谢医生用最短的时间,用最高的医术,救我的女儿。这次错过了高考,但是保住了命,我们还是开心。”

李学军教授对记者表示:“祝福小芬同学早日康复,也要提醒同学、家长和老师,孩子们在搞好学习的同时,一定要劳逸结合,注意身心健康。高考很最要,生命更重要!”

来源链接:http://difang.gmw.cn/hn/2018-06/09/content_29212694.htm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