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心灵的导航站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4年12月13日 作者:吴兴华
今年10月下旬的一天,中南大学女研究生赵曾琪在人才招聘会上遇挫,因为这家招聘企业要求应聘者能喝酒。作为优秀学生的赵曾琪看着自己简历上的种种奖励和荣誉,心情沉重。她上网进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咨询,老师和同学们发上来许多热情的帖子:“没有签约不说明你不优秀”,“人生很长,碰到挫折在所难免……‘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送给你共勉”。赵曾琪深受鼓舞,又踏上了求职征途。最近,她已接到北京一家单位要她去面试的通知。
1998年以来,中南大学党委建立校园网站德育教育系统,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公民道德教育,学生追求思想进步、发奋学习、讲道德蔚然成风。目前,全校本科生中有23860人申请入党,占本科生总数的75.5%;本科生、研究生中党员比例分别达到12%和31%。
建立网络德育教育系统
中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徐建军说:“互联网给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问题。我们要消除它不利的一面,利用这种现代传播手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学校党委筹资5000多万元建成千兆高速光纤互联校园网,联接所有的计算机教学机房、多功能教室和绝大部分学生宿舍,入网主机1万多台,已有注册网络用户16000多个。德育主页分布到全校各院系、班级、团支部、各学生社团和绝大部分学生寝室,有8000多名学生注册,6500多名学生建立了自己的主页。全校形成了16个网站横向内容覆盖宽、纵向体系延伸长的德育网站系统,内容包括马列主义、公民道德、严谨治学等,总信息量共计文字43.32亿字、图片31567幅。目前,网站总访问量已达8.5亿次,日均访问量11740人次以上。据学校调查,学生在学校德育网站浏览的时间已超过总上网时间的30%,超过58%的学生每天登陆德育网站一次以上。
开展灵活多样的网络教育
中南大学党委利用德育网站,采取自我教育、感染熏陶和规范养成等多样、灵活的教育形式,形成网上教育和网下教育的合力,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学校组织编写、制作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三个代表”理论概论》等10多门课多媒体课件,上载到学校马列主义研究会网站,并配以《国歌》、《国际歌》、《大决战》、《长征》、《毛泽东》、《邓小平》等经典歌曲、影视片和文献纪录片,增强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化学化工学院学生刘金波到马克思列宁主义内容网站上浏览后兴奋地说:“马列网上生动形象的毛泽东视频文献,丰富翔实的毛泽东历史资料,还有精彩生动的评价,使我对毛泽东思想了解得更加全面、系统、深刻,不仅仅是一种热爱,更是一种理论信仰。”目前,学校网络德育教育系统中的马列网站已拥有学生会员16557名。全校建立马列主义研究会分会29个、马列主义学习小组654个。
学校还在德育网站上开辟了《名人演讲厅》、《与名人对话》等栏目,先后邀请周光召、王淀佐、何继善等47名两院院士以及劳动模范李素丽等来德育网上做客,与学生交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等,收到了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培育一支德育网络教师队伍
中南大学党委组建了一支由相对稳定的教师、学生和学校党政领导组成的德育网站指导教师队伍。他们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向,随时针对学生思想中出现的问题,在网上开展思想教育。现在,全校已有网站学生教员800人、教师教员200多人、信息员1400人。《网上团校》网站学生教员、机电学院学生周建强每天挤时间浏览自己负责的6个区域,并就同学们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回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颜峰担任德育网站教员,经常与学生交心谈心。他花了两年时间,制作了《思想道德修养》课件。该课件有文字信息500万字、图片700多幅、视频资料180件、动画40多幅,并设置课堂讨论题147道、名词解释252条、案例234个,把抽象的理论教育与直观形象的网络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集讲授、辅导、答疑、测试等多功能于一体,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