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关20年填补航空技术空白
来源:当代商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5年04月12日 作者:曾鹏
昨日上午,2004年度国家三大科技奖颁奖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由中南大学黄伯云院士主持完成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项目获该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主席胡锦涛亲自为他颁发了获奖证书。该项目的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英、法之后第四个能生产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国家。
六大课题同时攻关
飞机的起降和滑行离不开刹车副。目前,国际上使用的炭/炭盘航空刹车这一技术和生产由几个国家所垄断。从1986年开始,由黄伯云率领的中南大学“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课题组着手基础研究工作。1996年,黄伯云率领的课题组经过无数次实验,完成了“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实验室基础研究,掌握了基本制备方法;1997年通过成果鉴定,申请工业性试验;1998年,被原国家计委列为国家重点项目,投资1.5亿元,开始工业性试验。
然而,从实验室到工业化试验,研制经历了多次试验、多次失败直至成功的艰难曲折。作为项目总负责人,黄伯云调兵遣将,将材料、化学、冶金、机械、电子、航空六大学科的工程技术人员共60多人齐聚于麾下,将此项目分解六大子课题同时攻关。从1998年到2002年的4年时间里,课题组一直顽强拼搏。
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亿
2003年1月20日,中南大学研制的B757-200型飞机国产炭/炭刹车副在海口美兰机场试飞成功;同年9月20日,再次装机试飞成功。当B757-200型飞机降落后稳稳地刹在飞机场,在场的课题组的成员一片欢呼,20年饱含酸甜苦辣的泪水不自主地在脸上流淌。
同年12月26日,中南大学获得中国民航总局颁发的第一个大型飞机炭/炭刹车副零部件制造批准书和航天产品工艺定型书,中南大学生产的该产品开始在飞机上批量应用。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中南大学研制成功的炭/炭刹车副使用强度提高30%,耐磨性提高10%,综合成本降低21%。国外的设备生产产品的时间要六个月,而我们只要两个月。2004年1月15日,中南大学湖南博云新材料有限公司创业基地投入建设,该基地占地150多亩,投资1.5个亿,今年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亿元,它将成为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重要的生产基地。