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开展向金展鹏院士学习活动
来源:科学时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4年11月15日 作者:李浩鸣 贺春禄
本报长沙11月11日讯(记者李浩鸣 通讯员贺春禄)中南大学日前作出“关于向金展鹏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全校师生学习他信念坚定、潜心耕耘的敬业精神,学习他身残志坚、呕心沥血的不懈追求,学习他教书育人、严谨治学的高尚师德,学习他谦逊平易、淡泊名利的宽广胸襟。
记者从采访中得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金展鹏1998年突发疾病导致高位瘫痪以来,以惊人的毅力,先后主持材料科学领域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课题5项,指导培养了20多位高质量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钦佩和赞叹,成为全校师生学习的楷模。
金展鹏院士是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教授,1960年大学毕业以来,一直从事金属材料相图与相变动力学研究。他于上世纪80年代初首创的“三元扩散偶-电子探针微区成分法”实现了国际相图实验测量方法的重大突破,被国际上称为“金氏相图测定法”;他建立的“热化磁矩法”及相图数据库,被国际上广为应用;他发表了170多篇论文,被国外50多种学术刊物采用。金展鹏先后担任了国际金属相图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学会理事,国际相图计算杂志副主编等多个国内外学术职务。他培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中,有多人成为国内外相图学领域的骨干。
1998年2月春节期间,金展鹏颈椎病突发,造成高位瘫痪,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然而,他怀着对科学无限热爱和不懈追求的信念,以超出常人想象的毅力,在“轮椅”上继续着他的科研、教育事业。近5年中,他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863”课题“人工晶体氧化物相图研究”和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镍基合金与热障涂层界面反应的研究”、“金刚石与基材界反应的热力与动力学研究”、“锡基无铅焊材与基材间界面反应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研究”以及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合作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镍基高温合金相图研究”,均取得良好的科研成果。5年多来,他的研究生有17人参加了国际学术会议,有1人成了美国《相图平衡》杂志副主编,4人任美国相图委员会委员(占委员总数的五分之一),6人被邀到欧洲和美、日等国家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他领导的相图计算与材料设计研究所已成为国际相图和材料设计的研究中心之一。金展鹏院士以在特殊条件下做出的科研、教育成就实现自己的心愿:“使中国在国际相图领域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