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校园网站为我们成长导航

来源:中国教育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4年12月14日 作者:李伦娥

校园网站为我们成长导航

——中南大学加强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二三事

学生是网站的主体 中勤在线运营总监沈林超的故事

沈林超是中南大学计算机专业大三学生,上大学前就对电脑和网络有浓厚的兴趣,进入有16个校园网站的中南大学后,他更是几乎每天挂在网上。大二上学期的一天,他习惯性地进入学校创办的“中国高校勤工助学在线网”,一句“您有才能,我给空间”的招聘口号让他心动不已,经过严格的初试、复试,他如愿以偿成为网站的一名员工。

“中国高校勤工助学在线网”办有16个栏目,日访问量达6100多人次;网站有专门的机房,有一流的硬件平台,但只有一名指导教师;网站实行的是项目化管理思路。如此优越的条件,沈林超很快脱颖而出,从需求分析到系统设计、制作开发、后期维护,从湖南大学生信息港的筹建到学校国防教育网、学生工作网的改版以及许多基于WEB项目的开发,事无巨细,他都有过体验。“从技术的提高到管理理念的不断增强,从只会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管理到必须兼顾全局的团队管理,我经历了许多许多,也迅速成长,这为我的就业和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沈林超说。他还没毕业,就已经有好几个网站希望他能加盟。

相关链接:

从1999年开始,中南大学先后建立了升华网、中国高校勤工助学在线、云麓园、新闻网等网站,形成了由16个校园网站横向覆盖的网上德育系统。全校45000多名在校生中,有8000多人申请注册入网,6500多名学生建立了自己的主页。

所有的网站,管理者和使用者主要都是学生,面向的当然也是学生,学校只负责提供硬件和每年约150万元的维护费和学生工资。学生管理网站,使用网站,同时通过在网站的锻炼迅速成长。据不完全统计,6年来,共有4000余名学生在网站得到锻炼。每年有近800名学生活跃在网站的不同岗位上,包括设计、网页制作、程序开发、网络安全、信息采编等。目前,16个网站共有学生员工400余人。只要在网站呆过,毕业时绝大多数能找到满意的工作,每人平均有3个以上接收函。曾在中国高校勤工助学在线网站工作过的2001年届毕业生胡承建,所学专业是就业形势不太好的某专业,却在毕业时收到16家单位的接收函。每年全国知名网站如163、搜狐,著名IT企业如创智、托普等纷纷来学校选拔并接收了一批在网站工作过的学生。

给心灵一片晴朗的天空 特困生苏永定的故事

家在甘肃偏僻山村的中南大学采矿工程大四男生苏永定,不是一个爱动感情的人,可当着十几名记者的面,讲述自己在网站的帮助下与贫穷作斗争的故事时,却几次热泪盈眶。

2001年8月23日,正在地里劳作的苏永定收到了中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满心欢喜之余,一家六口人又为巨额学费发愁了:爷爷高血压基本不能劳动,奶奶骨质增生瘫痪在床,妈妈患精神分裂症生活都难以自理,弟弟又上高三。怎么办?跑!9月2日,小苏揣着父亲东挪西借来的220元钱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长途跋涉到达学校后,小苏身上只剩下了80元钱。学费、住宿费学校让其缓交,可生活费怎么办?每到开饭的时候,小苏总是挨到最后才去打一份五毛钱的米饭和五毛钱的小菜,因为这时候厨房师傅会多给一点。就在他80元钱还剩一块多钱的时候,一个同乡建议他通过“中勤在线”网站找一份勤工助学的工作。网站是什么?怎么可能给我找到工作?这对1992年才用上电、之前连电脑都没见过的小苏来说,简直不可思议。但他还是试探着做了。没想到过两天就找到了一份打扫卫生的工作!第一次领到130元“月薪”的时候,小苏花5元钱奢侈地吃了一份红烧肉!

基础差学习压力大,家太穷经济包袱重,气候不适应身体出问题,在刚开学的两个多月里,苏永定非常难过,厌学、无所事事,以至经常躲到宿舍睡大觉,后来又迷恋上网。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闯进了学校办的“中国心理在线”、“在线心理咨询”栏目,与在线老师聊了好久,“虽然你贫穷,你有比别人更大的压力,但你背负着全家的希望,你父母如果看到你现在的样子会是什么感受?”“可怜天下父母心。”“在线”老师的句句话如重锤般敲打着他昏昏的头。小苏猛醒。此后他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埋头苦学、埋头追赶,第一学期结束,成绩居然在班上排第五。这下他有信心了,之后一路领先,先后获得了省特困优秀大学生奖学金、优秀学生一等奖、国家奖学金等,共获奖金一万元,并开始大量参加社会活动,担任了学生会主席,还被聘为学工部助理。现在,大四的他又以专业第一的优异成绩被免试读研。“没有学校的德育网站,不要说获奖保研,就连生存都困难。”采访中,小苏满怀感激之情地说。

相关链接:

中南大学16个网站的信息量非常大,目前总信息量已达到8.46千兆字节,折合文字43.32亿字,图片31567幅;网站总访问量已达8.5亿次,日均访问量11740人次以上,页面刷新率最高达每天24次,被媒体誉为“我国目前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高校网络德育系统”。

“网络德育,非一朝一夕之功。”中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徐建军告诉记者,通过多年的摸索,目前学校基本形成了引导灌输、结合渗透、自我教育、规范养成和感染熏陶等五种网上德育形式,努力建“绿色网上校园”,以形成建康向上的网络育人环境。

网上分享名师烹制的知识大餐 女研究生赵曾琪的故事

虽然学的是区域经济学,但对环境保护,在湘江边长大的赵曾琪格外关注。去年上学期,一次金融理论课上,老师偶然提到三峡水库的垃圾处理任务非常繁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回到寝室后她就进入学校数字图书馆的网页,浏览有关三峡水库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论文,之后又在校园网上搜索垃圾处理的措施,掌握了一些控制污染、保持水土和绿化环境的基本知识。没想到这一无心之举,居然让她的期末考试大为出彩:自然辩证法考试要求以科学技术为题当堂写一篇论文,就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利弊举一个实例加以分析,赵曾琪用从网上学到的知识轻松答题一挥而就,获得最高分。

“校园网是我们最好用的一个宝贵的知识库。”赵曾琪告诉记者。

相关链接:

据学工部负责同志介绍,校园网不仅是学生们学习的知识库,也是其成长的导航灯。青年学生崇拜名人和学者,很想知道他们的成才经历,几万名学生都去拜见显然不可能。于是,16大网站就经常请名人名师与学生网上“面对面”,每年至少达100人次以上,包括二十几名两院院士。12月4日下午,记者就现场参与了有“中国的霍金”之称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展鹏与学生们的网上对话。“金院士,您强烈的责任感是怎么培养的呢?如果是社会的温暖,但是好多年轻人似乎感觉不到社会的温暖。”网名为“海水正蓝”的学生问。“回忆和体会你的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对你的关怀和爱护,想一想应该怎么回报社会。”金展鹏答。谁能?懒空庖晃室淮鸬姆至浚烤萃臣疲?004年6月,全校本科生中申请入党的人数占其总数的75.5%,本科生和研究生党员分别占其总数的12%和31%。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