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精诚团结出精品

来源:中国教育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4年04月15日 作者:峻文

精诚团结出精品

——中南大学《病理学》课程侧记

《病理学》是医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病理学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形态结构、代谢和功能等方面的改变,从本质上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转归的学科。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所开设的《病理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又是首批国家精品课程中的六门典型课程之一。学科带头人文继舫教授从事病理学的教学、科研和临床诊断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业绩突出,2003年9月被评为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笔者在亲自采访了文教授及病理系的很多老师和同学后才深深地体会到,在近百年来“南湘雅,北协和”的医界美誉后面,湘雅的白衣天使们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文教授曾不止一次深情而庄重地告诫学生们说:“同学们,人命关天,医生责任重大啊!我们一定要严谨、塌实,对病人负责,对生命负责!”

中南大学《病理学》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始终突出一个“集体”观念:面对病魔和困难,他们是一个无坚不摧的集体;面对教学和科研,他们是一个勤奋智慧的集体;面对学生和患者,他们是一个关怀负责的集体。

“集体备课,‘雷打不动’”这样一句令人望而生畏的话被明确列入制度中进行严格的执行,而且病理系还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种集体备课的新理念、新模式。作为看家本领,每周二下午的集体备课成了病理系教学中的传统特色节目,除了当时有上课和诊断任务的老师之外,一概不能缺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师资队伍,青年教师预讲制度成了集体备课中的重要一环。谈到预讲的意义,文教授深有体会:“我们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我们的目标是统一内容,统一标准,只有预讲过关,才能正式走上讲台。通过集体备课,我们把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集中起来,预先解决掉。”在全系老师对预讲内容的评价过程中,气氛始终是热烈友善的,大家畅所欲言,无所保留,真正实现了一种实事求是、民主科学的学术交流,同时也激发了这个集体精诚团结、积极开拓的精神。

《病理学》的教学原则是“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临床为目的”。为了确保“养兵千日”能“用兵一时”,病理系经常组织临床病理讨论和病例分析,尽早地培养学生的临床病理思维和科研思维。

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双语教学等这些教学新举措,在湘雅病理系早已是家常便饭了,他们真正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但湘雅人能干却不自吹,只是默默无闻地为自己所认定的崇高事业无私地奉献着。

湘雅的盛誉源自她各项工作的出色,《病理学》课程的建设便是一个明证。“真金不怕火炼”,病理教学在历次的专家组考查当中都获得了一致的好评,专家们认为该课程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资料建设,建立了一套教学环节的质量控制制度,措施得力;锐意改革,成绩卓著;克服了师资断层现象,有一支良好的师资队伍;教材建设成绩突出;教学、科研、临床病理检验三结合,特别是科研促教、外检助教形成了优势。

中山医科大学丘钜世教授,同济医科大学吴克兰教授、陆定中教授评道:“其课程建设模式可以为其他院校提供有益的借鉴。该项成果在国内同类成果中处于领先水平,是一项极具应用价值的教学成果。”

北京大学病理学系教授廖松林、安徽医科大学病理学教授龚西瑜在听课后作了如此评价:“重点、难点突出,层次清楚,语言精练,举例和提问适当,紧扣讲授内容,有说服力,生动有趣;授课中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形成互动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很好,图文并茂,是一堂很好的示范课。”

中南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授祝继明也对他的同事发出了由衷的赞叹:“文继舫教授治学严谨,行为举止端庄,语言生动形象,表达流利,教学内容丰富。及时反映病理学新进展,紧密联系临床,重视教书育人。”(峻文)

《中国教育报》2004年4月9日第3版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