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科学家应以祖国强盛为已任——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教授

来源:中新社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5年04月12日 作者:李思之 邓霞

科学家应以祖国强盛为已任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教授

一九八0年,当黄伯云离开神州热土,奔向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合众国衣阿华州立大学时,他心里就只有一个愿望:早日学成归国。

“当时国家的的经济实力十分有限,我们花国家的钱出国留学,如不努力,怎么对得起祖国!”到美国后,黄伯云的勤奋、刻苦很快就征服了这里的学者和其它国家的留学生,在他们面前树立了中国留学生有理想、有毅力、有能力的形象。当时他的导师亲自给中国教育部写信提出:该校愿为黄伯云提供全额奖学金,让其攻读博士学位。

黄伯云始终认为每个留学生就是“一个国家”。“在美国人眼里,我是外国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你会觉得,自己做得好不好,不是一个‘个人’问题,而是‘中国人’的形象问题。我常常提醒自己: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言行、我的成功与否代表着中国。”

“我常想,我是带着为振兴祖国科技事业的愿望出国求学的,也是带着这个愿望在美国发奋学习的。那么,在我学有所成的时候,我要回到祖国,实现我报效祖国的愿望。在美国,无论我工作多么努力,取得多大的成绩,终归是在给别人干事。即使写一篇论文,也还得冠以‘美国’。回到自己的祖国,我可以堂堂正正署上‘中国’,这种心情是何等的舒畅!”黄伯云说。当他学有所成的时候,美国的一些大公司与科研机构纷纷出高薪要聘他去工作,并提出帮他全家都办“绿卡”时,自己却越来越想念自己的祖国。

一九八八年黄伯云毅然回国,回到培养了自己的母校原中南工业大学。当时国外的朋友都为他感到惋惜,黄伯云却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只有与祖国、与人民的事业连在一起才有意义。”

回国以后,作为中国高技术新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他带领自己的团队始终瞄准国家的重大需求,选择国家急需的科研项目潜心研究,以国际的最先进水平为标准。他说:“中华大地是科技工作者创业的沃土,满足祖国的需求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他开展了许多创造性的工作,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中国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技术进步奖等国家级大奖四项,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一九九九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在,黄伯云院士任国家八六三高技术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南大学校长,为中国制定高科技新材料的发展战略。他说,“作为科学家,应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要有强烈的振兴中华的责任感,要以祖国的日益强盛为己任。”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