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病魔较量的“湘雅战士”
来源:经济日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0年02月16日 作者:乔申颖 高兴贵 柳 洁
2月14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湘雅病房首位新冠肺炎患者顺利出院。这里收治的都是重症患者,有患者仅一周时间就能出院,真是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来自湖南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从1月21日至今,已经派出了3批136位医护人员投入到武汉金银潭医院、协和医院等战“疫”一线。此前,2月7日,有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之称的中国医疗界四大“天团”,齐聚武汉,成为刷屏新闻,为公众带来巨大信心。如今,实实在在的救治数据让信心更足了。
在这里就是一个集体
协和医院西院区十五楼,很多办公室门口的标识让人迷惑:十一楼东、十一楼西……这里难道不是十五楼吗?而且,东和西这么大的范围怎么写在一扇门上呢?湘雅医院副主任护师李丽告诉记者,原来这一层是医生休息区,来自多个省份的医疗队员们都在这里。门上标的是病人的病区,负责同一个病区的医生护士在这里就是一个集体。“这些病人不是武汉的病人、不是协和的病人,是我们共同的病人。”李丽说。
这样想的不止李丽一人。湘雅医院院办主任钱招昕带领第三批130位医护人员来到武汉,压力不可谓不大。这批医护人员都在协和医院西院区,分两个病房,一个是以湘雅医生为主的湘雅病房;另一个是协和、湘雅及中山医院的联合病房。令他安心的是,“虽然每个医院的文化不一样,工作原则是一样的,联合病房收治病人和其他病房一样快,目前磨合得很好。”记者预约采访的那天,钱招昕正在主持病亡案例分析。十几支医疗队伍的力量发动起来,终于把病例分析全部做完了,给之后的重症治疗提供了参考。
湘雅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潘频华从1月19日以来,先后在黑龙江、湖南、武汉参与疫情防控。他告诉记者,现在全国呼吸重症的专家几乎都到了武汉,“包括10多位主任。”潘频华说,刚见面时大家戴着口罩没认出来,一说话就听出来,“哎哟你也来了”。他们建了一个群,探讨病例、网上会诊。在他的提议下,专家们在不到10天时间里合作制订了专门给抗击新冠肺炎病毒医生的操作指南。这两天,他正努力集合各方经验改善工作。
在全国其他省份,医护人员也都在拼尽全力与病魔较量,这就是同一盘棋、同一场仗。“只是工作的地点和战场不一样,大家都是奋斗在第一线。”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张丽娜说。
最盼望患者病情好转
医院、宾馆两点一线,非特殊情况不得外出——医护人员所有的快乐与压力都维系在病人身上。
第二批到达武汉的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5位护士,1月27日到达武汉,28日就正式上岗。朱恋记得27日晚见到重症专家邱海波教授时,对方高兴地说:你们来了,血液净化就可以持续开展起来了。“当时普遍存在病人多、人手少的状况,大家压力挺大。”殷俊说。
1988年出生的郑宜翔,2017年才正式到湘雅医院感染科当医生,这次是他第一次参加这么大型的联合治疗行动。“4个小时收治了几十个病人,工作量短时间内剧增。”郑宜翔说,“在队友和前辈的帮助下,我负责的工作开展得还算顺利。”
相较而言,那些比郑宜翔资历更深的队友们身上的担子更重。潘频华现在着急找到“更优化的方案”。
“怎么调整方案,让病人快点好起来、降低病亡率。”潘频华说。他把湘雅在湖南的经验总结出主要的3条:及早治疗、联合会诊、专人负责。他说,这些经验正逐步运用到当前的治疗中。由于设备还没有全部到位,医生们还得千方百计用“土办法”赢得时间。“鼻子插管吸氧不够,外面加一个面罩,再给一道氧。尽量用现有资源减少病亡率。”潘频华说。
目前的困难主要是病人多、病情重。张丽娜介绍,她所在病房有48个病人。不同的人对病毒和治疗的反应不同,但总的来说,“到了危重症,采取的治疗方案更多的是减少器官损伤,给治疗疾病创造时机,还要看病人自身免疫力等情况”。
由于防护服有限等原因,一次进入病房的医护人员有限,再加上隔离病房没有陪护等,担心未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也成为医护人员的压力源之一。湘雅医院感染病科副主任黄燕说:“日常工作状态下,所有人都可以去观察病人,发现情况比较及时。现在各种压力都落在进隔离病房的几位医护人员身上,特别担心没有及时发现患者情况出现变化。”
打胜仗需科学管理
对于什么是打胜仗,钱招昕说湘雅人的理解是:零感染、高病愈。少了一个都算不上真正的胜利。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吴安华1月21日就来了武汉,“在湖南,都没来得及培训湘雅的医护人员,到了武汉才给他们做了培训”。
“要做到零感染、打胜仗,既要减少非战斗减员,也要减少战斗性减员。”吴安华说,“医护人员感染对患者也会造成很大压力。只有把自己防护好,才能救治更多病人,鼓舞医护人员的士气,也给老百姓信心。”
坚守科学与专业理念的李丽迅速把防护意识变成规范工序。“我们设了一个岗,对每一位进入隔离区的医生护士进行检查,在衣服上写上他们的名字表示检查合格。”李丽说,这是湘雅人带来的经验,这个岗位检查的是所有进入隔离病房的医生护士,所有人都一视同仁,“现在,我们是一个团队,任何人防护出了问题,整个团队都要受影响”。
李丽相信这样的检查会帮助进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更加自信、安全。她坚信,怎么让医生护士吃好饭、休息好,让病人心态好等都需要科学管理。郑宜翔对此非常赞同:“不仅是防护,医疗程序、后勤安排都很细致。湘雅人每个细节都追求最好,这样才能保护好大家,更好地战胜病魔。”
来源链接:http://paper.ce.cn/jjrb/html/2020-02/16/content_412534.htm(2020年02月16 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